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丨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培育製造業新模式——《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解讀

賽迪智庫丨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培育製造業新模式——《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解讀
賽迪智庫丨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培育製造業新模式——《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解讀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提檔換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正引發生產方式、組織模式和商業範式的深刻變革,推動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湧現,為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和新活力。2021年1月13日,工信部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要圍繞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製造業新模式,重點開展新型模式培育行動,將有效重塑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對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成效顯著

平臺體系建設不斷夯實。在各級政府部門、研究院所、行業企業等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目前,全國已形成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平臺近80家,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6000萬臺(套),國內工業APP總量突破35萬個,平臺功能體系日益完善。

平臺應用生態不斷健全。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從概念普及走向實踐深耕,持續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滲透到工程機械、鋼鐵、石化等30餘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應用,全方位驅動製造業體系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同時,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結合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積極打造輻射帶動能力強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高地。

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面連接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新載體,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深度參與到製造業全流程中,驅動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深刻變革。截至2019年,全國開展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型延伸和智能化製造的企業比例分別達到46.0%、35.3%、8.1%、25.3%、7.7%,有力拓展了製造業發展新空間。

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製造業新模式

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智能化製造。企業可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要素集成共享、模型高效複用、數據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優勢,基於平臺提升設備、產線和服務的智能化應用水平,打造全面互聯、實時感知、高度集成的智能生產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例如,富士康基於BEACON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時採集精密刀具狀態數據,結合智能調機深度學習算法,實現了刀具的自感知、自診斷、自修復、自優化、自適應,使刀具壽命延長15%,減少刀具生產成本15%,刀具崩刃壞刃預測的準確率達93%,產品良率提升超過90%,稼動率提升超過90%。

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強網絡化協同。企業可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物料資源、供需信息、生產能力的泛在連接、在線匯聚和精準對接,加速構建大配套、大協作的網絡化協同體系,開展協同設計、協同製造、協同運維、供應鏈協同等業務創新,全面優化製造資源配置效率。

例如,長安汽車在美洲、歐洲、亞洲等地都建立了研發中心,通過建立以三維數字化設計和全球協同設計為核心的汽車產品智能化研發雲平臺,與海外設計中心進行24小時全天候產品聯合開發,實現了跨部門、跨企業、跨區域的產品協同設計,支撐產品研發週期從36個月縮短至24個月。

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個性化定製。企業可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用戶需求與研發設計之間的數據流,構建覆蓋產品全生命週期的數據貫通體系,開展少品種大批量定製、多品種小批量定製、“小作坊式”單件定製等多種定製服務,低成本、高效率、全方位地滿足用戶個性化、碎片化、多樣化需求。

例如,紅領集團基於一體化的開放式互聯網定製平臺——RCMTM,只要5分鐘就可以採集人體19個部位的數據,依託數據庫內3000多億個版型數據,快速調出與客戶身材相匹配的西裝版型,使企業設計成本減少了90%以上,生產成本僅比規模化生產高出10%,生產週期縮短近50%,接近零庫存經營,經濟效益提升數倍。

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服務化延伸。企業可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高效匯聚產品狀態參數、運行環境等實時數據,與各類數據算法模型深度結合,全面推動經營模式創新,開展產品效能提升服務、產業鏈條增值服務和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加速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向價值鏈高端環節躍升。

例如,三一集團基於“根雲”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融資租賃或經營性租賃運營超過50%的設備,每年管理超300億元的在外貨款;同時與久隆、三湘銀行展開合作,開發用於精準定價與風險選擇的數據產品,幫助久隆保險完成UBI保險產品及延保產品的定價。

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施數字化管理。企業可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核心數據鏈,實現覆蓋生產製造、產品全生命週期以及供應鏈的數據貫通,充分釋放數據紅利,推動資產管理、運營管理、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數字化管理創新,切實提升了企業管理能力和效率。

例如,海爾集團基於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持續優化組織架構,加速管理扁平化、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變革,共培育4000多個小微企業,2018年實現生態收入151億元。

三方面發力推動平臺與應用深度融合

注重統籌協調,完善頂層規劃設計。一是制定出臺製造業新模式實施指南,為製造企業、平臺企業等主體培育新模式提供指導,推動新模式的普及推廣。二是面向製造業新模式落地應用過程中的痛點問題、應用場景和能力要求,加強制造業新模式系列應用標準研製工作,引領製造新模式規範、健康發展。三是圍繞製造業新模式對資源、人才、技術等要素的需求,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形成工作合力。

聚焦新興技術,深化平臺融合應用。一是推動智能傳感、5G、IPv6等技術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度融合,提高數據互聯互通和集成共享水平,強化企業培育新模式的數據支撐能力。二是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機理挖掘、模型開發等方面的應用,進一步豐富工業互聯網平臺模型庫,完善企業培育新模式的工具集。三是深化區塊鏈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強化終端硬件、網絡傳輸、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抗風險能力,築牢企業培育新模式的安全底線。

圍繞模式培育,強化經濟發展動能。一是在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中增加製造業新模式方向,遴選一批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製造業新模式優秀企業案例。二是支持各地方對製造業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有效監管,營造良好市場氛圍,增強各類企業培育新模式的熱情和動力。三是發揮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加強先進技術、優秀經驗等高效流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