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不应与世隔绝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大学时期有一个独特的室友。早上一早就出门,晚上熄灯后归来。每天不知道她何时离开,晚归也很难见面,这样的情况竟然持续了四年。

朋友和其他室友也想过和她缓解关系,全宿舍的人一起玩游戏邀请她加入,她拒绝了。她一个人看着大家一起欢笑的玩耍时竟然独自委屈的哭了。

全寝室一脸懵,问什么原因,她觉得没人跟她玩耍,自己被孤立了。

明明是自己选择当众孤独,封闭了自己的世界,却跑过来抱怨被别人孤立。

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不好相处,太自我,太孤僻,在人群中格格不入。这样的人往往是沉浸在自己世界不能自拔。

当你和外界隔离,你以为你在享受孤独,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其实你的孤独不是虽败犹荣,而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

一个人的世界不应与世隔绝

有人说低质量的交际,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可事实是,完全的自我封闭,不是高质量的独处,和周围人和平相处也不是低质量的交际。

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能拿来适用,请过过脑子,体会内涵。

独处是和自己的内心交流,是耐得住寂寞,是独自读书,独自静思,是在不断提升自己,成就真实的自我。

但独处不是故步自封,不是你屏蔽外界,只专注于自我的世界。

可以让灵魂修养,不能一直让灵魂沉睡。

一个人的世界不应与世隔绝

如果你不打开你的世界看看外面的世界,你就不能看见你和别人的差距,不能吸收新鲜的知识。没有交流,你怎知你的认知完全正确,理总是越辨越明的。

你不去交流,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不赞同你,就是不理解你。你的世界是独特的,你的孤独高深,别人不懂是别人的错,那不管你的世界多么美好,都只能是自我欣赏。

如果把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比做自己经营的后花园,不管你的花园景色如何美丽动人,你不打开门,别人也只能听你描述,不能真正体会,看到。

你不打开门走出来,你也不会发现,外界的山河大川有多壮丽,而你的世界就只是你的后花园。

我喜欢一种说法,独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需要动静结合。

该静思反省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独处的空间;该交流时,还是要打开自己的世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不应与世隔绝

生活不要走入极端,还是喜欢中庸之道,什么事情做到极端就会出问题,就会不平衡。

不要为了孤独而孤独,故作高深。这样只会让人敬而远之,那就别怪你的世界孤独没有人陪伴,因为你压根没给人开门。

也不要为了热闹,去迎合谁,失去了自我本质。每个人都先有独立的自我,然后才能成为集体中的独特个体。

不必随波逐流,也不必冷若冰霜。

一年有四季:春天温暖,万物生长;夏天热烈,活力四射;秋天凉爽,收获果实;冬天冰封,蛰伏休憩。

你看四季都如此,该热烈时绝不安静,累了也会停下来修养。四季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状态呈现了人间的四时景。

也许我们该向自然学习,该热烈生长就生长,该活跃就活跃,需要沉淀就修养自己。

文章内容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