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前言,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爾卡吉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衝突,巴方以一千名非正規軍對抗6萬印度陸軍和四分之一空軍,雙方在高寒山地連續戰鬥74天,最終以印度以傷亡近兩千人奪回圖圖嶺和老虎嶺這兩座高地,這兩場戰鬥真實呈現現代印軍的戰鬥水平,上一集,我已經寫了圖圖嶺戰鬥(原文可看本文尾部鏈接),這一集寫老虎嶺戰鬥。

一:戰鬥起因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1999年,巴基斯坦的北方輕步兵聯隊(注:非正規軍,這支部隊只是巴基斯坦提供武器和教官,巴控克什米爾當地人自行組織的非正規武裝,巴方聲明這次行動完全是自發組織的,與巴基斯坦政府毫無關係,印度也用過這方法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回盂買)利用大雪封山,印軍哨所撤回之際大舉越過實際控視線進入卡吉爾地區的圖圖嶺和老虎嶺,完全控制了印度一號國家公路,切斷到列城的生命線,印軍整個春季都沒有察覺,直到5月初才發現,隨後印度政府決定奪回所有失地,匆匆調來的納加步槍聯隊,第18擲彈兵團,加爾瓦步兵團共3個步兵營,於5月22日首先對巴軍深入印方領土最遠的圖圖嶺陣地發起攻擊,印軍指揮官得到的警報是圖圖嶺上只有10名巴軍,用三個精銳的正規步兵營打十個人已經是非常重視敵人了,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可是印軍指揮官高估了印軍戰鬥力,兩個步兵營在5個105毫米榴彈炮連的零星炮擊支援下,以兩路縱隊沿著毫無遮蔽的山體向主峰開進,從山腳到主峰需要爬11個小時,正當印軍步兵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攀爬時,居高臨下的巴軍用石頭和迫擊炮打得印軍血流成河,經過8天戰鬥,印軍傷亡了兩名指揮官和150人,連主峰的影子都沒看到,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炮兵和印度空軍的空中支援毫無效果,還被打下了3架飛機。第一次戰鬥讓印軍認識到沒有重炮是奈何不了山上的巴軍,印軍不得不暫停作戰行動,從後方調集來大量155毫米榴彈炮團和特種部隊,並花了兩天時間用背夫把大量彈藥和淡水搬運到山上,於6月12日晚在20個炮兵連6小時猛烈的炮擊支援下發動新一輪攻勢,於清晨時分奪回圖圖嶺主峰,為奪回老虎嶺取得了立足點。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在圖圖嶺戰鬥中,印軍士兵從酷暑的海拔600米低地匆匆趕來,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適應高海拔環境和冰冷的氣溫,給士兵造成了大量高山反應傷害(特別是高原肺水腫),補給全靠背夫步行8到10個小時才送到,士兵有時24小時都要餓著肚子,更別說吃上一頓熱飯了,連水的供應量j限制在1升內,許多士兵不得不靠撿食巴軍遺棄的食物和冰塊來解決問題,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另外,錫亞琴冰川是著名的高寒山區,而駐守這裡的士兵沒有睡袋和防寒服,大多數連登山技術也沒有掌握,衣著單薄的印軍士兵在零下11度的圖圖嶺凍得生不如死,印軍有大概26%傷員是因寒冷天氣凍傷,也有不少是在峭壁上運動摔傷的,非戰鬥減員遠比戰鬥減員多得多,在圖圖嶺上,印軍的戰術失誤和士兵的差勁表現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印軍1天多達9000枚炮彈的壓倒性火力還是取得了勝利,接下來就是進攻老虎嶺了。

二:老虎嶺戰鬥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老虎嶺是一座5062米的雄偉大山,站在主峰上可以瞰制整個達拉斯地區,山上有一條向西的山脊,稱為“西嶺”,嶺上有許多高大險峻的山包,如兩塊巨石構成的“印度之門”,“頭盔”巨石堆,“石球”和“犀牛角”峰等,老虎嶺南側1公里的4460高地還可以觀察周圍的山谷,4875高地和4540高地被廷格爾峽谷與老虎嶺隔開,巴軍在老虎嶺上僅分散佈置了100多人,其中主峰40人,西嶺的“印度之門”、“頭盔”和“犀牛角”上各有十人,1個輕機槍組控制嶺上向敵斜面,指揮所和20人在“石球”峰,4540高地佈設了反步兵雷,老虎嶺西北兩公里的特里格峰也佈置一挺12.7毫米重機槍,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在實際控制線另一側的4388高地陡峭山崖保護下的河谷中部署了巴軍3門105毫米火炮和3門120毫米迫擊炮、兩門81毫米迫擊炮迫擊炮陣地,可以為老虎嶺守軍提供火力支援和炮擊山下的印度一號國家公路,另外巴基斯坦軍方還在辛宮山谷部署了20個炮兵連提供火力支援,巴軍炮兵嚴重干擾了印軍機動,迫擊炮通常能覆蓋整個縱隊,還摧毀了印軍卡吉爾鎮的彈藥倉庫,支援老虎嶺的迫擊炮遏止了印軍攻勢長達數週,印軍一半傷員都是炮兵所傷,不過這些炮兵連在圖圖嶺戰鬥中都被印軍所壓制,損失很大。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奪取圖圖嶺後,印軍一步步清除了圖圖嶺高地群,然後將矛頭指向老虎嶺,在5月下旬錫克聯隊第8營曾經進攻過老虎嶺,結果慘敗,所以這次進攻學習了進攻圖圖嶺的戰術,印軍調來了和22個炮兵,以每5分鐘1200發炮彈的強度支援剛剛打完圖圖嶺戰鬥的第18擲彈兵團聯同新調來的第192山地旅於7月3日夜對老虎嶺主峰發起攻擊,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地形對巴軍有利,割裂的山地降低了印軍集中火力的能力,印軍步兵只能以小部隊從山腳沿通道向上運動,對巴守軍有明顯優勢,雖然戰鬥中巴軍巧妙地運用地形嚴重打擊了印軍,但巴軍沒有援軍,沒有足夠兵力長期堅守,這麼少的兵力防守一座雄偉的大山遠遠不夠,印軍很快發現了巴軍翼側非常薄弱,7月5日夜間,錫克聯隊第8營的羅夫德爾.辛格少校帶領著22名士兵在專業登山裝備幫助下攀爬上“西嶺”山脊,攔腰切斷巴軍防禦陣地,雖然許多印軍士兵因為要攀爬懸崖絕壁沒有穿著防寒服凍死,但是巴軍根本沒有兵將羅夫德爾.辛格少校趕走,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這時巴軍無法建立相互支援的整體防禦,只能分散在各處山脊線和山峰上固定防禦,缺乏縱深又毫無戰術彈性可言,巴軍拙劣的陣地佈置也使陣地前有大片的直瞄火力死角,加上極其有限的人力使巴軍只能以巡邏哨和潛伏哨佈置警戒陣地,這一戰術缺陷使得巴軍無法運用反斜面戰術,因為反斜面戰術需要足夠的觀察所在山脊稜線上監視敵人行動和呼叫炮火打擊,巴軍不得不暴露印軍炮兵壓倒性的直瞄火力下,被印軍火力壓制無法反擊印軍步兵,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近距離作戰時只有早期騾馬運過來的蘇制重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這些武器在山地環境下異常難以搬移,雖然這些重武器有效封鎖了道路,但也無法躲避印軍炮火,另外這些非正規軍的作戰水平也不高,雖然居高臨下對印軍行動看的一清二楚,但經常因為估算錯誤無法精確引導炮兵,巴軍士兵經常在有效射程外射擊,射擊在寒冷空氣中形成一大片水蒸氣,無謂地暴露自己,大部分戰鬥中巴軍士兵都會打退印軍的第一次攻擊,但印軍上千人優勢的兵力可以滲透包圍那些孤立的巴軍陣地,十幾二十人組成的巴軍陣地根本無法反擊,巴軍陣亡32人後只得於7月8日選擇退卻,印軍陣亡共125人,受傷298人。

三:戰鬥總結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雖然巴軍士兵本來就是克什米爾高原人,但長達幾個月在嚴酷和荒蕪的高海拔環境作戰也是極其艱苦的任務,惡劣的環境一點點瓦解巴軍士兵的生存能力,最後還要缺水斷糧,戰術失誤也讓佔據高地這僅存的優勢也抵消殆盡,巴軍以線式防禦為主,兵力過於分散,而且警戒兵力匱乏,印軍輕易拿下4460和4540高地,巴軍喪失了拖住印軍的攻勢的防禦縱深,無法進行機動防禦,使印軍可以從容的選擇作戰方式,多個方向分割包圍並逐個消滅巴軍,儘管有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樣一支孤立無援的民兵類準軍事部隊小部隊在惡劣自然環境和絕對優勢的強敵雙重夾擊下,和幾十倍號稱精銳的正規軍戰鬥了兩個半月,巴軍戰鬥能力的確可圈可點。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印軍士兵的表現太差,基本沒什麼可以提的,9:1的優勢之下都無法取勝,但印軍炮兵的確發揮出色,如果沒有炮兵,印軍步兵根本寸步難行,完全沒有勝算,整個戰役印軍集中了300門種類繁多的火炮,不到一個月打光全國所有庫存的炮彈,其中M-46式130毫米加農炮和FH-77B式155毫米榴彈炮威力十足,輕而易舉地轟塌巴軍的野戰工事,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特別是130門可以70度高仰角射擊炮擊高大山嶺的反斜面的FH-77B式155毫米榴彈炮,本來射程24公里,但高原空氣稀薄炮彈可以飛到40公里以外,雖然精度下降,但同時發射大量炮彈可以抵消這個缺點,印軍步兵變得非常依賴火炮,不過印軍步兵呆板的在炮兵轟擊後就發起正面強攻,只要巴軍士兵沒有被炮火打懵就一定能擊退印軍,印軍步兵只能靠人數先包圍巴軍陣地,再靠火力支援下取得勝利,炮兵的確是高海拔戰場上的戰爭之神。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而印度空軍更是表現平平,一開始就被巴軍用中國前衛單兵防空導彈擊落幾架,然後印度空軍戰鬥機必須在9000米以上高度飛行以躲開單兵防空導彈,但這個高度投放非制導炸彈根本炸不中地面目標,有時甚至落到山腳,缺乏準確的空中支援甚至拖了步兵的後腿,當空中出現印軍戰鬥機時,印軍步兵都不敢上山,免得印度空軍亂扔的炸彈落在自己頭上。而武裝直升機又因升限僅有5600米左右,根本飛不上去老虎嶺主峰開展對地攻擊,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第56旅旅長阿魯爾准將批評印度空軍死守安全高度,就算明知安全也不敢嘗試一下降低高度支援陸軍,只有能遠遠投激光制導炸彈的幻影2000戰鬥機取得一些戰果,摧毀了巴軍指揮所和馬特.達洛補給點,印度空軍不得不放棄支援陸軍,改去破壞巴軍的補給線,由於巴基斯坦空軍沒有介入,只是在己方控制線內飛行,印度空軍的戰機可以毫無顧慮的隨便攻擊,幾乎摧毀了巴軍全部補給線,沉重打擊了巴軍士氣,印度陸軍總參謀長馬利克認為印度空軍攻擊敵軍陣地根本沒用倒是炸山引發雪崩斷絕巴軍的補給線效果不錯。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總的來看,印度陸軍和印度空軍表現一般,6萬正規軍,150架戰機,300門重炮的絕對優勢對付一千名只有輕武器的民兵,不但戰鬥曠日持久,消耗了和敵軍損失不成正比的巨量彈藥,印軍總的傷亡人數還是敵軍的一倍,這戰鬥力也只有印度人才有臉拍了個電影自誇了,當時美國國防部長的喬治.費爾蘭德斯正在印度訪問,於是在印度軍方陪同下前往戰區觀戰,他後來認為印軍這些表現“令人無法想象”。


1999年印巴老虎嶺戰鬥過程,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假如巴軍提供兩千援軍或者不將這一千人分散在八十公里正面而是集中到圖圖嶺和老虎嶺上,並派出空軍和比印軍更強大的炮兵,這仗可能打一年也沒打完,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再打多幾天,印度炮兵就沒有餘糧了,難怪我們在邊界上只部署了3萬人來對抗二十萬印軍山地部隊,根本就是看不起印軍那十不當一的戰鬥力,不過按我軍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原則,3萬兵力已經是備多了,也算是戰術上重視敵人了,

圖圖嶺戰鬥原文鏈接圖解戰例,1999年圖圖嶺戰鬥全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