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敗論英雄

不以成敗論英雄

這段時間由於各大聯賽停擺,抽空看了一本書的解讀,書名就叫《對賭:信息不足時如何做出高明決策》。這本書的作者叫安妮·杜克,她的專業是認知心理學,同時她還有一個更引人注目的身份——美國職業撲克選手,她有20年的職業撲克比賽經驗,並且獲得的獎金已經超過了400萬美金。


我想通過我從這本書中所學到的內容來談一談,關於菠菜的“賭博思維”,希望能對仍處於迷茫中無法上岸的老哥有所幫助,一起讓知識成為力量。


不以成敗論英雄


我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因為各大聯賽停擺,今天的比賽只剩下不知名的野雞賽事,但你手癢癢,隨便串了個八串一,結果還真讓你給蒙對了,投注100塊中了1w2。


你覺得這件事,是因為你的運氣好?還是因為你本人比較牛逼?


這個問題看似很可笑,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要是真發生了這種事,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因為自己牛逼,而不是因為運氣好。


18年的世界盃,幾個朋友建的群裡有一個哥們兒,跟著我買了一場哥倫比亞對陣日本的比賽,當時買的哥倫比亞,結果哥倫比亞開場就拿到紅牌,黑了,然後他自己憑感覺買了個4串1贏了8000,具體哪幾場我忘了,但首先我要說,這件事的前提是“全憑運氣”,因為這個哥們那一天是第一次玩足彩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次接觸足球,只因為跟我買的那場黑了,所以他想買個串贏回來,我評價他這是一種愚蠢的賭博行為,最後這哥們中了,這就證明我的評價錯了嗎?


我的評價標準是——全交給運氣的菠菜就是愚蠢的,按照我這個標準,儘管他蒙中了,這個行為也依然是愚蠢的。


後面呢這個哥們開始在平臺上跟單,有一次吧,恰好碰上跟的大神開啟連紅,連紅了差不多半個月,最後我那個朋友卻跑過來跟我說贏的錢全沒了,我當時就納悶了,推手明明連紅了半個多月,就算是均注也淨賺了十幾手了,後面一問才知道,原來在連紅中斷的那場比賽,他把之前贏的所有錢都投在了這一場,原本想著推手連紅貪一次大的,卻沒想到失了手。


看完上面這兩件事,我們思考一下,倘若那一場比賽大神的推薦是對的,我朋友的做法就牛逼了嗎?並不然。


但比較有趣的是,倘若他們輸了錢,只會更偏向於是推手的責任;如果他們贏了,則認為是自己的跟單方式很牛逼。


這叫自利性偏差。


不以成敗論英雄

自利性偏差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戴夫·巴里說過一句話,翻譯過來大概是這麼個意思:無論你年齡多大、身份的高低、信仰有何不同,但有一件東西是所有人都一樣的,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很堅定的認為,我們比其他普通人要牛逼。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好比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把失敗歸咎於外界因素一樣,說白了就一句話:出了事責任都是別人的,成了事那是因為自己有本事。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平臺的大神推薦中,因為每個大神的分析思路都或多或少會有不同,所以同一場比賽的兩個賽果都可能會有大神分析推薦,但作為跟單的你,有時候上下盤兩個推薦的分析你都覺得很有道理,這時候你就會跟著感覺來,覺得哪個跟你“同路”,你就上哪個。


——要是紅了呢,你會覺得是你有眼光,這大神還是有點水平;

——要是黑了,呸,這黑逼,害我也黑了。


當然我不是針對誰,因為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但對於想通過菠菜實現長遠盈利的你來說,倘若你不脫離這個偏見,就很難實現。


在“自利性偏差”的影響下,你無法有效進行復盤,或者說你的“覆盤”純粹是在YY。


菠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擁有一個足夠客觀的角度進行邏輯分析,倘若判斷錯了賽果便直接歸為外界的原因,那你何時才能夠認識並改正自身的錯誤?


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這會使你養成脫離系統的思維習慣。


在平臺大神的推薦下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老哥錯過了比賽時間,此時比賽已經產生了進球,但不死心的老哥仍然會問“進球了還能上嗎?”。


我們知道,在產生進球后,場上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我記得當時大神的推薦是客隊受半球,賽果是平局就全贏;但此時客隊已經發生了進球,倘若在0:1的比分投注的話,即使賽果是平局也會輸。


即使最後的賽果是客勝,那位老哥選擇硬上的做法就正確了嗎?在我看來,這種行為其實是在“博運氣”。


把決策和結果分開


做出一個正確的決策,並不是說一定會有正反饋,更別說迅速得到正反饋——雖然你的決策可能是對的。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好的決策應該有好的結果,壞的決策才會遇到壞的結果。


這就造成我們在處理各種大小事務時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如果結果不好,那一定是最初的決策有問題。


在《對賭》這本書中,作者把這種情況稱為“結果論”。


不以成敗論英雄


用結果的好壞去反推判斷的正確與否,這種思維模式其實已經陷入結果論的誤區:只要結果錯了,決策也就錯了。


這就好比你在平臺跟單一樣,因為錯過了時間,比賽已經產生了進球而沒有按計劃進行投注,卻因此而錯過上面那場紅單,便認為是最初的決策有問題,於是你改動了決策系統。這就是結果論,你其實相當於沒系統。


想要走出這個誤區,你必須得區分什麼叫運氣不好,什麼叫決策錯誤。當你選擇放棄那場比賽時,你的決策是正確的,錯過了紅單隻不過是因為運氣不好;當你選擇跟上那場比賽,你的決策其實是錯誤的,即使僥倖取得紅單也僅僅是因為你的運氣好。但我們要的僅僅是這一場比賽的輸贏嗎?


為什麼我要以“不以成敗論英雄”作為文章的標題,並不是說我們不要成功,而是說我們不要通過某一場的輸贏來下定論,我們要的是一個大概率能使你盈利的科學決策系統,來實現長久的盈利,而不是具體某一場的輸贏。


好了,話不多說,希望各位老哥在比賽比較少的日子裡能好好思考一下,在這個圈子裡摸滾打爬了這麼久,你是否曾實現過盈利?或者說,你現在還是盈利的狀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