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酸棗變身脫貧致富大產業

信都區馬廠溝村的溝溝坎坎掛滿“紅瑪瑙”

小酸棗變身脫貧致富大產業

依靠酸棗產業家門口便能掙到錢

本報訊秋末,信都區獨有的“奇異果”已是漫山遍野,像一顆顆紅色的寶石鑲嵌在中太行的溝溝坎坎、山山嶺嶺。它就是“野生酸棗”。“世界酸棗看中國,中國酸棗看邢臺”的美譽,使太行山更紅,使太行山農民更富裕。

紅色是它美麗的外衣,酸酸的果肉是它的品味,棗仁是它的核心價值,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恩賜。如今,它的存在,不僅給人們帶來安神、保健等功效,還為當地百姓帶來經濟效益。

在信都區北小莊鄉馬廠溝村的山場上,一排排酸棗樹在秋風中搖曳著秀美的身姿。在結滿酸棗的樹下,脫貧戶楊會葉像呵護孩子似的小心翼翼採摘著酸棗。

“別看酸棗又小又不起眼,這可是帶動俺們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楊會葉笑著說。她原本是信都區北小莊鄉馬廠溝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有年邁老人和上學的孩子需要照顧,不能外出掙錢,一度找不到增收致富門道。

近兩年,村裡成立了鑫棗農業種植有限公司,在鄉、村扶貧幹部的幫助下,楊會葉和另外十餘名貧困戶、殘疾人被“招錄”為公司第一批工人,負責管理山場種植的棗樹,不用出村每個月就有了穩定收入。

“公司一年到頭有事幹,現在忙著收酸棗,平時主要是除草、嫁接、修剪。”楊會葉算了筆賬,每月去公司上班,工資將近2000元,自家種的酸棗年收入1萬多元,整體收入比外出打工掙得還多。最關鍵的是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

隨著一項項扶貧幫扶政策實施,楊會葉和村裡十餘戶貧困戶家庭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增收致富渠道也越來越寬。

小小酸棗助全村村民脫貧致富

馬廠溝村貧困戶家庭生活的脫貧致富,離不開當地持續發展壯大的酸棗產業。

走進鑫棗農業種植公司,荒崗坡地、道路兩旁,有空隙的地方都種著酸棗樹。紅瑪瑙似的酸棗一串串、一簇簇掛滿枝頭。

“北小莊鄉位於信都區淺山丘陵區。這一帶氣候乾旱、土質瘠薄,荒山上種作物幾乎是‘靠天收’。唯獨野生酸棗遍地都是,可多年前大家夥兒意識不到,一些棗樹都被人為破壞了。”鑫棗農業種植公司負責人霍保林說。看到這一狀況,霍保林將資源進行整合,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帶頭成立了鑫棗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請一些貧困村民幫忙管理種植,並發展成酸棗樹苗基地,為各公司提供樹苗,同時還能滿足有需求的農戶栽種。

在政府的引導下,如今的馬廠溝村家家戶戶有酸棗樹,每年銷售酸棗人均收入6000多元。嚐到了酸棗樹帶來的甜頭,村民們像對待寶貝一樣保護著每一棵酸棗樹,再小的苗也沒人破壞。在這裡,越來越多荒山禿嶺結滿了百姓增收的致富果。(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趙昊

通訊員 王聚芬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