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靈川:親戚合夥搞養殖無果,一畝地漫天要價30萬,20多年矛盾不斷升級,司法調解化民憂

靈川鎮司法所2019年接到一起合夥養殖糾紛申請。經初步瞭解,這起糾紛時間跨度大,材料取證相對難,但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態度,毅然接下這起糾紛的調解申請。

這起糾紛開始於1997年2月,當事人劉旺妹與劉長弟(親戚關係),合夥在靈川鎮禾家鋪購買一畝土地用來做養殖。在整個籌建和建設養殖場過程中,雙方產生了很多矛盾,導致雙方無法繼續合作。養殖場還沒開始養殖,雙方糾紛就發生了,而後的日子裡面,雙方從本來的親戚關係,越發轉變成仇人關係,矛盾在隨著時間不斷升級。當時因雙方不屬於靈川鎮村民,矛盾的調解主要由靈川縣城南社區負責,他們也嘗試過通過司法程序解決,但都沒能夠解決這起糾紛。從1997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事情越來越難,當雙方都有絕望念想時,聽聞今年靈川縣社區全部歸為靈川鎮政府領導管理,又有了向鎮政府尋求幫助的希望。

廣西靈川:親戚合夥搞養殖無果,一畝地漫天要價30萬,20多年矛盾不斷升級,司法調解化民憂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靈川鎮司法所在2019年接到這起糾紛案子,宋平所長非常重視,親自分別接待詢問了雙方當事人,並讓雙方提供各自材料。經過座談,雙方都表示出調解的意願,而且都對這事感覺太累心,不想下一代因為這個事情再糾纏下去了。現在劉旺妹是想單獨經營的,也願意補償一些錢給劉長弟,但補償金額問題達不成共識。司法所調解小組,多次約雙方做思想工作,也結合當時土地承包經營價值,希望兩名當事人能夠各讓一步,讓事情好好的得到解決。但雙方積怨過深,對這塊地的市場價值爭吵不下,並多次揚言要暴力解決。司法所調解小組並沒有放棄,先苦口婆心的做著普法宣傳,而後細心的尋求突破點。在一次次不歡而散的調解中,發現雙方家庭年輕人還是比較明事理,調解小組以此做為突破點,逐步穩控住雙方家庭各自的情緒,直到能夠非常冷靜理智的協商補償金額。

調解過程是漫長的,無數次爭吵,無數次無果的勸說,終於在2020年10月14日達成了共識。由最開始的30萬漫天要價,到最終8萬元的補償方案,長達二十多年的糾紛終於化解了。在司法所調解小組的見證下,簽署了調解協議書,劉旺妹一方當場把補償款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給付劉長弟。

供稿:靈川縣靈川鎮司法所 秦宇

編輯:桂法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