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斯克能自己造火箭?看完他的學習方法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馬斯克能自己造火箭?看完他的學習方法你就知道了!


今天分享會兩本書結合一起講,一本叫《硅谷鋼鐵俠》,是馬斯克的傳記,另一本叫《認知天性》,是一本講如何學習的書。


1


先看一段我非常喜歡的1985年喬布斯重新掌權蘋果之後推出的一則經典廣告《think different》(由於無法添加音頻大家可自行搜索此視頻觀看),廣告當中愛因斯坦、希區柯克、迪倫、約翰列儂、甘地、曼德拉、畢加索、愛迪生等人物依次出現,每一個人都足以稱得上是“改變世界的反叛者”。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中的主角馬斯克如果當年有這般成就我覺得也足以登上喬布斯的這則廣告吧。


《硅谷鋼鐵俠》是一本傳記書,他是特斯拉和space x的創始人,他創立的兩家公司都徹底顛覆了純電動汽車與航空業,而且他在2013年提出了“超級高鐵”計劃,時速則超過飛機,聽起來是不是很酷呢?沒錯他就是那個又酷又瘋狂的企業家馬斯克。


2


為什麼說他酷呢?我簡短介紹幾點他身上的特點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驚人的閱讀量、他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讀書如飢似渴,每天讀書10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如果是週末他可以一天讀兩本書。在三四年級的時候就把學校圖書館和鄰近圖書館的書全看完了,勸管理員多訂一些書,而且他常常會因為思考而進入發呆的狀態,那時候他媽媽還非常擔心這孩子有問題。


第二:學習能力、他在10歲的時候擁有了一臺計算機,並把需要用6個月時間才能學完所有課程的basic語言,他用了三天三夜不睡覺就學會了。所以他從小就有著瘋狂的學習行為。


第三:馬斯克成立space x起初去俄羅斯想買火箭,但是未能如願,但是在回去的飛機上他就寫出了自己造火箭所需的所有內容,並且決定自己造火箭,是不是很瘋狂?我只知道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幾個國家才有自主發射火箭的技術,然而馬斯克的space x一家民營企業也有同樣的技術,並且成本還比他們要低很多,最主要的是還能回收。


此外他身上還有許多特點,包括極強的抗壓能力,執行力等等許多特點,我認為他身上的學習能力是最值得去研究的,於是我找到了這本《認知天性》,這是一本專門講如何學習的書,從這本書中我找了一些關於如何有效學習的答案。


3


學習行為是我們頻率非常高的一項行動,但是未必都知道如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我們的學習方式常常是在書本上劃線或者把原文內容抄寫在筆記本上,其實這樣輕鬆的學習是最有效的,因為這種情況之下大腦最輕鬆不必很費勁,所以往往也記不住什麼內容。


我在初中的時候就是這樣去學習的,課本上的內容都一字不落的去背誦,雖然背誦也很辛苦,但是比起動腦子就輕鬆多了,等到考試的時候把答案寫上去就能得到高分,但是從來不去分析背後的規律或者在生活當中的應用,導致我現在完全無法回憶起當時所學的內容,這就是在自己身上活生生的案例。


那麼怎樣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呢?學習過程分三個步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步:編碼

編碼的意思其實就是短期記憶,它就像一個便籤一樣,我們需要用編碼來記住短期的任務,以便完成它,比如”一會兒去超市買洗衣液“等事物,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短期記憶會指導我們處理很多事情。


第二步:鞏固

鞏固是長期記憶的過程,結合已知的知識鞏固新學習的知識,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檢索練習之前學到的知識,並會不斷的進行練習,從而形成長期的記憶,這樣學到的東西就會更加紮實,以後也更容易去檢索。


第三步:檢索

通過鞏固之後知識會大腦裡形成長期的記憶,並隨時準備被使用,等到生活中遇到需要用知識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用檢索的方式來調用知識,從而徹底將知識為自己所用,這樣重要的知識、技能與經驗就永遠不會被遺忘了。


4


這樣說也許不是很好理解,如果簡單來說的話學習就是需要不斷的在腦子裡去回想,並把想的東西和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結合起來,這個過程中大腦會很痛苦,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的,所以以後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經常性的去檢索。


讀完《認知天性》之後後頭再看《硅谷鋼鐵俠》時就不難理解馬斯克為什麼常常發呆甚至根本感覺不到旁邊的一切了,因為這是他高度專注和思考的表現。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這是第一次嘗試兩本書結合來分享,最近也在研究“主題閱讀”相關的內容,覺得現在的讀書和選書方式還是比較被動,對一項領域不夠的深入,所以大家有好的閱讀方法歡迎留言一起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