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是我省葡萄园常见多发的病害之一,在严重发生时可使叶片提前脱落,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也会极大地影响下一年的产量,为此,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农科110专家张一萍从葡萄霜霉病的主要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农科110专家
主要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新梢、卷须、叶柄、花序、果柄和幼果。
叶片受害 最初在叶面上产生一些半透明、水渍状、边 缘不清晰的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嫩梢受害 初生为半透明水渍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病斑上产生稀疏的霜霉状物,后期病组织干缩,新梢生长停止,弯曲枯死。
花序有时也能被害 其症状与新梢相似,于病部产生霜霉;如若早期侵染,则最后变褐、干枯及脱落。
幼果感病 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变硬下陷,表面生有白色霜状物霉层,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果实着色后不再被侵染。
葡萄霜霉病一般多于7月份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发病渐多,8-9月为发病盛期。但在5-6月份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于6月中旬也可以开始发病。
果园低洼,植株过密,棚架过低,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时,则发病较早,较重。
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该病发生的轻重与否,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总的来说,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在春、秋两季少风、多雾、多露、多雨的地区葡萄霜霉病发病比较严重。空气高湿与土壤湿度大,利于霜霉病的发生。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葡萄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形态学等方面的因素。
果园条件: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利于发病;氮肥施用过多,树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衰弱,也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防治葡萄霜霉病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方能奏效,具体措施如下:
清除菌源 秋季彻底清扫果园,剪除病梢,收集病叶,病果穗,集中深埋或烧毁。
加强果园管理 及时认真细致地进行夏季修剪,引缚枝蔓,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除草、排水、降低地面湿度。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透气性,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进行设施栽培时,即进行日光温室栽培与大棚栽培时,要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并在设施内全面积覆盖地膜,降低其空气湿度和防止雾气发生,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
调节温湿度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要注意调节温室和大棚内温度和湿度,特别在葡萄坐果以后,室温白天应快速提温至30℃以上,并尽力维持在32--35℃,以高温低湿来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孢子的萌发侵染。下午16时左右开启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使夜温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不高于85%,用较低的温湿度抑制孢子囊和孢子的萌发 ,控制病害发生。
果穗套袋 可以消除病菌对果穗的侵染。
药剂防治
发芽前地面、植株细致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100倍五氯酚钠药液,铲除设施内的病原菌。
发芽后细致喷布1次杀菌保护剂,在设施可点燃灭菌发烟弹或熏蒸剂。
7月后用药可采用200—240倍少量式波尔多液、27.12%铜高尚悬浮剂(300—400倍液)、30%绿得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绿乳铜(800倍液)等。
以上药液均为铜制剂,应与下列药剂交互使用,80%代森锰锌、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病害发生较严重时,应混合用药,以保证药效。注意药品使用时,不可用同一品种药品连续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编辑:王大伟 审核:申红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了解更多实用、原创性农业技术、知识请关注农科110微信公众平台。方法一:微信搜索:农科110,点击关注。方法二:微信搜索ID:sxnk963110,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