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八種常見個人業務涉稅風險與處理技巧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常常會同個人發生相關業務,這部分業務主要涉及到增值稅與個人所得稅兩個方面的風險,我在下面列出八種常見個人相關業務

一、個人將寫字樓租給公司使用

——個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應按照收取租金一次性繳納增值稅5%,但根據增值稅優惠政策,可以將租金分攤到每個月,只要每個月未超過10萬元(不含稅)租金,可以免徵增值稅,但依然需要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免稅發票給企業入賬。

——個人需要繳納房產稅,由於是商業,沒有任何優惠,需要按照房租12%繳納。

——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作為租賃收入,可以扣除20%費用,再扣除每月800元修繕費用後作為應納稅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企業而言,最大的風險是拿不到發票的風險,以及代扣代繳個稅風險。

企業八種常見個人業務涉稅風險與處理技巧


二、個人從公司承包零星工程(建築工程)

——個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3%繳納增值稅,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每月10萬以內的免徵增值稅政策。

——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裡存在巨大爭議,應該按照勞務報酬還是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國稅發〔1996〕127號文件,應計入經營所得繳納個稅,實務中個人代開發票時多采用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1%或1.5%。關於這個爭議,有興趣的可以回顧我的文章《個稅的勞務報酬與經營所得究竟如何區分?》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發票的代開與取得,由於不屬於勞務報酬,不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企業八種常見個人業務涉稅風險與處理技巧


三、個人為公司提供融資服務收取中介費

——個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3%繳納增值稅,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每月10萬以內的免徵增值稅政策。

——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典型的勞務報酬,企業在支付時應按次預扣個稅(預扣率20%—40%),個人應在次年對於全年綜合所得進行彙算清繳。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發票的代開與取得,屬於勞務報酬,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四、個人為公司提供諮詢服務

——個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3%繳納增值稅,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每月10萬以內的免徵增值稅政策。

——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典型的勞務報酬,企業在支付時應按次預扣個稅(預扣率20%—40%),個人應在次年對於全年綜合所得進行彙算清繳。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發票的代開與取得,屬於勞務報酬,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企業八種常見個人業務涉稅風險與處理技巧


五、個人將資金借給公司收取利息

——個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3%繳納增值稅,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每月10萬以內的免徵增值稅政策。

——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利息收入,企業在支付時應代扣代繳20%個人所得稅。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發票的代開與取得,屬於個人利息收入,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當然,利率如果高於金融機構同期同類借款利率,所得稅前不得扣除高出部分。


企業八種常見個人業務涉稅風險與處理技巧

六、公司年會向個人發放禮品

——企業屬於無償贈送,增值稅應視同銷售,但通常只需要申報繳納,不需要開票。

——個人未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不需要個人繳納增值稅。

——屬於無償贈送,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典型的偶然所得,企業在支付時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增值稅視同銷售,屬於個人偶然所得,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七、公司論證會向專家發放禮品

——企業屬於無償贈送,增值稅應視同銷售,但通常只需要申報繳納,不需要開票。

——個人未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不需要個人繳納增值稅。

——屬於無償贈送,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典型的偶然所得,企業在支付時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增值稅視同銷售,屬於個人偶然所得,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企業八種常見個人業務涉稅風險與處理技巧


八、公司舉辦促銷活動買A產品送B產品

——企業不屬於無償贈送,屬於捆綁銷售(又稱組合銷售),增值稅不需要視同銷售,但前提是分開開具發票或者贈送作為折扣行為開在同一張發票。細節問題可參考我的文章《銷售中的贈送行為究竟要不要視同銷售》。

——個人未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不需要個人繳納增值稅。

——不屬於無償贈送,個人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在支付時也無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

——對企業而言,風險是增值稅視同銷售,必須要將合同、發票問題預先設計,否則將出現視同銷售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