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居民小區外的道路像“瓶頸”,一段特別窄,一段特別寬,門前這一段不光窄,還沒有路燈,還有圍擋佔著人行道,小區居民一到門口這段路就得人車混行。居民說,“多奇葩的一個地方!” 還不止於此。小區居民想求解,才發現這條路和這個小區分屬不同的區,誰來解決變成了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道理。那麼,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家住豐臺區大紅門錦苑小區的聽眾鄭女士向“問北京”反映,小區東門外一段70米左右的道路上設置了藍色圍擋,圍擋佔用了本來道路上人行步道的地方,導致行人、非機動車混行,日常出入非常不安全。


小區門外豎起圍擋

10月18號上午,記者來到了大紅門錦苑小區東門,鄭女士告訴記者,東門外的圍擋是去年設的,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拆。

鄭女士:我們大概是2015年入住小區的,圈起來這裡邊原來都是一片荒地,他把這荒地給綠化了以後,(就是說)他要做綠化的時候才圈的這兩邊圍欄。你也看到了,反正裡面雜草叢生。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小區東門外的圍擋/張鈺攝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大紅門錦苑小區位置/百度地圖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圍擋內雜草叢生/張鈺攝


人行道被佔,人車混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東門內的道路分為正規的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步道,但是東門外的人行步道卻正好被圍欄整個圈了起來。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圍擋佔用了部分人行步道/張鈺攝

鄭女士說,因為人行步道被佔,現在行人和非機動車混行,甚至會走到機動車道上,出入非常的不安全。

鄭女士:電動車和行人都在這條路上走,特別的不安全。而且他這原來就是老亂停車,你進出的時候,早晨都堵在那路口根本出不去。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混行/張鈺攝


沒有路燈,漆黑一片

除了人行步道被佔之外,鄭女士說,東門外這段70米左右的馬路兩旁也沒有安裝路燈,晚上這段路特別黑。

鄭女士:就這一段沒有路燈,從那個(丁字路)口到這個(東門)口沒有路燈,小區裡邊都有路燈。晚上這可黑了,那見亮光就只能是說過來的車用車燈點亮,多奇葩的一個地方,就這一段是黑暗的。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夜晚道路一片漆黑/受訪者供


居民:望拆除圍擋,保障安全

記者在現場發現,鄭女士反映的這條東西向道路其實很長,有1000米左右,整條路其實可以分為三段,小區東門往西的最西側路段看上去是小區內部路,小區東門往東到一個丁字路口是鄭女士反映的問題路段,而從丁字路口再往東一直到德賢路輔路的最東側路段,不僅道路比較西側路段寬,而且路邊也都安裝了路燈。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標紅的路段為鄭女士反映的70米左右問題路段,標藍的路段為最東側4車道路段/高德地圖


鄭女士告訴記者,最東側的路段是在2017年修建世界之花假日廣場的時候修建的。

鄭女士:我們這個小區是先建的,那個建築物是後建的,這個建築體呢它是2017年底建成的。其實我們這個小區這門一直就有,建了小區這門就有,前面路就是特別窄的,沒有車道,等於這個建築體完工以後,鋪設的這條(最東側)道路,才把這個道路拓寬了。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丁字路口東側為4車道,西側為2車道/張鈺攝

北京豐臺區一條路跨著兩個區,那邊寬這邊窄……

最東段道路為4車道/張鈺攝

鄭女士說,既然是同一條道路,她們當然希望能夠把西側的這段道路也同樣拓寬,但即使不能擴寬,最起碼也應該儘快把圍擋拆除,保證行人出行安全。

鄭女士:我們也沒想著說讓他把這條路跟那邊調直了,這不可能他當時建路的時候就建成了這種瓶頸,咱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就是這樣,你只要讓行人、非機動車有過的地方也可以啊,你說這現在怎麼走?


物業:圍擋處於分界位置

那麼,東門外的圍擋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一直沒有拆除呢?記者首先聯繫了小區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物業:東門外的圍擋?那應該不屬於我們錦苑的地方吧,那個屬於是廡殿(村)的,屬於大興區那邊的了。

記者:您說那個已經不是小區內部的了已經?

物業:對對對,那個不屬於錦苑的地方了,屬於是(豐臺區和大興區)兩個地方接壤的的地方吧,屬於分界的那個位置。


南苑鄉政府:不屬於我們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小區屬地——豐臺區南苑鄉政府,環境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證實了物業公司的說法。

南苑鄉:錦苑小區它東門出去了以後,這邊就歸大興管理了,就不屬於我們(南苑鄉)這邊了。因為按正常來講的話,它地域上是歸誰的話,這條路的負責就應該是歸他們的。


舊宮鎮政府另有說法

於是,記者聯繫了一界之隔的大興區舊宮鎮政府,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卻給出了另外的說法。

舊宮鎮:按照規劃,(這條路)路名是和義北路,是一條城市次幹路,它是穿過大紅門錦苑小區一直往西,都是市政路。這條路從土地權屬來說,應該是屬於大興區的,但是(鄭女士所說的)這條(段)路應該是他們小區自己修的。我們大興規劃設計和立項批覆(的道路),都是從德賢路到世界之花(假日廣場)西側南北向的那條路,然後再往西到小區大門那段應該是他們小區自己修的吧,我們的工程範圍就到丁字路口。

這位工作人員還表示,當初小區建成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中間這段70米左右的正規道路,是2017年最東段道路修好之後,為了把小區和東段道路相連接,小區物業公司或開發商才增建了這一段。

舊宮鎮:原來是沒有這條路,在他們小區建的時候是沒有路的,原來是農田、一些林地什麼的。那個世界之花這個項目建的時候,我們這邊在世界之花周邊給他修了兩條路,可能錦苑小區那邊一看這邊路修了,所以他那把門打開,把門口這段路修了,順接到我們修的這條路。


解決方法:開發商代徵代建

工作人員說,道路圍擋和路燈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小區開發商對道路的代徵代建來解決的。

舊宮鎮:他們小區如果要修的話,按市政道路實施的話,也可以去發改立項啊什麼的,這些都可以。按正常程序來說,應該他們把這塊給徵走,然後做代建這個市政道路,但是他那個小區把本來應該是一條城市次幹路的路給圈到小區裡邊了,而且他也沒有開放。

隨後,記者將舊宮鎮政府工作人員的回覆又分別反饋給了小區的物業公司和南苑鄉政府,工作人員都表示向有關部門進一步核實情況後回覆記者。但截至記者發稿,還沒有收到任何回覆。這段道路的修建和管理究竟應該由誰負責,關於此事,“問北京”也將持續關注。

內容來源丨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問北京”

記者:張鈺

編輯:川梓

值班主編丨唐言

歡迎下載聽聽FM客戶端,收聽《問北京》相關專輯,還有更多精彩等你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