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的消息傳來。一時間,幾代人的記憶噴湧而出,伴隨著這個熟悉的名字,陷入了懷念與追思。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葉永烈(1940-2020) 視覺中國 供圖


《十萬個為什麼》,陪伴了幾代人童年的科普書籍。從1961年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六版,累計發行超過1億冊。


每一版中,葉永烈都是創作量最多的作者。


《小靈通漫遊未來》,改革開放後第一部出版的科幻小說,裡面的奇思妙想甚至微妙影響了一代讀者對自己未來職業的“設計思路”。


20年後“小靈通”這三個字重現江湖,成為一項熱門通信技術的名字。他又被人親切地稱為“小靈通的爸爸”。


葉永烈,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乍一聽有點陌生,但細細回想,他一直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5月16日,記者聯繫上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編輯部主任岑建強。他說,葉永烈參與了每個版本的編寫;而且統計下來,從第一版到第六版,每一版中他都是創作量最多的作者。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會找上一個化學系學生?


曹燕芳是負責第一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冊的編輯。當時,她物色了不少撰寫者,包括有上海的大、中學校的老師,但她總覺得寫得太像教科書。這時她想起一位叫葉永烈的年輕人,之前有一本科普小書《碳的一家》,正是由她編輯的。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於是,她聯繫上葉永烈,寄過去一些“為什麼”的標題。葉永烈果然不負厚望,寫得非常活潑。於是,他開始五篇十篇地寫。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


岑建強說,曹老師選中葉永烈,一是他能深入淺出,把答案講得很易懂,二是文筆非常好,讓編輯非常放心。好到什麼程度?岑建強說:“他通篇稿子裡,讀下來都是亮點,無懈可擊,簡直連標點符號也沒有錯誤。”


之後,葉永烈還參與了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等分冊的編寫。5冊全部完成時,971篇《十萬個為什麼》326篇是他寫的,超過三分之一。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在岑建強的的記憶裡,葉永烈對曹燕芳非常感激,“葉老師把她視為引路人”,也一直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保持著聯繫。


2010年前後,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出版計劃提上日程,岑建強把70歲的葉永烈請來參加座談會。“本來想讓作為前輩的葉老師傳授一些經驗,沒想到他還認真做起了筆記!”岑建強覺得,論經驗可能他是最深的,但他這樣謙虛,是一個怎麼誇都不為過的人。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2013年葉永烈在南京籤售新版《十萬個為什麼》。視覺中國 供圖


1961年,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出版,這套書還成為葉永烈和妻子半個多世紀愛情的美好起點。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多年以後,葉永烈在回憶錄《雙人傘》裡回憶了這段。


1962年,葉永烈暑假回溫州老家。表姐沈佩瑜是溫州一中的化學老師,替表弟著急,就介紹了自己教過的一個學生楊蕙芬。


楊蕙芬的記憶裡,沈老師開門見山就說是來幫她介紹對象的,說自己的表弟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還是北大畢業的。她給了沈老師自己的一張照片。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楊惠芬年輕時


葉永烈第一次見面,就是帶著《十萬個為什麼》去的。


這套書讓楊蕙芬和楊母非常喜歡。“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看完之後,楊母再不做菠菜燒豆腐這道菜了,因為葉永烈的書裡說了,兩樣一起燒,會生成草酸鈣,對人體不利。而且,她逢人就說這道菜不利健康。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葉永烈年輕時


1963年8月25日,兩人結婚了。岑建強說,葉永烈和楊蕙芬給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伉儷情深。他們直到晚年,不管去哪出差,都一起去;走路都是手挽手。“葉老師去世對楊老師打擊很大。”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兩人結婚照


1978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小靈通漫遊未來》。小說中,主角“小靈通”是一位聰明可愛的小記者,他漫遊去了未來世界,經歷了各種神奇的見聞。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小說首次印刷就達300萬冊,“小靈通”成為70後、80後永遠的童年回憶,而這一代人也成為20年後“小靈通”的第一代用戶。


1998年1月,浙江省餘杭電信局正式開通了“小靈通”業務——它看上去就像一個手機,用的卻是固定電話的網絡,所以話費很划算。


為什麼會起“小靈通”的名字?讓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小說裡的情節——


“小虎子,你們該下來吃早飯啦。”這時,忽然響起了爺爺的聲音。


我前後左右找了一通,卻沒看見爺爺。


“找爺爺嗎?他在我的口袋裡喊呢!”小虎子一邊笑著說,一邊從褲子袋裡掏出一個小盒子似的東西。


這是一個塑料做的盒子,盒子上有一塊火柴盒那麼大小的熒光屏。我從熒光屏上看到爺爺一邊在看報,一邊在講話呢。


原來,這是一個微型的半導體電視電話機,使人既能聽到對方的講話,還能看到講話人的動態、表情。


聽說,取名“小靈通”是有人從《小靈通漫遊未來》中得到啟示,而提出這個建議的正是葉永烈的長子葉舟。葉舟1996年進入UT斯達康公司工作,曾負責臺灣地區的業務。葉永烈的另一個兒子葉丹,也曾在UT斯達康公司工作。


葉永烈曾在博文中回憶過:我接到UT斯達康的電話,說了聲“ok”,當時,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聲“ok”,後來演變成一億小靈通用戶。


這就樣,小靈通從杭州開始,迅速在全國走紅。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原杭州電信營業部的前臺科長張可可,至今對小靈通當年的紅火印象深刻。杭州市的第一個小靈通,當年就是從張可可手上賣出去的。


2000年,杭州電信搬到慶春路一號的電信大樓,杭州市的第一批小靈通就是在這裡開售的。


那批小靈通很時髦,細細長長的,比遙控器短一些,有好幾個顏色,白色、粉紅的、淺灰的都有,而且特別輕便,“只有4兩重”,定價是940元。“反響很好,市民是排隊來買的。我們的宣傳語用的都是‘小靈通’。這種新式電話還沒有開售,已經有比較大的知曉度。”


半年以後,國產小靈通也上市了。當時一個身份證只可以買一個小靈通。


然而,2008年之後,各大運營商手機資費不斷下調,小靈通的競爭力大幅下降,用戶數明顯下滑。


2009年,葉永烈從報紙上得知,“小靈通”手機即將退市,於是在個人博客上發文《我為“小靈通”退市而惋惜》,表示為小靈通曾經有過的輝煌而自豪,“有興就有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有人曾問葉永烈:“有50多家公司註冊使用小靈通,幾千萬用戶都在使用您筆下的人物名稱,您一定拿了不少錢吧?”


葉永烈的回答是:“作為一名作家,儘管我沒有拿到一分錢,但是我筆下的人物成為一個著名品牌,為千千萬萬用戶所接受,我感到非常高興。我不在乎有無千萬資產,卻在乎是否擁有千萬讀者。”


八十春秋一晃而過,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葉永烈為讀者奉上了無數美好的文字。而留給家鄉的,是一個閃光的名字。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葉永烈一週歲時


葉永烈每年都和夫人一起回溫州樂清掃墓。2018年4月,他應邀回老家樂清,上午在樂清圖書館做報告,下午在樂清桃源書院聊了兩個多小時,談古論今,毫無倦意。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2011年3月5日,葉永烈回到家鄉開講座,傳授寫作要訣。視覺中國 供圖


“他記性太好了,腦子就像一臺計算機,把所有的作品、素材、經歷按照一定的程序分門別類儲藏著,隨時提取。”這是很多接觸過葉永烈的記者的感受。


那次兩天一夜的樂清日報記者王常權也這麼認為,當然作為溫州老鄉,他看到的更多——


他是一位典型的溫州人。那一代聰明人的優點,在他的身上得以集中體現,勤奮、務實、靈活、低調。


更多內容請戳:人文讀本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趕緊來訂一份可以拿在手上

細細閱讀的錢江晚報吧,

戳這裡訂閱:《錢江晚報》在線訂閱

幾乎每戶杭州人家用過的小靈通,就出自他的科幻小說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 宋浩 章咪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