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偶像夠出名,那就一定代言過電動車。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必然是周杰倫,從2009年開始周杰倫就給某電動車品牌持續代言。這十多年,也是電動車行業瘋狂推行明星代言市場策略的時代,你所能想到的流量明星幾乎沒有一個不曾代言過電動車。
在品牌建設與品牌營銷中,明星代言一直都是一條捷徑。通過重金斥資大流量明星代言,能最快速度得幫企業提高公眾知名度,搶佔市場。對於不差錢的傳統電動車行業,這顯然是一條簡單粗暴、但行之有效的市場策略。
但除此以外呢?除了明星代言,大眾對於傳統電動車在性能上、安全性、已經產品功能上的認知幾乎為零。缺乏行業標準,核心競爭力,產品零創新,車型同質化嚴重,才讓傳統電動車行業除了重金找明星以外,被無他法。
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是,與電動車的明星代言費用、市場銷量增長密切相關的是,從 2013 年到 2017 年,5 年間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的道路交通事故 5.62 萬起,死亡 8431 人、受傷 6.35 萬人。
重金打造的品牌,未必能夠真的保證出行安全和產品質量。如今,這持續了10多年的行業亂相即將結束。2019年,工信部公佈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簡稱“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能等各項細節明確了指標。
新國標的頒佈,無疑電動車行業的一股颶風,天已經悄悄變了。
1. 揮別野蠻代言時代
中國的第一臺電動自行車是1995年清華大學研製的,從那以後,電動自行車行業走過了漫長的20年。但奇怪的是,這20年一直沒有和電動自行車有關的標準出臺。
然而,這又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市場。因為連接著遠距離和近距離出行的中間環節,電動自行車在2018年已經成為了全國產量排行第二的交通工具,僅次於自行車。
中國也順理成章成為了全球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其保有量已從2.5億輛增加為近3億輛,年產值超過千億元。
沒有標準,意味著沒有規則。而沒有規則,則讓電動自行車行業長期鼓吹“銷量為先”。在標準缺失的這20年,電動自行車從最初的創新交通工具,逐步向大型化、摩托化、快速化演變,超標上路、改裝超載,引發了一系列交通安全問題。
所以說,濫用明星代言只是行業表象之一,真正引發電動自行車行業走向野蠻的,在於單一的銷售模式、缺乏創新、以及不規則的市場環境。
首先,許多傳統電動車廠家還採用自己生產,找代理商開店的市場開拓模式。經銷商在區域內又零售又批發,銷量和流量思維往往貫穿其零售過程的始末。對於經銷商來說,掌握消費者喜好的優先級,往往低於賣貨。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行業本身也缺乏創新。比較典型的一次,是2016年的抄襲風波。沒有去天津參展的雅迪,依舊在現場刷出了存在感。許多品牌的展位上都出現了模仿雅迪2015年車型的高仿版,甚至還有些主打產品能夠找到幾乎完全相同的車型。
龐大的市場規模往往引發許多競爭者湧入,電動自行車行業更是紅海一片。抄襲門檻低,車型和配置無行業專利,導致山寨肆虐,劣幣驅逐良幣。
對於那些山寨者來說,複製一款成功產品往往比研發一款產品有更高的利潤,更低的成本。上行下效的銷量思維和唯利是圖,電動車自行車行業野蠻格局的出現,也不那麼讓人意外了。
產品和終端是主宰目前電動車產業的兩大命門 ,解決不了這兩點問題就勢必會阻礙中國電動車產業的高端化發展。眼下,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
2. 新國標之後,重塑城市出行格局
新國標確實來得太慢了,但也終於給行業帶來了一股春風。
新國標直接帶動了一些新人闖入市場。去年年底,小米生態鏈旗下企業九號機器人,宣佈進入兩輪電動車領域。今年一月的CES上,小牛電動車首次登上展區。
在談到入局時間,九號電動車的有關人士也證明了這一點,“新國標落地,行業洗牌,必然產生較大的跳躍機會”。目前符合新國標的產品不多,九號電動車直接以新國標標準研發製造,能夠佔領先發優勢。
相比於傳統電動車廠商,這些帶著互聯網DNA的“新人們”,正在用肉眼可見的速度改變著傳統智能出行的格局。他們不再只談銷量,而關心起了消費者體驗,構想城市出行的下一個十年。
新國標和5G環境的加持,也讓這些“新人”有更健康的發揮空間。在九號電動車的構想下,人類出行的方式會隨著未來產品、環境和智慧城市的一系列改革,向更多元的地方發展。智能、安全、便捷和精準,缺一不可。
疫情沒有阻礙“新人們”改變市場的腳步。從發佈會到現在,不到半年時間,九號電動車已經上線了兩款產品,國標電動車九號電動C系列和電動踏板摩托車九號電動E系列。
其中最為亮眼的是,這些產品不僅符合國標,並且採用了自主研發的RideyGo!智能系統,用戶只要帶著手機接近車輛就可以自動解鎖,停車後也快解鎖車。
科技給予出行的賦能也體現得更加明顯。
系統無線升級,不斷自我優化;當車輛被人移動,或者傾倒時,車主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GPS、北斗、基站的三重定位,防盜更有保障,也讓車主少了“走彎路”的時間成本。這些新功能,能夠更好地針對長期存在的用戶痛點,進行一次全面圍剿。
研發速度還是其次,眾所周知,零售的根基在於銷售網絡。一款好的產品,如果不能第一時間精準觸達消費人群,就耗損了其在研發上做爭取的時間,也讓消費者容易被其他琳瑯滿目的產品轉移注意力。
新零售模式為九號電動車建立了更全面的產品銷售網絡。除了在京東、天貓和小米有品等線上渠道以外,九號電動車也在北京、上海、江蘇等100多個城市開了199家的“5G智慧零售中心店”。線下門店的選擇主要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和城市出行的高端人群相匹配。
普遍來說,這一類的消費者對於出行質量的要求更高,也對產品的體驗要求更高,線下網絡的建立能夠精準的找到這群消費者。消費者也可以隨時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店鋪,到店裡感受九號電動車的產品體驗。
為了能夠讓服務商同時重視銷量和用戶體驗,九號電動在門店進行了智能調控手段。消費者可以通過服務體驗、態度和效果幾個維度,對門店進行打分。打分影響服務商的服務費收入,收益和消費者體驗直接掛鉤,也確保品牌能第一時間瞭解消費者的行為變化。
目前看來,“新人”們的每一步,都招招致命,直擊傳統電動車的根源問題所在,產品創新和零售創新。
電動車現存市場中,依然有60%-70% 的電動車不符合標準。新國標下達後,這些被淘汰出局的產品也會帶來巨大的市場空洞,亟待補位。用標準規範行業,帶動更有競爭力的企業入局,近幾年的電動車市場走勢也更值得期待。
3. 智能出行的下一個十年
智能出行是人類一直追求的夢想。
從100多年前,儒勒·凡爾納在《從地球到月亮》《海底兩萬裡》《未來快車》等作品中的飛行器和火箭,到剛剛上映的《黑衣人:全球追緝》(Men in Black International)中的光速列車。百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智能出行的想象。
這些想象給當下到未來,不同時代的觀眾都埋下了一個種子,一個問題“這些真的可以實現嗎?”
可以拿來回答的例子,是十年前的小米。當小米以“互聯網模式”闖入傳統手機市場,攪動格局時,沒人可以預見這家幾乎沒有線下零售網絡的公司,能夠在創辦八年內上市,一舉登上全球出貨量前五的手機產商排行榜。
歷史正在被複制。新的競爭者、新國標、新速度、新出行方式,讓電動行業揮別荒蠻時代指日可待。九號電動等科技企業的入局,帶動傳統電動車廠商一同革新競爭,也將給行業培育出更適合種子生根發芽的沃土。
智能出行也不再只是熒幕幻想。可以預見的是,智能化後的電動車更有希望實現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各方面暢想。
至於這個出行工具的最終形態到底是怎樣的,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但能夠肯定的一點是,未來出行的十年,九號電動等一眾電動車產商的帶領下,人類能夠敢於向智能出行提出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