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1840年随着英国的一声炮响,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到了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势力已经渗透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生活中所需的生活物品被各种各样的洋货所取代,很多小商品例如像火柴这样的商品都被日本和瑞典的工厂所垄断,在这种局面下,中国的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鸦片战争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国内掀起一场抵制外货的浪潮,不过在当时,国产工业十分落后,国产火柴质量实在不行,由于条件限制,当时的国产火柴大多都出自小作坊,小工厂。制作工艺落后,生产原料极差。以至于国产火柴很难售出,连当时抵制外货的爱国进步青年都对国产火柴只能说一句“不是哥不爱你,实在是你不行啊”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五四运动

在这个时候,广大爱国青年中出现了一个人。他发誓一定要让中国人用上自己国产的安全火柴,在1920年1月1日,这位爱国青年和几个合伙人在苏州签订了一份合同。华商鸿生火柴有限公司就在这个时候成立了。他的创始人叫刘鸿生。同年10月1日建成投产。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青年刘鸿生

刘鸿生少年丧父,18岁的时候,拒绝去美国学习成为牧师,被上海圣约翰大学开除。在父亲老友周仰山引荐下,刘鸿生进入英商开平矿务局上海推销处当了一名煤炭推销员。一段时间后,在刘鸿生努力下,可以做到随便拿起一块煤,就知道这块煤的名称、产地、特性、成分等等。由于刘鸿生的努力,很快便为自己培养一批忠实的客户。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刘鸿生每年的煤炭销售量都超过100万吨。整个上海无人能与之抗衡。1918年,30岁的刘鸿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滩的煤炭大王,作用百万财富。刘鸿生名气虽大,也不缺钱,但是他始终是为外国人打工。刘鸿生很早之前就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他要用这些年积攒下来的财富、人脉和商业头脑实业救国。经过深思熟虑后。刘鸿生决定进军被外国垄断的火柴市场。刘鸿生认为在五四运动浪潮下,中国火柴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大洗牌的绝佳时期。只要有质量上乘的产品,就不怕没有销路。中国火柴一定可以把洋火赶出去。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刘鸿生

五四运动后,苏北被暴雨侵袭,洪水泛滥,很多老百姓失去了生计,刘鸿生也曾多次带领商会为老百姓捐款,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刘鸿生的一位商人朋友向刘鸿生提建议,与其捐款不如自己办一家企业,给这些老百姓提供工作。而火柴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艺也不复杂。一般老百姓学习一段时间,就能上手制作。这么一来,刘鸿生就坚定的办起了火柴厂。在刘鸿生办火柴厂的前期还有一个小插曲,刘鸿生为了娶叶素珍,花费很大力气,他的岳父看不起刘鸿生,刘鸿生立志要自己办一家火柴厂,吞并岳父任总经理的苏州燮昌火柴厂。

公司成立后,刘鸿生开始思索自己生产的火柴的品牌,像日本的猴头火柴,瑞典的凤凰火柴。可能是象征着雄鸡破晓,刘鸿生给自己生产的第一个火柴取名鸡牌火柴。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凤凰牌火柴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鸡牌火柴

在刘鸿生生产火柴之前,远赴吉林考察了几个大型的日本火柴生产工厂,花重金从日本磷村株式会社的火柴厂商收购几台进口的生产设备,鸿生火柴厂生产火柴的原料大多来自海外。同时,刘鸿生聘请日本技师为工人做技术培训,请来上海沪江大学的化学系教授林天骥任总工程师,解决技术难题。给林天骥开出1000元一个月的高价工资。别小看这1000元,在当时1元可以买18斤大米或7斤猪肉,怡和洋行的总买办一个月也才120元。终于在刘鸿生和他的鸿生火柴公司的不懈努力下,卖进了中国的大街小巷。成了各五洋贸易市场火柴买卖的标准产品。国产的火柴第一次扬眉吐气。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上海沪江大学

但是鸿生火柴厂在日本和瑞典的火柴厂猛烈攻势,亏损严重,岌岌可危。在生死危机关头,刘鸿生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决定效仿资本主义,合并中国火柴工厂,积攒雄厚资金,强大自身,抵御外敌。经过刘鸿生的谈判下,萤昌、中国火柴公司同意玉鸿生火柴公司合并,改名为大中华火柴有限公司。资本总额扩大到191万元。从1931年起大中华火柴有限公司先后合并另外5家火柴厂。年产火柴15万箱,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20世纪年代中期,大中华火柴有限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全国火柴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二以上。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1933年5月,大中华火柴公司生产的火柴出现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飞轮、金鸡、五福、仙鹤、双斧等品牌火柴亮相世博会。大中华火柴名扬国内外。据说,在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日本厂商希望进口大中华火柴,在日本销售。刘鸿生的野心并不限于火柴行业,先后发展水泥业,轮船运输业,保险,银行等行业,直接投资的企业由70多家。资产折合白银由数千万两。名声显赫一时。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中年刘鸿生

直到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刘氏家族也未能避免战火。1938年6月的一天,日本磷村株式会社的火柴代表上植田贤次郎作为日本军部特使,派刘鸿生的堂弟刘清堂做说客,请刘鸿生的儿子刘念义和刘念智去喝茶。日本人看上了刘氏企业的经济势力和刘鸿生在上海滩的影响力。想让刘鸿生出任上海市商会的会长。刘鸿生当然不会做这个卖国贼。刘鸿生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出,如果自己不答应,那么自己将迎来灭顶之灾,于是刘鸿生决定离开上海。连自己的妻子的都没有告诉,踏上去香港的太古轮船。刘鸿生离开上海的第二天植田得到消息,急忙跑到刘家,宣布刘氏企业由日本军放接管。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七七事变

1940年12月底,刘鸿生从香港乘坐飞机到达重庆珊瑚机场。第二天,蒋介石邀请刘鸿生到他的府邸参加欢迎宴会。并希望刘鸿生主持西南工业生产。振兴后方经济。蒋介石当场许诺,只要刘鸿生需要,什么都可以给刘鸿生。刘鸿生欣然接下这个任务。刘鸿生趁着这个机会,结识有着总裁智囊的称号的陈布雷。邀请陈布雷在公司任职。更是每周一上午,去拜访有着财神爷之称的孔祥熙。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陈布雷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孔祥熙

刘鸿生首先做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兴建火柴企业。有了雄厚的资金后,他开始把他在香港就有的想法付诸实践。兴建毛纺厂。其一,他在上海就办过章华毛纺厂。其二,战争时期,军队的军服需要大量供应,大后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不可或缺。但是在那个时期,想要重新购买设备是不太可能。刘鸿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把上海章华毛纺厂的设备运往重庆。他想到一个人,就是他的四儿子刘念智,早在抗战之前,刘念智就与青帮大佬杜月笙交好。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杜月笙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刘念智

于是刘鸿生让刘念智在杜月笙的疏通下,成功把500吨的生产设备运到了租界。但是当时的海陆空各交通枢纽都在日本的控制下。想要把设备运到重庆,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先到仰光,从仰光再到重庆。然而当设备到达仰光后,国民党交通运输局局长俞飞鹏拒绝帮忙运输。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俞飞鹏

万般无奈下,刘鸿生决定自己组建车队,由自己的车队运输设备。通过关系,刘念智成功买下20多辆重卡汽车。从滇缅公路回到国内。在行驶到保山惠通桥的时候,车队得日本侦察机发现。日本侦察机对车队进行了一番轰炸。刘念智损失两辆重卡,手下重伤致死1人,失踪3人。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历经千幸万苦。终于在1942年终于全部抵达重庆。然而,刘鸿生却为资金的问题又陷入了苦恼。孔祥熙和宋子文提出入股,不会贷款。直到现在,刘鸿生发现,当时蒋介石给自己的许诺只是一句空话。无奈之下,刘鸿生只能答应孔宋的要求。中国成为了官僚资本的企业。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宋子文

新中国成立后,刘鸿生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重回上海。重振刘氏传奇。多年后虽然刘鸿生的鸿生企业没有保留下来,他的子女也多在海外。但他的实业救国的传奇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被人称为“火柴大王”,资产仅在荣氏之下,是实业救国的典范

我是小y专注与历史领域创作,如有错误指出或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