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1840年隨著英國的一聲炮響,中國的大門被打開。到了20世紀初,西方列強勢力已經滲透到當時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生活中所需的生活物品被各種各樣的洋貨所取代,很多小商品例如像火柴這樣的商品都被日本和瑞典的工廠所壟斷,在這種局面下,中國的民族工業艱難發展。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鴉片戰爭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國內掀起一場抵制外貨的浪潮,不過在當時,國產工業十分落後,國產火柴質量實在不行,由於條件限制,當時的國產火柴大多都出自小作坊,小工廠。製作工藝落後,生產原料極差。以至於國產火柴很難售出,連當時抵制外貨的愛國進步青年都對國產火柴只能說一句“不是哥不愛你,實在是你不行啊”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五四運動

在這個時候,廣大愛國青年中出現了一個人。他發誓一定要讓中國人用上自己國產的安全火柴,在1920年1月1日,這位愛國青年和幾個合夥人在蘇州簽訂了一份合同。華商鴻生火柴有限公司就在這個時候成立了。他的創始人叫劉鴻生。同年10月1日建成投產。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青年劉鴻生

劉鴻生少年喪父,18歲的時候,拒絕去美國學習成為牧師,被上海聖約翰大學開除。在父親老友周仰山引薦下,劉鴻生進入英商開平礦務局上海推銷處當了一名煤炭推銷員。一段時間後,在劉鴻生努力下,可以做到隨便拿起一塊煤,就知道這塊煤的名稱、產地、特性、成分等等。由於劉鴻生的努力,很快便為自己培養一批忠實的客戶。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劉鴻生每年的煤炭銷售量都超過100萬噸。整個上海無人能與之抗衡。1918年,30歲的劉鴻生成為名副其實的上海灘的煤炭大王,作用百萬財富。劉鴻生名氣雖大,也不缺錢,但是他始終是為外國人打工。劉鴻生很早之前就想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企業。他要用這些年積攢下來的財富、人脈和商業頭腦實業救國。經過深思熟慮後。劉鴻生決定進軍被外國壟斷的火柴市場。劉鴻生認為在五四運動浪潮下,中國火柴市場將會迎來一個大洗牌的絕佳時期。只要有質量上乘的產品,就不怕沒有銷路。中國火柴一定可以把洋火趕出去。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劉鴻生

五四運動後,蘇北被暴雨侵襲,洪水氾濫,很多老百姓失去了生計,劉鴻生也曾多次帶領商會為老百姓捐款,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劉鴻生的一位商人朋友向劉鴻生提建議,與其捐款不如自己辦一家企業,給這些老百姓提供工作。而火柴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工藝也不復雜。一般老百姓學習一段時間,就能上手製作。這麼一來,劉鴻生就堅定的辦起了火柴廠。在劉鴻生辦火柴廠的前期還有一個小插曲,劉鴻生為了娶葉素珍,花費很大力氣,他的岳父看不起劉鴻生,劉鴻生立志要自己辦一家火柴廠,吞併岳父任總經理的蘇州燮昌火柴廠。

公司成立後,劉鴻生開始思索自己生產的火柴的品牌,像日本的猴頭火柴,瑞典的鳳凰火柴。可能是象徵著雄雞破曉,劉鴻生給自己生產的第一個火柴取名雞牌火柴。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鳳凰牌火柴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雞牌火柴

在劉鴻生生產火柴之前,遠赴吉林考察了幾個大型的日本火柴生產工廠,花重金從日本磷村株式會社的火柴廠商收購幾臺進口的生產設備,鴻生火柴廠生產火柴的原料大多來自海外。同時,劉鴻生聘請日本技師為工人做技術培訓,請來上海滬江大學的化學系教授林天驥任總工程師,解決技術難題。給林天驥開出1000元一個月的高價工資。別小看這1000元,在當時1元可以買18斤大米或7斤豬肉,怡和洋行的總買辦一個月也才120元。終於在劉鴻生和他的鴻生火柴公司的不懈努力下,賣進了中國的大街小巷。成了各五洋貿易市場火柴買賣的標準產品。國產的火柴第一次揚眉吐氣。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上海滬江大學

但是鴻生火柴廠在日本和瑞典的火柴廠猛烈攻勢,虧損嚴重,岌岌可危。在生死危機關頭,劉鴻生做出一個重要決定,決定效仿資本主義,合併中國火柴工廠,積攢雄厚資金,強大自身,抵禦外敵。經過劉鴻生的談判下,螢昌、中國火柴公司同意玉鴻生火柴公司合併,改名為大中華火柴有限公司。資本總額擴大到191萬元。從1931年起大中華火柴有限公司先後合併另外5家火柴廠。年產火柴15萬箱,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業。20世紀年代中期,大中華火柴有限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全國火柴銷售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二以上。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1933年5月,大中華火柴公司生產的火柴出現在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飛輪、金雞、五福、仙鶴、雙斧等品牌火柴亮相世博會。大中華火柴名揚國內外。據說,在世博會結束後,一位日本廠商希望進口大中華火柴,在日本銷售。劉鴻生的野心並不限於火柴行業,先後發展水泥業,輪船運輸業,保險,銀行等行業,直接投資的企業由70多家。資產摺合白銀由數千萬兩。名聲顯赫一時。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中年劉鴻生

直到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劉氏家族也未能避免戰火。1938年6月的一天,日本磷村株式會社的火柴代表上植田賢次郎作為日本軍部特使,派劉鴻生的堂弟劉清堂做說客,請劉鴻生的兒子劉念義和劉念智去喝茶。日本人看上了劉氏企業的經濟勢力和劉鴻生在上海灘的影響力。想讓劉鴻生出任上海市商會的會長。劉鴻生當然不會做這個賣國賊。劉鴻生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判斷出,如果自己不答應,那麼自己將迎來滅頂之災,於是劉鴻生決定離開上海。連自己的妻子的都沒有告訴,踏上去香港的太古輪船。劉鴻生離開上海的第二天植田得到消息,急忙跑到劉家,宣佈劉氏企業由日本軍放接管。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七七事變

1940年12月底,劉鴻生從香港乘坐飛機到達重慶珊瑚機場。第二天,蔣介石邀請劉鴻生到他的府邸參加歡迎宴會。並希望劉鴻生主持西南工業生產。振興後方經濟。蔣介石當場許諾,只要劉鴻生需要,什麼都可以給劉鴻生。劉鴻生欣然接下這個任務。劉鴻生趁著這個機會,結識有著總裁智囊的稱號的陳布雷。邀請陳布雷在公司任職。更是每週一上午,去拜訪有著財神爺之稱的孔祥熙。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陳布雷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孔祥熙

劉鴻生首先做的還是自己的老本行。興建火柴企業。有了雄厚的資金後,他開始把他在香港就有的想法付諸實踐。興建毛紡廠。其一,他在上海就辦過章華毛紡廠。其二,戰爭時期,軍隊的軍服需要大量供應,大後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不可或缺。但是在那個時期,想要重新購買設備是不太可能。劉鴻生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把上海章華毛紡廠的設備運往重慶。他想到一個人,就是他的四兒子劉念智,早在抗戰之前,劉念智就與青幫大佬杜月笙交好。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杜月笙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劉念智

於是劉鴻生讓劉念智在杜月笙的疏通下,成功把500噸的生產設備運到了租界。但是當時的海陸空各交通樞紐都在日本的控制下。想要把設備運到重慶,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先到仰光,從仰光再到重慶。然而當設備到達仰光後,國民黨交通運輸局局長俞飛鵬拒絕幫忙運輸。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俞飛鵬

萬般無奈下,劉鴻生決定自己組建車隊,由自己的車隊運輸設備。通過關係,劉念智成功買下20多輛重卡汽車。從滇緬公路回到國內。在行駛到保山惠通橋的時候,車隊得日本偵察機發現。日本偵察機對車隊進行了一番轟炸。劉念智損失兩輛重卡,手下重傷致死1人,失蹤3人。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歷經千幸萬苦。終於在1942年終於全部抵達重慶。然而,劉鴻生卻為資金的問題又陷入了苦惱。孔祥熙和宋子文提出入股,不會貸款。直到現在,劉鴻生髮現,當時蔣介石給自己的許諾只是一句空話。無奈之下,劉鴻生只能答應孔宋的要求。中國成為了官僚資本的企業。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宋子文

新中國成立後,劉鴻生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重回上海。重振劉氏傳奇。多年後雖然劉鴻生的鴻生企業沒有保留下來,他的子女也多在海外。但他的實業救國的傳奇故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被人稱為“火柴大王”,資產僅在榮氏之下,是實業救國的典範

我是小y專注與歷史領域創作,如有錯誤指出或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