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秋菊(鞏俐)

農民王慶來(劉佩琦)違規蓋樓,被村長(雷恪生)以“文件不允許”阻止,王慶來向村長要求看文件,村長則仗著自己一村之長的權威地位,說“自己就是文件,不用看文件”,為此兩人發生爭吵。爭吵中,王慶來口無遮攔,因為諷刺村長生不出兒子,被村長一腳踢中命根。

為了幫丈夫討說法,農婦秋菊挺著大肚子到村長家,要求村長道歉,被好面子、固執的村長所拒絕。

秋菊(鞏俐)沒有辦法,只好向村長上一級尋求幫助——到鄉公安局,尋找熟人警察李公安。李公安在瞭解事情原委後,下村進行調節,要求村長賠付王慶來醫藥費200元。

秋菊並不滿意這樣的調解結果;她只是要個說法,而不是200元錢。更讓秋菊想不到的是,在交付200元錢時,不服氣的村長,直接將錢扔在了地上,並對秋菊說道:

地下的錢一共二十張,你拾一回給我低一回頭…低二十回,這事就完了。

被侮辱的秋菊,轉身就走。由此開始了“秋菊打官司”之路。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村長扔錢

既然鄉公安局不管用,那就上縣公安局。

她是要個說法,而不是錢”這條“秋菊原則”,自此貫穿電影始終。

為了到縣城,秋菊不惜賠錢,便宜出售家中所種辣椒,作為路費。儘管秋菊賠錢賣辣椒換路費,但卻對於路費的使用非常儉省。在搭乘去縣城的三輪車時,放棄了貴的載人車,而選擇便宜的載貨(黑)車。

這裡導演只為向觀眾傳達一個信息:秋菊並不是不心疼錢,她只是想要個說法

這一次縣城之旅,秋菊除了賤賣辣椒損失錢財之外,還被縣城代寫狀子的老人誆騙了二十元…而調解的結果,卻沒有改變,“維持原判”。村長也拒不道歉。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只准載貨”的載人黑車

既然縣公安局不管用,那就上市公安局。

隨著鄉-縣-市行政區域的擴大,秋菊打官司的代價也越來越大。

剛下車的秋菊,就被拉三輪騙走了三十塊(後來才知道,只需要五塊就足夠)。更無奈的是,目的地並不如意,因為太貴了。經好心人介紹,秋菊和妹妹住進了一人一塊五的大通鋪。又在旅館老闆的好心介紹下,瞭解到“好人市公安局局長”。為了“不空手”,秋菊花錢為局長購買了水果和禮品,局長不僅退還了禮品,還用自己的小車把秋菊和妹妹送回了旅館。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電影中90年代城市風景

對於“城市人哄騙鄉下人”這一現象,導演也用調笑的方式,進行了諷刺。在好心人的提醒下,為了避免再次被騙,秋菊和妹妹去商場買了“城裡人的衣服”穿上。穿上新衣的兩人,更像農村人了。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換上“城裡人衣服”的秋菊和妹妹

這次進城,雖然有好心局長的幫助,但調解結果,以及村長傲慢、固執的態度並沒有改變。唯一不同的是,賠付醫藥費增加成了一個帶有辱罵性的數字,250元。

隨著秋菊打官司之路的延長,村裡的流言蜚語也越來越多,本來支持秋菊的丈夫王慶來,因為礙於面子和人情,這次也站到了秋菊的對立面,爽快接受了賠款250元。並對妻子秋菊說道:

算了吧,一個村子的,以後還要相處。

被家人反對的秋菊,拿著丈夫從村長那接到的250元,扔在了村長面前。這一次扔錢呼應了上次一次扔錢,並且因為扔錢和被扔錢角色的互換。秋菊不畏權威、反對權威的性格色彩得以凸顯。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秋菊扔錢

市×2

鄉-縣-市-……北京是不可能去的,一輩子都不可能去的。秋菊只好再次拉著辣椒,賤賣換取路費,進市尋求市公安局局長的幫助。

既然民事調解無用,只好進入法律程序。在公安局局長的介紹下,律師小吳登場。毫無法律意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秋菊,和律師、妹妹之間一段讓人捧腹的對話繼而發生:

秋菊:我跑了一冬天的事情,你一個人就給我辦了?

律師:你原來那是調解,現在進入法律程序了。

秋菊:哦……

秋菊:也就是說你天天坐這兒收錢,就把事情辦了?

律師:……

秋菊:那我跑一冬天不是白跑了?

秋菊妹妹:那你和我哥架也白吵了?

秋菊:……

秋菊妹妹:那咱一開始為啥不找他?

秋菊:……

更讓秋菊費解的是,幫他的市局長,反而坐在了法院的被告席上。秋菊只好選擇缺席……

張藝謀導演就這樣巧妙地用講笑話的方式,開始了《秋菊打官司》的“普法課”。

原來,因為秋菊這一次是因為對於市局的調解結果(維持縣公安局原判)不滿,也就是被告為行政單位公安局(民告官),故適用於《行政訴訟法》。所以市局變成了被告,局長作為市局法人,自然坐在了被告席上。

當然這一切也是導演張藝謀刻意為之。一切都是為了向大家普及《行政訴訟法》。並且,電影在這裡的處理也諷刺十足。

我們從旅館老闆口中得知,

《行政訴訟法》剛頒佈不久,總得找一個民告官的例子,就把這個法給普及了。要是秋菊輸了,那以後誰還相信這法。

事實證明,旅館老闆雖然年紀大,但還是太年輕。秋菊不僅告官告輸了,法還給普及了。而且,電影中,市公安局的裁決本身就沒有錯。

不服判決的秋菊,只好再次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終了

在秋菊提出上訴之後,市中院領導表示重視,派出辦案人員下村取證,並帶著王慶來去醫院拍片子。秋菊打官司官司之路自此也告一段落。

轉眼過年,當天夜裡,秋菊難產大出血。沒有辦法的王慶來,只好找到村長。村長雖然嘴上不情願,但是卻立刻起床,冒著星夜騎著車子,火速趕往鄰村召集看戲的村中青壯年們,接著大家一起連夜把秋菊送往了醫院。秋菊母子得以平安。

一個月後,秋菊好說歹說,村長終於過足了面子癮,擺夠了架子,答應來喝秋菊兒子的滿月酒。

就在全村圍坐在王家,為秋菊孩子慶祝滿月的時候。一聲警笛劃過,本來盛裝打扮來參加滿月酒的村長,被抓走了。原來,之前王慶來的片子已經洗出來,判定為肋骨骨折。所以案情再一次上升,變成了輕度傷害罪。

最後,電影在秋菊一路追逐警車不得,孤獨地站在路上,一臉茫然中結束。

我就是要個說法,他咋把人給抓走了?

……


秋菊犟嗎?超級犟。但她並沒有錯,她只是想要一個合理的說法。村長犟嗎?非常犟。但在他的角度,也不全錯。他之所以打王慶來,是因為王慶來戳中了他的傷心事——沒有兒子。而且不道歉,是因為他礙於村長這樣的身份。

通過這兩個“犟人”,張藝謀導演對“父權”以及“重男輕女”等封建遺毒,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電影中,秋菊不斷地強調“村長可以打人,但不能往人要命的地方踢”,也就是說,她不覺得村長打人是錯的,只是不能踢人命根,因為“肚子裡的娃,還不知道是男是女”。可見“默認父權”“重男輕女”這樣的封建思想,已經在秋菊心中根深蒂固。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一村之長的權威”和“命根”無不象徵父權的絕對統治力,而秋菊向村長討一個說法,這樣的行為,正是對於村長權威(父權)的挑戰。但遺憾的是,這樣的挑戰是不完美的,因為秋菊自始至終都認為,村長打人是合理的。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電影除了延續“第五代”導演“批判父權壓制人性”的永恆母題之外,導演還向我們揭示了現代法治社會的主要矛盾:

秋菊、村長所居住的村莊,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由人情主導的小型社區——有忙大家一起幫。村長,便是這個社區的最高領導者。所以村長會在王慶來要文件時,說“自己就是文件”。也正因為如此,村長永遠不會向秋菊道歉、低頭——長輩怎麼可能向小輩認錯。但當秋菊難產的時候,村長卻可以用自己一村之長的權威所具有的號召力,召集村中的青壯年,幫秋菊順利生產。

而村莊之所以封閉,是因為交通不便,發展所限。因此需要依靠人力互相幫助,自然被人情聯結。隨著社會的發展,村莊這樣的封閉社區必然開放,和現代城市接軌。“人情”必然干擾“法治”。

由於社會發展(城市化),而導致的農業(人情)社會向法治社會轉變,所產生的撕裂和衝突,就這樣被導演張藝謀盡情展示。

就像電影中所表現的,秋菊告村長是法,村長幫秋菊是情。那麼,為了這個人情,“秋菊們”到底還要不要告呢?告贏了的“秋菊們”,回到生活中,又該怎樣自處、為人?下次家裡出了事,還有人幫嗎?

或者,“秋菊們”只能像電影結尾一樣,對此一臉茫然,不知所措?再或者,乾脆因此放棄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任個人權益被人情所霸佔?

《秋菊打官司》首映日雖然距今已經28年之久,但人們對此矛盾依舊“百臉茫然”。

告還是不告?

這是個問題。

秋菊,電影史最犟女性——張藝謀、鞏俐封神之作

八臉茫然的秋菊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