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文/優優育兒樂園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前不久回孃家,正巧趕上我媽家裡來客人,是同村的周阿姨。

她是來向我媽道別的,說要搬到城裡兒子家,去帶10年孫女。其實說是10年,就是常住的意思,以後就在城裡養老了。

我媽感覺很奇怪。周阿姨是個閒不住的人,老伴兒去世以後,她走街串巷去拾荒,無論颳風下雨都不停歇。在外跑慣了的人,能憋在城裡蝸居,不見青山綠水嗎?

再說,兒子剛結婚那會兒讓她搬過去,她就對老姐妹們說過:“兒媳是城裡人,我一個拾荒的醜娘短時間去帶孩子還行,可不能搬去住。我窩囊了大半輩子,好多習慣是改不了的,可不去遭人嫌。”

“這是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你真的想好了嗎?”我媽試探著問。

周阿姨點頭笑了,眸子亮晶晶。一眨眼,滾下來兩行熱淚。

接下來,她講述了去城裡伺候兒媳娟娟月子發生的事。如此這般,才讓她改變了不與兒子兒媳同住,不長期帶孩子的想法。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去城裡伺候兒媳月子,周阿姨提前做了功課。

她問了伺候過兒媳月子的幾個老姐妹,到處取經。得知現在講究科學坐月子、科學育兒,和以前的老觀念不同,她把具體細節都一一記了下來。

真正月子裡相處時,兒媳娟娟也很意外。別看婆婆是個農村老太,樣子長得也醜,還缺顆門牙,但做起事來讓人佩服。

她手腳利落,做的月子餐好吃又幹淨。就連怎麼給寶寶衝奶粉、洗奶瓶、給寶寶哄睡、換紙尿褲、小孩衣服和大人的分開洗都知道。

很多事根本不用娟娟去說,她就做得很好了。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到產後第10天的時候,娟娟忍不住想要洗澡。周阿姨就去廚房燒了一大鍋月子水,晾到不燙手了親自給她洗頭。

等給娟娟洗好頭髮,再用吹風機幫她吹乾,接著又燒了一大鍋月子水讓她沖澡。忙活半天下來,娟娟神清氣爽,可週阿姨太過勞累腿腳疼了,走路一瘸一拐。

可就算這樣累,周阿姨還是樂呵呵抱孩子、做飯、洗衣服。半夜寶寶哭了,她一激靈就起床去幫忙,每天晚上醒4、5次毫無怨言。

因為在她看來,盡心照顧娟娟和寶寶都是應該的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娟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有天臨睡前看婆婆屋裡的燈還亮著,就給她送了一盆洗腳水:“媽,這段時間辛苦你了,腿都疼了吧?你也泡泡腳解解乏。”

說著就把她按坐在沙發上,脫鞋脫襪,捧起周阿姨的腳就洗。

周阿姨哪受過這種待遇,趕緊制止說:“快起來孩子,你在坐月子,是個需要別人照顧的產婦,怎麼能給我這個老太婆洗腳呢?”

娟娟哽咽了:“媽,我親媽重男輕女,自從有了弟弟,我就成了多餘的人。她是不來伺候我坐月子,就算來了,恐怕都抵不上你所做的半分……媽,你搬過來住吧,我們需要你。你幫我們帶孩子,以後啊,我天天給你洗腳。”

娟娟給婆婆洗著腳,看到她的腿腳浮腫、乾裂得像枯樹皮,想必這些年拾荒吃了不少苦,禁不住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周阿姨也很感慨,都說婆媳難相處,可她的兒媳是個懂感恩又可憐的孩子。娟娟在原生家庭沒得到溫暖,她更要對兒媳好,彌補她缺失的愛。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等給她洗完腳、擦乾水,娟娟拿出一個暖水袋。說聽寶爸提起過,婆婆的肚子不能著涼,以後每晚她都給婆婆送暖水袋過來。

周阿姨的腳暖暖的,敷上暖水袋的肚子熱熱的。

想起這些天,吃飯時兒媳和她一個盤子裡夾菜不嫌髒;她抱著孩子讓娟娟先吃飯,可兒媳都不會吃精光,每次都把月子餐給她留一份;娟娟看她太累,為了讓她少洗身衣服,汗透了都不肯脫下來……

人心都是肉長的,周阿姨感動不已。越想越覺得,雖然自己沒女兒,但娟娟比親女兒都要好。

月子裡相處下來,周阿姨改變了想法。

以前怕婆媳不和不願與他們同住,現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於是在兒媳出了月子後,周阿姨回老家收拾東西再搬到城裡去,順便也和老姐妹們告別。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那天,我和我媽把周阿姨送出門,她的背影給我印象深刻。

她的腰桿是直的,腿腳鏗鏘有力,那踏出的每一步好像都能踩出希望和幸福。

這樣的一個拾荒醜娘,獨居十年迎來了兒媳的善待和迎接,真心為她高興。

從此以後,她不用一人一燈一寂寞,有兒有女喊媽、有孫女喊奶奶了,一家人熱熱鬧鬧互相體諒,抱團溫暖,那才是家。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細想,周阿姨和兒媳娟娟兩好擱一好,月子裡能相處融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一,伺候兒媳月子提前做功課,既來之便實心實意。

要知道現在的育兒方法和幾十年前不同,多問問伺候過兒媳月子的老人,積累照顧產婦和帶孩子的經驗,不倚老賣老,摒棄陋習。

這樣在月子裡和兒媳相處時,在照顧產婦和育兒方面,就能遊刃有餘。

像周阿姨這樣好學、上進、能真正在月子裡搭把手、白天晚上照顧娟娟母女、不計較、不抱怨的老人,才會讓兒媳說心裡話:就算親媽伺候月子,恐怕都抵不上婆婆所做的半分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其二,兒媳不嫌棄婆婆,並知恩圖報。

面對一個拾荒的婆婆,一個盤子裡夾菜不嫌她髒、為婆婆洗腳、給她送暖水袋……

娟娟並不認為婆婆所有付出就是應該,她把月子裡婆婆的好記在心裡,並回報她,是知恩圖報的表現。

這真是婆婆敬我一尺,我孝敬婆婆一丈。人間難得的正能量,值得點贊。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今日討論話題:您覺得周阿姨和娟娟這樣的婆媳情,多見嗎?你在月子裡是否和婆婆/兒媳相處融洽?歡迎分享。

寶媽在月子裡做對了兩件事,拾荒的醜娘願意帶10年孫女

(文:多平臺原創作者優優育兒樂園。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