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022:“四大”和“五常”,居然有這麼多說法?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鴞胖說千字文》,我是鴞胖。今天是除夕,咱們馬上就迎來新的一年了,相信您也準備好闔家團聚的歡樂以及豐盛的年夜飯了。對於鴞胖來說,今天雖然是除夕,但也是週五,按照慣例,節目還是得給您奉上。因為鴞胖的宗旨就是,地球不爆炸,鴞胖不放假。當然我已經預想到這一期收聽的朋友們可能不會很多,所以如果收聽到本期節目的朋友,還請您給點個贊,支持一下我這個賣力氣的主播,謝謝您嘞!

閒言少敘,咱們迴歸正題。上一期鴞胖給您講了古人的身體觀,講了身體上刑罰的起源,是因為愛。如果沒有印象的聽眾,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溫習一下。今天咱們順著往下講,要講講“四大”、“五常”了。“四大”、“五常”概括起來可能簡單,但這裡面卻體現出古人如何認識世界以及如何認識自己。

首先,咱們先來聊聊“四大”。一提起“四大”,您會想到什麼?有人會想到四大名著,有人會想到四大國有銀行,相信有些人也和鴞胖一樣,想到的是“四大美女”。但《千字文》中的“四大”,指的是人們認識的物質世界。而且對“四大”的概括,不同的思想解釋的內涵是不一樣的,鴞胖主要來介紹一下儒釋道三家的解讀。

首先,咱們先說說道家的“四大”。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寫道:“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可能有些朋友背過《道德經》,說鴞胖我講的不對,《道德經》裡寫的是“人亦大”。這其實是版本的不同。您看到的,是現在市面上通行版的《道德經》,鴞胖所提的,是出土的簡帛版本的。其實不管是王,還是人,老子認為世界主要是由道、天、地、人組成。而且老子還做了一件比較偉大的事情,就是第一次把人與天、地、道相提並論。人既然是獨立的個體了,就有明確的自主意識了,也就會有改造社會的可能,所以才會有後來荀子所提的

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千字文》022:“四大”和“五常”,居然有這麼多說法?

出土《老子》圖

接下來,咱們說說儒家的“四大”。這您可能聽的陌生一點。這個四大的來源,出自一位西晉的官員,名叫王豹。他在給齊王司馬冏上書諫言時,曾這樣寫道:“明公挾大功,抱大名,懷大德,執大權,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這裡面的功、名、德、權,其實都不難理解。您都知道,儒家很強調培養君子。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要為“萬世開太平”。王豹也是這樣的人,只不過這份諫言,為他招徠了殺身之禍,也不知道在得知死訊的一刻,王豹是否後悔稱司馬冏為明公。

最後,咱們來聊聊佛家的“四大”。這個四大,您多少應該聽過一個詞,叫“四大皆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四十二章經》中:“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 那麼佛教所言的“四大”,指的是什麼呢?《佛教大詞典》中,這樣說道:“佛教主張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水、火、風之四大和合而成。”這裡面其實暗含了佛家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那麼,身體如何與地、水、火、風相對應呢?《圓覺經》中,這樣寫道:

“地大,地以堅礙為性,如人身中之發毛、爪齒、皮肉、筋骨等均屬之;水大,水以潤溼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膿血、津液、痰淚、大小便等均屬之;火大,火以燥熱為性,如人身中之暖氣屬之;風大,風以動轉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動轉屬之。”也就是說,地對應身體上的發毛、皮肉、筋骨等;水對應身體上的血液、津液等;火對應身體中的暖氣;風對應呼吸。

《千字文》022:“四大”和“五常”,居然有這麼多說法?

《四十二章經》圖

那麼,《千字文》中的“四大”,指的是儒釋道中的哪一種呢?鴞胖覺得,是佛教的四大。因為在周興嗣生活的時期,佛教盛行,而且他還趕上一個崇尚佛教的梁武帝,所以他受到佛教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採用佛教的思想,也極有可能。

說完了“四大”,咱們再說說“五常”。這裡的五常,雖然不是維護世界秩序的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但卻是維護中國人精神秩序的思想觀念。

關於“五常”,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指五種倫理道德。《尚書》當中,這樣寫道:“今商王受,狎侮五常。”這是武王伐紂的時候,列舉的紂王失德的原因。孔穎達在作注的時候,這樣解釋:“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第二種說法,是指五行。《禮記》當中,這樣寫道:“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 鄭玄在作注時,就認為五常,指的是五行。第三種,就是咱們熟知的仁義禮智信。

那麼,在《千字文》當中,這個五常指的是什麼呢?鴞胖覺得,應該是第三種。因為在周興嗣所處的時代,仁義禮智信所代表的五常,已經相當普及了。因為古人早已注意到,社會秩序的穩定,不僅需要法律的準繩,還需要道德的約束。漢宣帝劉詢在教訓太子劉奭,也就是未來的漢元帝時,這樣說過:“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這其實就充分說明,漢代統治者已經自覺地把儒法相結合了。這種結合模式,逐漸衍生出後世實行國家政策的指導思想,叫做外儒內法。所以把它寫進《千字文》,是極有可能的。

《千字文》022:“四大”和“五常”,居然有這麼多說法?

漢元帝圖

“四大”和“五常”的解釋雖然莫衷一是,但都是人們對於世界和自我認知的體現。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認知的出現,才有了咱們現在豐富多元的世界,您說對嗎?

好,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歡迎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