苹果变“软”,中国互联网进入“硬连接”时代

核心观点

北京时间2019年3月26日凌晨,苹果举办了2019年发布会,主题是“好戏开幕”。然而看完发布会的人们感觉被苹果“戏”耍了——期待中的产品一件也没有,哪怕是换汤不换药的例常更新都没有了。而且,整场发布会没有发布任何与硬件有关的信息,这在苹果的产品发布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事实上,苹果的此次转型意义深远,它标志着互联网市场的增长模式进入了新的时代。随着5G和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普及,中国互联网行业将迎来万物互联的“硬连接”世代。在这波全新的浪潮中,哪家企业能“硬连接”更多的用户,就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新一轮的大浪淘沙即将开始,更多用户也将因此受益。

苹果变“软”意味着什么?

这场看起来“无聊”的发布会,其实是苹果关于新时代来临的宣言。据说,苹果为了准备这场发布会,已经默默积蓄了五年。库克在会上提出了“硬件、软件、服务”的新战略,一口气发布了四个系列的服务,将带领未来的苹果,在服务领域里开疆拓土,继续创造奇迹。

凭借在硬件、操作系统和互联网三大生态构建的开创性优势,苹果已成长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此次转型,于苹果而言是成长本能的继续,而对于全球互联网产业而言,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苹果作为美国互联网公司中的标杆型企业,选择“从硬到软”,说明市场的竞争已经发展到极致,必须开拓新领域才能有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中国互联网市场新的增长引擎

中美两国不仅仅是世界上GDP排名前两位的国家,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充分的两个市场。

中国互联网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的白热化时期。苦苦鏖战之中的企业,无一不希望能打破市场边界,寻找新机会。此次苹果“振臂一呼”,必然引得天下豪杰风云际会。

与苹果不同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大多数起家靠的都是“软”实力,软件和互联网也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入“硬链接”时代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其实,无论是当年互联网公司集体做手机,还是近年来纷纷布局IoT,甚至有一些企业尝试深度介入工业、制造业领域,中国互联网公司“由软入硬”的尝试从来就没有停过。虽然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但这些都可以视为是对未来的探索。

基于以上的判断,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中国互联网市场未来的演化趋势。

首先,拥有“软”实力的传统巨头,仍然会凭借自己之前建立的壁垒和城池,在电商、内容服务、广告等价值实现领域,呈现出一种收入总量上涨,相对比例下降的情况。

另一方面,新的增长引擎将出现在“硬连接”的领域,即通过万物互联,最终实现用户需求更全面的连接。在这方面,一些“纯互联网”的企业,极有可能介入硬件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内容分发的企业,因为他们对用户的需求、兴趣定位更加精确,流量变现的效率也将更高。近日外媒称字节跳动即将推出自己的手机类产品,这就是明显的信号。

“硬连接”公司的机会

在世界排名前五的安卓类手机公司中,有四家是中国公司。这些公司,无疑拥有“硬连接”时代的先发优势,将在新一轮增长中抢得先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公司,它从成立的2010年就提出“硬件+软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从理念和模式上领先了苹果和市场九年。这九年是小米积累自身实力的九年,是等待市场成熟的九年。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苹果变“软”,中国互联网进入“硬连接”时代

当然,巨大的市场机会,必将引来惨烈的竞争,而核心的战场,就是活跃用户数量。谁能“硬连接”更多的活跃用户,就意味着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

仅以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为例,在2018年就达到了4000亿的规模,其中移动端收入占比高达80%以上。根据多家机构的预测,未来五年这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家公司“硬连接”了30%的用户,即便只是分得增长部分(6000亿)的30%,那也将是一家仅互联网广告收入就达到2000亿的公司。

苹果变“软”,中国互联网进入“硬连接”时代

“硬链接”时代的到来,将引发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进一步升级。在新的市场中,将拥有一些连接了大量用户的“硬链接”巨无霸,同时也将孕育一批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平台”公司,还将诞生千千万万去中心化的“节点”公司(或个人)。这些公司将与亿万的用户,共同构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

新一轮大浪淘沙即将开始,只有那些为用户创造了独特价值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而无论谁胜谁负,用户才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

苹果变“软”,中国互联网进入“硬连接”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