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羅永浩敗了的人,你見過日銷售額超1.8億元的大敗局嗎(7364)

2020年4月1日晚,中國電商史出現了魔幻的一幕,中國“初代網紅”羅永浩在抖音第一次直播,3個小時,整體成交1.8億元,無論放在哪裡,都毫無疑問是成功的。羅老師造手機欠的債,終於看到還錢的希望了!

說羅永浩敗了的人,你見過日銷售額超1.8億元的大敗局嗎(7364)

不過,羅永浩這邊兒搞直播賺錢,另一邊卻不斷的有人在喊,“羅永浩敗了”!他們的理由是,“偶像跌落神壇,為了賺錢無限卑微,失望,看不起”。不排除有很多人是酸葡萄心理,但也有不少人是真這麼想的,他們覺得羅永浩作為曾經的理想主義代言人,去直播賺的是髒錢,是麼?

這其實屬於抬槓,做直播賺錢不違法,跟其它所有合法工作賺錢沒有區別,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他們之所以覺得“髒”,是因為他們希望人人都能成為喬布斯,每年在聚光燈下開場發佈會,就能帶貨幾十上百億。問題是,這種“乾淨”的帶貨方式,適合所有人嗎?穿得光鮮亮麗食不果腹肯定不能算成功,開一個街邊店日進斗金當然也不是失敗。

羅永浩是一個絕對外向型性格的人,特別符合《易經》賁卦的本意,很擅長用絢爛的文飾來裝飾樸素的本體。因此從他站在講臺上的時候開始,對於如何把觀眾的目光聚焦於自己身上駕輕就熟,用網絡語言來描述,他這叫自帶流量。

不過,賁卦終究要飾外揚質。每一個站在聚光燈下的人都應當領悟,一切文飾都是“虛”,惟有重實質,有內涵的樸實面目,才是文飾的極致。講課羅永浩做的好,是因為他肚子裡有真東西,賣手機羅永浩搞砸了,是因為他真的不懂如何造手機。兜兜轉轉,他可能是頓悟了,也可能是被迫的,反正是用直播的方式回到了講臺上,只做好自己會做的事,其實就足夠了。

羅永浩現在的狀態大概是賁卦六四爻的樣子,“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他已經擺脫了過分注重文飾的下離狀態,即將跨過互坎的挫折,堅持向前,必有所獲。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少,這種幡然醒悟往往都要人過中年,經歷一番挫折,但這種中年人的爆發,其實是不可阻擋的。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菊花詩殺氣十足,是唐末一個普通書生黃巢屢試不第後寫的。黃巢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他善於劍術,據說馬術和箭法也不錯,小時候就有詩才,五歲時便可對詩。估計黃巢對自己的詩才很自負,因此對走科舉仕途抱有很大期待。不斷的挫折終於讓他認清了現實,《不第後賦菊》明確的告訴大家,自己要回歸“

賁如皤如”的狀態了,但還會做出成績讓世人刮目相看的。他確實回到了販賣私鹽的祖業上,只不過再次回到長安的方式太過殘忍,造成了一幕人間慘劇,已經不再能保持“白馬翰如”的瀟灑。

當然,大部分返璞歸真的往事沒有這麼極端,更多的是能讓局中人從紛繁塵世中跳出來,享受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趣。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陶淵明曾祖或為陶侃,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後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但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此時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

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於武昌,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此時的陶淵明,政治態度明確,思想也成熟。年輕時陶淵明退隱躬耕只是希望做一箇中小地主不受官場束縛,此時卻是勞力出的更多,也更接近於一般農民的生活。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文,如《歸園田居》五首、《雜詩》十二首都是此時的代表作。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濟聽聞淵明之名,去看望他,贈以粱肉,並勸他出仕,陶淵明拒絕了他,所贈粱肉也沒有收下。同年,陶淵明卒於潯陽。他去世以後,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

同樣的詠菊,不同的結果,是因為黃巢和陶淵明的本質是不同的,拋開之前追求的文飾後,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成就”。

羅永浩其實也處在這樣一個微妙的時期,他應該已經發現只有做回自己最擅長的、最感興趣的才有可能取得真正成功。所以,放下本不是自己所長的“互聯網+”創業,以直播的方式回到三尺講臺,正是邁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何敗之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