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写了多篇商代玉器的各种特点和文化背景,也介绍了商代礼仪用玉的特点和形制,今天我们就来沟通一下商代玉器作为装饰玉的那些配饰件,主要的制作特点和鉴定的细节。

与礼器中的大型玉器不同,商代玉器中的装饰品,几乎都是小件玉料和制作大型玉器时候的边角余料再利用制作的。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这样的材质可以看出就是原有的小料制作的

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出商代对玉料的珍惜程度,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古人也会合理使用残器和边角料,所谓的俏色和巧雕都是在当时仅有的条件下,被逼出来的。

商代的装饰用玉有环、玦、璜、管、珠、镯、坠饰、串饰、扳指、笄、玉人、凤冠玉人。

而动物形装饰品却极为丰富,告诉我们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状态,也还原了一个原始茂密的生态环境。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方头卷曲的身躯也是商代龙型的一个特点

走兽类有虎、象、熊、鹿、马、牛、羊、狗等;

禽类有鸟、鹤、鹰、鹦鹉、雁、鸽、燕、鹅、鸭、鸬鹚等;

水族类有鱼、龟、蛙等;昆虫类有螳螂、蚱蜢、蝉、蚕等;神禽神兽类有龙、凤、兽面、饕餮、鱼龙、龙凤合体等。

一、商代的玉玦特点

玉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长江流域的为圆形,有一缺口,素面无纹,是一种耳饰。

东北地区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形体较大,呈团身龙状,有些缺口还没有完全锯开,因而不同于南方的玉块。

这种玉块的颈部有一穿孔,可穿系绳,是一种挂于人身的佩饰。

商代玉同红山文化玉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早期的玉龙也是从玉玦的纹饰中发展出来的

二、商代的玉璜特点

商代的玉璜在继承新石器时代玉璜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

璜的装饰式样、装饰与纹饰上出现了多样化,一些璜上饰有双线刻的装饰纹,还出现了素璜、龙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不同类型的玉璜。

目前考古确认的商代玉璜大致有几种情况:

1、素璜,无纹饰,多为1/3圆周,这些很多都由残壁改制而成的,所以璜的出现一定比壁出现的时间晚,它应该就是玉璧残破后的再加工和利用。

2、以壁、环改制的动物。在残壁上刻划出鱼或者龙凤的纹饰,作为玉璜使用。

3、带有纹饰的玉璜,素璜的两端都带有穿孔,孔径的一端较大,璜表面不平。

带有纹饰件制造得较厚,饰纹较满,璜的边缘依照动物图案带进行凸凹变化,以龙纹玉璜,依期最常见。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双鱼型的玉璜应该是从突唇壁的残件上修改制造出来的

三、商代的玉觿特点说明

玉觿是一种微曲的锥形器,最初它是随身携带,用以解结的工具,后来成为佩饰,表示成人的象征。

商代的玉觿有两种:一种为圆棒式,一端雕鸟头,下端锐而似锥;另一种为弯形, 片状,

一端尖锐,一端有孔可穿系,表面雕装饰纹样。

这类器物也可能为头饰。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玉觿的功能最后都是装饰使用

四、商代玉勒的特点和说明

商代玉勒长、短、粗、细各不相同。

多数腰部较细,两端较粗,中心有一通孔,孔由两端对钻而成,似喇叭口。

一些作品外部还饰有阴刻线或凸起的弦纹。有的玉勒表面饰有蝉纹,龙纹成其他动物纹,或是做

成动物形状。

玉勒的用途并不十分清楚。

一些小玉可能用绳穿挂作项饰,还有些可能嵌于器柄。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玉勒也是玉管

五、商代玉笄的特点和说明

玉笄呈长条状,多为平顶,素面,少数顶端雕琢鸟形或夔龙形,也有雕琢成卷云形或人形图案。

商代玉笄不乏有精细者,但多为单件。

而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一组“编珠鹰鱼饰”,由一枚雕鹰玉笄、十七条玉鱼和181颗绿松石所组成,在其中一条玉鱼上琢有“大示它”三字,具体含义和功能尚未解读出来,殷墟仅此一例。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商 .玉笄

六、商代的玉龙特点和鉴别细节分析

商代玉器中的玉龙较多,但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头顶有似未开蘑菇形角,足部近似于长方形,其上用阴刻折线勾指爪,屈肢于腹下。

从目前发现的玉龙来看,可分为弧形龙、团身龙、圆雕立体团身龙、龙形玉片等类型。

1、弧形龙的特点

弧形龙有的呈半圆形,有的超过了半圆形,又称为龙形。

其面呈略凸起的弧状。

龙的背部往往有一道由“凹”形凸齿组成的脊龙身或饰重环纹,或饰折线纹,或饰菱形纹。

纹饰皆为阴线,或用挤压法刻凸起的阴线。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弧形龙也是有玉璧改制的嫌疑

2、团身龙的特点

团身龙这类作品立体感较强,由几个折面对接而成。

龙头较大,龙身较长,呈柱状,折成钩形。

身上有阴线纹饰,但凸起装饰较少。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这样的龙纹数量较多

3、龙型玉片的特点

龙型玉片这类作品种类较多,呈片状的龙形,其上有简练的几道阴线界出肢体,体型似团身状兽,眼部呈平行四边形或环形。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身体的纹饰是四边形的纹饰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眼部是平行四边形的环形龙

好了,商代是我们从新石器时期向文明社会转折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玉器从神玉走下神坛,开始进入“王玉”的奴隶制社会。

玉器的礼仪功能被逐步减弱和缩小,而作为配饰和把玩,使用的器皿功能开始体现出来。

从商代的文化背景到玉器的使用特点,我们用了七天的文章系统的阐述了商代玉器的发展脉络。

下一堂课,我们一起进入周朝,研究和探讨西周开始的礼仪用玉制度和纹饰工艺的变化。

商代装饰玉器的鉴定要点

本文由玉见沈华独家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其中部分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来源于中国玉器全集,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