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先愛民還是先愛君,為什麼?請列出證據?

李暉


為什麼老有人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孔子身上?我再說一遍,孔子從來沒說過要先愛民,也沒有說要先愛君。甚至在孔子眼中,如果你一介布衣乃至小官小吏談愛民、愛君,是一種大逆不道的“侵官”行為。

儒家思想強調的首先是親親——先對自己的親人好,尤其是父母。

孟子的這句話可能流傳更廣: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能把自己的親人照顧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當然,如果你有餘力,也可能對別人好一些,但首先要做的,還是對自己人好。

孔子從來沒有說過要每一個都去做聖人,去愛全天下。說句不好聽的,想要大愛天下,一般人還真不夠資格。什麼愛民、愛君都是對皇帝和大臣說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把自己的家務事做好就可以了。

《反經》裡面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孔子的弟子子路在邵地為官時,魯國的當權者季氏限百姓在五個月內開通一條運河,這個命令在當時的生產力下根本就是扯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子路為了鼓勵大家,自已拿錢獎勵百姓,還把家裡的糧食拿出來供大家吃。

孔子知道這個消息後很生氣,讓另一個弟子子貢把子路做好的大鍋飯推倒了,還把鍋砸了。子路很生氣,跑到孔子面前理論,說孔子嫉妒他,派子貢來搗亂。

孔子卻對他大罵道,說君王因為天下是自己的,所以可以忘掉自己關愛天下;諸侯因為國家是自己的,所以愛護自己國家的人民;大夫也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你一個普通的小官小吏,愛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了。你這樣做,雖然是仁義之舉,但是你過界了,侵犯了別人的權利,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行為。

總之,孔子的核心觀點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請那些有聖母精神的人好好自視自己,不要想著逞英雄,先把自己的家務事搞好就謝天謝地了。

另外,孔子所說的忠君、愛君也絕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事下次有機會再聊吧~


咕嘟趣話


孔子創立儒家思想,一生致力治國之道的研究,主張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安定民生,反對殘暴統治。所以孔子是先愛民而侍君,是為愛民而依貴。

孔子一生周遊列國,想實現他的政治理想。但由於各國爭鬥不斷,政治腐敗,最終他的“為國以禮”、“克己復禮”的理想之國也沒有實現。

《論語》為政篇二記載,哀公問政於孔子:“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意思是說舉用正直賢能的人才,棄用邪惡無能的人,百姓就會服從;舉用邪惡無能的人,棄用正直賢能之人,老百姓就會不服。

何為賢能之人?賢能之人既顧及國家的發展,有在乎百姓的疾苦。懂得百姓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只有百姓安定富裕,國家才會長治久安,國力才會強大。

其實很多君主懂得這個道理,楚昭王想任用孔子,給孔子封地七百里,讓孔子用他的治國之道使楚國強大起來。

可楚國臣子子西卻向楚昭王分析了孔子這種富民強國的治國理念是可以使國家強大,可同時孔子的勢力會隨之強大。

強大就意味著威脅,威脅是那些封建君主最忌憚的存在。寧願不發展,也不能讓這種危險有生存的土壤,狹隘限制了進步,這是社會性質的侷限性。

以老白姓的滿意度作為國家治理得好與壞的標準。這是孔子的理念,但這種理念讓那些封建君主害怕,最終也沒敢用孔子。

雖然在後世儒家思想有教條之嫌,但其實這並不是孔子的本意,《史記》記載,孔子有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

這是一個賢德之人應有的品質。賢德之人才心有百姓,心有天下。

孔子的治國之道也曾在實踐中有所成效。魯定公十四年,孔子被任命為魯國國相,三個月就讓魯國經濟、治安以及人的行為規範得到有序發展。

《史記》有載:“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意思是孔子治理國家三個月,販賣豬羊的人不敢漫天要價了;男女行人走在路上時都分開走;掉在路上的東西都沒人撿;各地旅客來到魯國城邑,不用再向官員送禮就能得到照顧,好像回到家中一樣。

能有這樣的有序的社會環境,大概是所有老百姓的理想國度了!所以,孔子先在心裡有了百姓,想去實現他的仁政,才去侍候一個君主。





把自己養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

孔子是春秋晚期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大部分中國人的眼裡,他老人家似乎就是一位滿口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但其實現實恰恰相反,孔子是一位非常懂得變通且有智慧的至聖先師。

春秋中晚期,孔子為了傳播自己的學問,也為了向各國君主推銷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帶著一些得意的弟子在列國周遊,但有一次路上卻碰到了一些麻煩。

有一天孔子的馬車在經過一片莊稼地的時候,也許是拉馬車的馬因為負擔太重太累了,所以那匹馬吃了幾口路邊農夫的莊稼。

吃了莊稼也不要緊,要緊的是正好被路過的農夫看到了。這下農夫可來勁了,他得理不饒人的扣下了孔子的馬。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這次孔子出遊他也陪伴在左右。子貢自序滿腹經綸,要說服這樣一個農夫豈不是易如反掌。所以子貢就去找到了農夫,一番之乎者也之後,農夫理都沒理他。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普通農民根本就不識字,哪裡聽得懂那一堆之乎者也的話呢?

子貢回去之後,無奈的向孔子說明了情況。

孔子很淡定,他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他教導的對子貢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勸說他是行不通的。

說完後,孔子便讓自己的馬伕去同農夫交涉。眾弟子都不相信馬伕能夠成功,但孔子卻信心十足。

馬伕找到農夫,對他說,你在這裡種過地,但是你從來沒有到東海之濱去種過地吧!我從東方而來,也沒有到過極遠的西方。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莊稼長的總是一樣的吧!既然莊稼長的都一樣,那我的馬又怎麼知道,你這裡的莊稼是不能吃的呢!(先秦時期古人常用莊稼養馬。)

農夫聽完後覺得非常有道理,再加上其實他的損失也不大,所以就把馬還給了孔子。

講了這個故事後,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你看,子貢滿腹經綸,卻不能說服一個農夫。這說明了最複雜的學問,也不一定能夠解決最簡單的問題。所以對於那些高精尖的人才而言,他們就適合站的高,看的遠,有時你把他們放在比較低的位置,他真的就不一定能行。而且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浪費人才。

而馬伕幾句家常話就能夠說服農夫,不是因為馬伕的話多麼的高級。而是因為馬伕用了農夫能夠聽懂的語言和邏輯,才說服了他。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會什麼方法,而是對方能夠接受什麼方法。因此,如果對方只能接受一些簡單的道理,那就用簡單的人和他去對接好了,要明白我們最終需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顯擺才能。

所以,孔子是實事求是的,孔子在他成長為一個大學問家的過程中,是在民間生活的,他接觸的是民,而不是君,他了解的是民而不是君,他愛的當然也是民不是君了,他不瞭解的君,即使愛也是不瞭解的愛,虛無的愛,所以,真真正正的愛是先愛民的。


詩歌陪散文聊天


在我看來,孔子的仁愛是先要求統治者仁愛,施仁政,愛民親民,而後民才會忠於君主,忠於國家。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麗,駐紮在定州。太宗駕臨城北門樓安撫慰勞將士。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進見,太宗下詔派人到他床前,詢問他的病痛,又敕令州縣為他治療。因此將士都高興地願意隨從太宗出征。等大軍回師,駐紮在柳城時,太宗又詔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骸骨,設置牛、羊、豬三牲為他們祭祀。太宗親自駕臨,為死者哭泣盡哀,軍中將士無不灑淚哭泣。觀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裡說起這件事,他們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戰死,天子為他哭泣,死而無憾了。”

正就是因為唐太宗以仁愛治國,示範官吏,所以深得民心,這無疑為唐朝的繁榮富強奠定了基礎。


愛納百川12


您的問題很有趣,其實孔子的思想最終定格在“天下大同”,“君民本質是一體”,區分的只是身份不同,愛是不分先後的。對身份而言,民要愛,君要敬!

孔子曾說“君為民之心,心為君之體”:沒有心,則體失去領導,所以“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體,則心失去依存,所以“民為邦本”。在孔子的理想中,君民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體,從長遠利益上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孔子不會偏重哪一方,而是二者並重,他深信只要行仁道而施禮樂就能“為東周乎”,建立君民同樂的和諧社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a400078c4418a1c228\

晨鐘點燈


孔子即不愛君也不親民,根本就和政治無關,他做的事是鼓勵人做智慧之人,是教育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