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原創 劉富民

歷史上,五龍曾出現過許多受人尊敬的慈善人士,劉震峰父子就是其中的兩位。每逢社會需要之時,他們總能夠挺身而出,慷慨解囊,受到了社會的尊重和敬仰。

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劉震峰是石陣村人,曾任南陽府新野縣訓導,直隸光州縣訓導,中憲大夫,山西省候補知府等職。劉震峰二弟劉華峰、三弟劉曉峰均在京城為官。劉震峰之子劉際昌曾出任山西省汾州知府,由於為政清廉,被當地百姓呼為劉青天。當地民間有“劉家三代知府”的說法。

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乾隆丙午年(1786年)大飢,鬥米千錢,多人餓死路旁。劉震峰和弟弟一起,闢園構室、設棚煮粥,施捨救人。遠近村莊聞之,少長皆集於此。飢者食之,病者醫之,死者葬之。麥秋兩季收穫之後,按人發糧,勸歸鄉里,救活人數以千萬計,名揚豫北各縣。彰德府知府汪小孟與林縣知縣康韶山商議,欲向朝廷舉薦,被劉震峰竭力制止。他說:“我恐百姓死矣,怎忍心借人命以圖虛名!”

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劉震峰捐資修建淇河橋的事兒,也廣為當地所傳誦。

淇河是林縣南部一條大河,每逢雨季,波浪滔天,激流洶湧,阻斷了淇東淇西交通。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有叫張大受的鄉人糾集眾人在呂莊與漁村之間創修淇河大橋,橋為青石條鋪就,三十六孔,使東西得以貫通,但修成後就去世了。

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乾隆林縣誌》載:“(閻)樞,太學生,家於呂兒莊。……樞議創大石橋,捐資為眾倡,數年而功告成,至今稱便。”據此記載,應為閻樞倡導捐資,張大受組織實施,共同創建了淇河大橋。

但由於淇河水過於兇猛,這座造福淇河兩岸的水利工程僅僅維持了十四年,就被洪水沖垮了。此時,再由呂莊人閻從禮、漁村人徐國瑾、臨淇人劉瓚倡導,由河東15個村、河西17個村參與,對淇河橋進行重修。由於資金缺口較大,劉震峰慷慨解囊。《林縣誌》舊志記載:“淇水石橋長數十丈,時就傾圮(pi)。振峰捐資倡修,復築石堰數千丈,半出己囊。”

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石板橋用三四米長的石條鋪設而成,並用自重四十斤的對“八”字啞鈴型鐵駁(也稱鐵腰鼓)鏈接,以防洪水衝擊。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時任林縣知縣楊潮觀親臨淇河巡查,看到“一路山水迴轉,兩厓(ya)皆有良田水磨”,遂詳細諮詢了臨淇東南的“淇泉”與周邊泉水匯聚的溪川勝景,將其譽為“淇水之源”,並稱淇河石橋為“深山中一偉觀也”。他親眼看到了當年夏天洪水暴漲“壞橋幾半”,以致阻斷兩岸交通,以及秋天再到淇河時看到大石橋“復其舊觀”的場景,瞭解到張大受乾隆二年創修大石橋告竣後即離開人世和當年閻從禮、徐國瑾、劉瓚等人復建大石橋的感人事蹟,“深嘉其義”。為使後人瞭解大石橋創修、復修的始末,專門寫下了《重修淇河大石橋記》。

林州:五龍劉家三代知府,劉震峰捐修淇河橋!

此石橋堅守淇河二百多年,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才徹底消失。

劉震峰生活簡樸,謙恭禮讓,每次回鄉,均戴一頂氈帽。家鄉人不便直呼其名 ,便親暱地稱之為“老氈帽”。其子劉際昌儘管出身名門,但也像他父親一樣,每次回鄉,不騎馬,不坐轎,穿布衣不穿官服,沒有架子,待人和善,並且也喜歡戴一頂氈帽。於是,老百姓便稱他為“小氈帽”。

來源:林州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