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小藍上大學的時候,無論是寫論文和應付作業,總是在最後幾個小時完成,還沾沾自喜,覺得壓力之下才有大的動力,事實上他匆忙趕出來的論文一直都停留在合格階段。

畢業之後,工作亦是如此,老闆給的任務小藍都是盯著最後的期限完成,否則自己找不到完成任務的切入口。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你有沒有同感,感覺想做一件事,卻總是往後推,總是在最後一天才完成任務。

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這種行為是懶惰引起的,如果我可以變得勤快些,就一切都會好轉,只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處在這種懶惰中,變得有過之而無不及。

直到我看到這本《拖延症》,才發現這種懶惰問題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拖延症,而擁有拖延症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1、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將當下需要做的事情習慣於推脫到明天或更久之後,屬於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拖延症有很多類型,如果總是習慣將工作一直拖到最後的狀態,就是工作型拖延症;

有人年初制定了大堆的學習目標,現在年末了才發現很多都沒有完成,這類人屬於習型拖延症;

還有一些人看起來忙忙碌碌,但做事沒有條理,因此效率也不高,這類人屬於瞎忙型拖延症;

還有一種是總是想追求完美,結果卻到截止日期還完不成任務的人,屬於完美型拖延症。

不止我們普通人有拖延症,擁有眾多頭銜的天才達﹒芬奇,他不僅僅是畫家,還擁有哲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建築工程師等稱號,他能夠在這麼多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卻也是拖延團隊的一員。

他在世時沒有發表任何一部著作,他留下的畫作不超20 幅,他在行將就木之際,還遺憾地感嘆道:“告訴我,有什麼事是做完了的?”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偉人尚且深受拖延症之苦,我們普通人在拖延症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拖延症的類型這麼多,我們要先判斷自己屬於哪種拖延症,才好對症下藥,讓自己擺脫拖延症。

2、拖延症的危害

有人覺得這麼多人都有點拖延,這也不傷大雅,沒必要上綱上線。

其實拖延症遠比我們自己想象的還要可怕,我的姑媽,一個農村婦女,因為經常幹活,身體也很壯實,幾年前兒女都有了很好的工作,她想著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一年前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偶爾會噁心一下,想著要不要去做個體檢,但又總覺得去醫院不吉利,自己身體這麼好,應該沒什麼事,於是就這麼拖著。

直到今年的七月份,她突然暈倒了,才被緊急送醫,經過檢查,發現一切都晚了,她得了食道癌,已經是晚期,最多隻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一個月之後,姑媽就走了,她才五十多歲的年紀,本該安享晚年,卻命運弄人,也許一年前她能夠去體檢,檢查出來癌症初期,說不定會是另一種結果。但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直播,沒有重排,無法倒回。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小狗錢錢》上有一個很通俗的法則為“七十二”法則,是指如果你想做的一件事,在72h內沒有開始,那麼你永遠也不會去做了。我試過這個法則,很多時候都是靈驗的,比如之前我想考取營養師的證書,準備去諮詢,結果72h過去了我還沒行動,到現在三年過去了,我也沒有營養師的證書。

拖延症,有時候會讓我們失去生命,有時候會讓我們丟掉工作,或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戒掉拖延症,才能成為新的自己。

3、有了拖延症,怎麼改善?

拖延症,讓我們很多的夢想和行動都戛然而止,改掉拖延症,從現在做起,從這幾個習慣開始,成為更好的自己。

3.1 打造強大的執行力

著名思想家歌德曾說過:“沒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試過以後才知道。”

執行力差的人,才會將事情拖延,所以克服拖延症第一步,就是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執行力,如果你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完成,我們很多時候總是將最難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後,等其它事情都做完了,再來完成才發現早已沒有時間,或者早已錯過了最佳時機。

練就強大的執行力,同樣還離不開專注,專注於自己的內在世界,摒棄外在的浮躁。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我同事小群就是一個定力很強的人,每次老闆出差,公司就像放假了一樣,玩手機的玩手機,上網打遊戲的打遊戲,只有她專心的看文獻查資料,結果整個部門只有她每個月都能研發出新產品,其他人需要兩三個月或者半年的時間才有成果,這便是專注和強大的執行力賦予的結果。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只要我們勇於開始,我們就會找到成功的路。

3.2重拾自己的目標

目標就像指引人前進的路燈,有了目標,才不會拖延。

巴菲特先生在幾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在三十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所以他在六歲的時候就有了強烈的賺錢慾望,最後他在三十歲之前就實現了百萬富翁的理想,所以目標才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我工作多年,發現以前自己只會在工作上制定目標,而生活和學習上,總是很隨意,因此每到年底總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除了工作,好像什麼也沒有成長。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今年年初,我給自己制定了讀書24本的計劃,每個月兩本書,至今已經讀完20本,今年一年讀的書加起來比之前五年都多,這便是目標的力量。

當我們在沙發上準備刷手機或看電視的時候,可以先看下自己今日的目標,如果今天還有幾頁書需要看,還有一個電話需要打,我們就需要馬上行動起來,去看書,去打電話。當所有的目標完成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拖延症早已被我們趕走。

3.3 做好時間管理,終結拖延症

永遠不要把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將時間用在刀刃上。

世界上80%的財富流向20%的人群,而80%的人卻只擁有20%的財富,這是意大利經濟學家派累託提出的 “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不僅用於財富,也用於時間管理上,我們需要將80%的時間放在創造效益的20%的工作上。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在一個寫作群裡,我認識一個大牛人物,一個月寫了180篇文章,相當於一天寫了6篇文章,每篇文章的字數在1000字以上,且文章質量很好,但即使寫這麼多文字,一點也沒耽誤他的工作,這些全是他在業餘時間寫的。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就是將零碎的時間幾乎全部用來看書,寫文,自我成長,所以做好時間管理,不僅可以治癒拖延症,還可以用來零碎的時間成就自己,也是在認識他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零碎時間可以做這麼多事情。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只有拖延時間最不費力。讓我們正視自己的拖延症,從上面幾個方面改變自己,告別拖延,成為最棒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