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是讀書天,春天正是讀書天——讀《曲夢影》有感


春天不是讀書天,春天正是讀書天——讀《曲夢影》有感

春天不是讀書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待到秋來冬又至,

收拾書包過新年。

對於好玩的孩子來說,今年的春天由於疫情的緣故,確實不是讀書天。

因為:每天關在家裡,悶得快要發黴了。不如走出門去,迴歸大自然的懷抱,在庭院裡,疏影下,花樹前,與蝴蝶嬉戲,與花兒同眠。放個紙鳶,看它飛上雲端,飄逝風前。就算赤腳踏進田地,放牛走在塘邊,也是一種樂趣。返歸自然,種豆南山,採花東籬,拔草山前。不受案牘之勞形,不受師長之牽絆。快哉樂哉!閒哉悠哉!其樂何極!

春天!春天!春天!當然不是讀書天!

可是當他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時候,他們的眼裡能看到自然的美妙嗎?

迴歸自然的春天,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觀庭前花開花落,看天上雲捲雲舒。看蝴蝶翩翩起舞,看蜜蜂釀蜜花前。聽鳥聲聲聲悅耳,看樹葉葉葉帶風。

想要表達可是就像雨滴劃過柳葉,欲滴未滴;就像豆莢藏在豆枝,欲綻未綻;就像麥浪被風吹動,半仰半俯;就像鳥兒站立枝頭,半睡半醒。

他們找不到合適的言辭表達自己的感受,就算知道生活是詩,是畫,是歌,想讓它們從肚子裡腦子裡畫筆裡琴聲里長出來飛出來飄出來,可是那詩那畫那歌卻飄飄渺渺,想要伸出手抓取的時候,卻連它的尾巴也抓不住。它們就像一陣風,已經一溜煙地溜走了。

於是孩子們十分懊惱,想哭!只有迴歸家園,看到滿書桌的書本,才瞭然。

春天不是讀書天,春天正是讀書天——讀《曲夢影》有感


其實,春天陽光明媚,讀描寫風光秀麗的名山大川,時間環境互為表裡,相得益彰。夏日悠樂,讀讀史書,感受一下歷史的悠久,正好消暑。秋日悟性高,讀諸子百家,領會其精神內涵和實質,更易領悟。冬天誦閱經書集中馳騁的神思,更得佳趣。

春夏秋冬,時時皆是讀書天。經史子集,本本皆是可讀者。

於是你一個人獨坐書屋,品讀鑑賞經書,集中精神領悟,深刻體會書中之內涵,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佳事。

在網上與同學朋友,在家裡與親朋兄弟,一起研讀史鑑,互相分析討論,深得其中真趣,這未嘗不是一樁美事。

當你與書交上朋友以後,再看大自然,你發現了自然之真趣,詩情畫意躍然眼前,你再不是眼前有景道不得了。你隨口吟誦幾句詩文,大抒胸中塊壘。

春天不是讀書天,春天正是讀書天——讀《曲夢影》有感


你的眼睛裡不再是一片茫然,只知其美不知其美在何處了。你感受到了畫面之恬淡,色彩之豐富,你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妙之精彩。原來這個世界這麼美,這麼美!

文章是有字之自然,自然是無字之文章。在記憶最佳的少年時期,多讀些書,讓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然後走出門去。把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把文字與自然合二為一,你覺得這世界太奇妙,只是原來不知道。

你的眼裡再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水都是詩,山水都是畫了。

春天不是讀書天,春天正是讀書天。


春天不是讀書天,春天正是讀書天——讀《曲夢影》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