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金勝村,那些畫面已成為回憶

時過境遷,金生村口那些飽經風霜的碑刻和爬滿青苔的老牆,依然念念不忘地絮叨著往昔的故事。每逢佳節,金勝村鄉親們必要緬懷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獻身的週三貨、劉有福等6位先烈;鄉親們還時常提及在烽火連天歲月裡參軍入伍的翟二禿等16位戰士;進入和平年代,村裡有60多位有知識、有抱負的熱血青年奔赴了祖國各地,有的擔任瞭解放軍軍事院校校長、聯合國駐外官員,有的進入政府機關提拔為廳長、處長,有的成為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廠長、教授、翻譯、醫生等等。所有走出去的人都帶著這方土地的秉性,都在不同的領域散發著讓鄉親們引以為榮的光和熱。

昔日的金勝村,那些畫面已成為回憶

放眼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晉陽湖,村民們談及“湖水漣漪清如許,禾稻綠映魚米鄉”的俊美之際,念念不忘湖水下曾經草長鶯飛的六百畝灘地和在這方土地上辛勤付出的點點滴滴。

昔日的金勝村,那些畫面已成為回憶

儘管城中村不斷的發展、擴張、繁榮興旺為眾人帶來了諸多實惠,但上了年紀的村民依然懷舊,懷念那經營了近半個世紀的、省內外名列前茅的奶牛廠,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2004年,多少次日出日落,多少度春華秋實,那青蔥的草地、成群的奶牛和香噴噴的乳汁,包括奔流不息的汾河、波光粼粼的湖水,都目睹了金勝人創業的艱辛與無畏,拓展的敏銳與智慧,都記住了幾代人的拼搏與操持,幾代人的汗珠與心血。回眸那激情四射的歲月,包括有村民賴以生存的支柱產業金勝卸煤隊、有千餘年曆史傳承的蘆葦編織業、有從馬車發展到汽車的集體運輸業,還有紙箱廠、縫紉廠、鐵器廠、磚廠、冰糕廠、電磨房、修車鋪及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眾多個體經營戶,它們或逐漸消失,或悄聲變化,或日趨壯大,均承載著久違的歡欣,承載著無限鄉愁,承載著抹不去的田園牧歌和由貧窮到富裕歷史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