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變“軟”,中國互聯網進入“硬連接”時代

核心觀點

北京時間2019年3月26日凌晨,蘋果舉辦了2019年發佈會,主題是“好戲開幕”。然而看完發佈會的人們感覺被蘋果“戲”耍了——期待中的產品一件也沒有,哪怕是換湯不換藥的例常更新都沒有了。而且,整場發佈會沒有發佈任何與硬件有關的信息,這在蘋果的產品發佈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事實上,蘋果的此次轉型意義深遠,它標誌著互聯網市場的增長模式進入了新的時代。隨著5G和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普及,中國互聯網行業將迎來萬物互聯的“硬連接”世代。在這波全新的浪潮中,哪家企業能“硬連接”更多的用戶,就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收入。新一輪的大浪淘沙即將開始,更多用戶也將因此受益。

蘋果變“軟”意味著什麼?

這場看起來“無聊”的發佈會,其實是蘋果關於新時代來臨的宣言。據說,蘋果為了準備這場發佈會,已經默默積蓄了五年。庫克在會上提出了“硬件、軟件、服務”的新戰略,一口氣發佈了四個系列的服務,將帶領未來的蘋果,在服務領域裡開疆拓土,繼續創造奇蹟。

憑藉在硬件、操作系統和互聯網三大生態構建的開創性優勢,蘋果已成長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此次轉型,於蘋果而言是成長本能的繼續,而對於全球互聯網產業而言,則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啟。

蘋果作為美國互聯網公司中的標杆型企業,選擇“從硬到軟”,說明市場的競爭已經發展到極致,必須開拓新領域才能有進一步成長的機會。

中國互聯網市場新的增長引擎

中美兩國不僅僅是世界上GDP排名前兩位的國家,也是互聯網經濟發展最充分的兩個市場。

中國互聯網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的白熱化時期。苦苦鏖戰之中的企業,無一不希望能打破市場邊界,尋找新機會。此次蘋果“振臂一呼”,必然引得天下豪傑風雲際會。

與蘋果不同的是,中國互聯網巨頭大多數起家靠的都是“軟”實力,軟件和互聯網也將成為中國企業進入“硬鏈接”時代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其實,無論是當年互聯網公司集體做手機,還是近年來紛紛佈局IoT,甚至有一些企業嘗試深度介入工業、製造業領域,中國互聯網公司“由軟入硬”的嘗試從來就沒有停過。雖然有很多失敗的案例,但這些都可以視為是對未來的探索。

基於以上的判斷,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一下中國互聯網市場未來的演化趨勢。

首先,擁有“軟”實力的傳統巨頭,仍然會憑藉自己之前建立的壁壘和城池,在電商、內容服務、廣告等價值實現領域,呈現出一種收入總量上漲,相對比例下降的情況。

另一方面,新的增長引擎將出現在“硬連接”的領域,即通過萬物互聯,最終實現用戶需求更全面的連接。在這方面,一些“純互聯網”的企業,極有可能介入硬件領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內容分發的企業,因為他們對用戶的需求、興趣定位更加精確,流量變現的效率也將更高。近日外媒稱字節跳動即將推出自己的手機類產品,這就是明顯的信號。

“硬連接”公司的機會

在世界排名前五的安卓類手機公司中,有四家是中國公司。這些公司,無疑擁有“硬連接”時代的先發優勢,將在新一輪增長中搶得先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公司,它從成立的2010年就提出“硬件+軟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從理念和模式上領先了蘋果和市場九年。這九年是小米積累自身實力的九年,是等待市場成熟的九年。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蘋果變“軟”,中國互聯網進入“硬連接”時代

當然,巨大的市場機會,必將引來慘烈的競爭,而核心的戰場,就是活躍用戶數量。誰能“硬連接”更多的活躍用戶,就意味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收入。

僅以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為例,在2018年就達到了4000億的規模,其中移動端收入佔比高達80%以上。根據多家機構的預測,未來五年這將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家公司“硬連接”了30%的用戶,即便只是分得增長部分(6000億)的30%,那也將是一家僅互聯網廣告收入就達到2000億的公司。

蘋果變“軟”,中國互聯網進入“硬連接”時代

“硬鏈接”時代的到來,將引發中國互聯網市場的進一步升級。在新的市場中,將擁有一些連接了大量用戶的“硬鏈接”巨無霸,同時也將孕育一批提供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平臺”公司,還將誕生千千萬萬去中心化的“節點”公司(或個人)。這些公司將與億萬的用戶,共同構成一個全新的生態體系。

新一輪大浪淘沙即將開始,只有那些為用戶創造了獨特價值的企業才能笑到最後,而無論誰勝誰負,用戶才是這個時代最幸福的人。

蘋果變“軟”,中國互聯網進入“硬連接”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