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路遙

當路遙的《人生》轟動整個中國文壇時,有人說《人生》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品是其人生的最高度。

路遙非常不認可這種說法,為此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投入到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創作中。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為了這部作品,路遙給自己設定通讀100部長篇的計劃,那時候路遙家裡到處都是書,有的都讀了七、八遍。而這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超過10個年頭,力求全景式反映中國近十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

據說,當路遙寫完第二部的時候就已經倒下了。前一天寫完,後一天就爬不起來了。渾身沒有勁,只有膝蓋上還有勁,趴在地板上整理稿子。吐完血接著抄,全憑一口氣,斜著身子抄完。

路遙說他已經考慮好了,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平凡的世界》。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1988年5月25日,體力日漸衰竭的路遙為《平凡的世界》劃上了最後一個句號。

賈平凹評價路遙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他也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平凡的世界》完成後,立即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許多著名的評論家表示:這是一部具有內在魄力,具有博大恢宏“史詩般品格”的現實主義力作,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穫。

1991年3月9日,在全國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評獎中,《平凡的世界》以榜首獲獎。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平凡是人生的常態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的世界就是農民的世界。

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於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坡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後,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情節。

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

小說中對於人物的刻畫極其獨到,注意人物的現實性。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比如,孫少安,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責任心,同時血氣方剛,真心地愛著潤葉。但是卻因為他出身卑微,而潤葉卻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潤葉面前表現出退縮,愛,卻沒有勇氣,愛,卻自卑。

這樣的心理矛盾,路遙刻畫得細緻入微,尤其逼真。同樣,也很符合現實狀況及現實心理。他,最終錯過了潤葉。

但是,同樣因為他的小農意識的侷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之後,生活便替代了愛情。

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實的生活了。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平凡的人生,拒絕平庸

生活本身便是平凡的,不斷地重複著,行進著。在那片溝壑叢生的黃土高原裡,每個人都在命運面前顯得渺小。

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然而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困難面前的不低頭、不氣餒,就是不斷地去戰勝困難,戰勝自己。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喧囂浮躁、充滿誘惑的時代,我們每個人也都懷揣著夢想追求著自己的快樂生活,而快樂與否往往在於自己的一念之間。

人應該活得樂觀,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要用更廣闊的眼界去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這樣才能不至於將自己囚於一個狹小的範圍,人生才是更加充實的。

這樣對人生才能更有獨特的理解,也才能活出自己的個性來。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今天,我們重讀路遙,會更加深刻地懂得努力奮鬥的意義。

重讀《平凡的世界》,我們會看到,在改變命運的艱難行進中,艱難的愛情,苦難的生活,但我們依然要不屈的奮鬥。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89塊,包含三部的《平凡的世界》,其實是一頓火鍋都用不了的錢,帶你看到普通人在歷史進程中搜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或許你會對人生有不一樣的認識。

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圖片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