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目前80%的家庭中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

老人帶孩子很辛苦,

可是也有很多觀念衝突的問題,

那該怎麼解決呢?


隔代教育的現狀


在中國,家庭教育有兩個獨特的現象,一個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另一個就是隔代教育的問題。


據資料顯示,近二十多年間的美國,有5%—10%的18歲以下兒童與他們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但是,在我國情況卻有極大不同,我們有自己特色的隔代教養。

而且隔代教養比例、形式和參與程度等,也都明顯比其他國家高很多。


中國教育專業委員會去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家庭,是祖輩參與教養的。

其中幼兒園前為77.7%,幼兒園期間是72.9%,到小學階段仍佔60.1%,農村祖輩教育更是高達90%以上。


目前,隨著生育二胎政策的推進,祖輩參與孩子教育的比例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因此,如何真正發揮祖輩教養的優勢,避免隔代教養的負面影響,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社會命題。


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的優勢


1

時間充沛


孩子的爸爸媽媽們往往處於事業剛剛起步的關鍵期,基本沒有剩餘的精力和時間撫育孩子。

而祖輩多已退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心幫助子女照看孫輩。


2

情感親近


傳統觀念中對“含飴弄孫”的幸福追求,讓祖輩教養不僅能夠給予孫輩更多的情感付出,同時也能讓自己享受到生命延續的滿足感。


3

老人帶過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其原因是三世同堂的生活中,孩子可以看到更多可能性,爸爸媽媽這樣想,爺爺奶奶那樣想,時間長了,孩子對待事物的看法更加全面,思路就越來越開闊。


4

老人帶過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強


孩子每天跟著爺爺奶奶紮在人堆裡與周圍的親友交流互動,與差不多大的小孩子們天天玩耍,對孩子社會情感及社交能力有極大益處。


隔代養育的劣勢


1

方法比較陳舊


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會用,是許多爺爺奶奶共同的煩惱。

對於他們來說,育兒方法的獲取渠道相對封閉單一,且不能隨著現在孫輩成長的新環境而做出適當調整,以至於不能適應孫輩成長的需求。


2

觀念相對落後


祖輩作為隔代長輩,在教育和撫養孫輩過程中,往往受自身所處時代和環境所限,教育理念落後陳舊,經驗也往往過時,不能適應當下的育兒需求,甚至因此造成和子女及其配偶之間的矛盾。


如何打造良好的隔代教育?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展開,

一方面是:家長與老人建立良好的溝通;

一方面是:使老人養成科學的育兒方針。


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如何與老人溝通


年輕父母上班族居多,就算是全職媽媽也得找老人搭把手!但是,很多婆媳,母女本來關係很融洽,就因為帶孩子出現了嚴重分歧,而漸漸導致矛盾的出現。


平心而論,照顧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兒,尊重老人也是美好道德。但是老人家的做法確實過於老套而不夠科學。怎麼溝通老人才會聽,還真是個值得探討的大問題。


1

對老人家一定要嘴甜


你一定要記住,孩子是你的。

婆婆和親媽都沒什麼義務幫你帶孩子,所以幫你帶孩子的老人家一定要心存感激。

不要吝嗇感謝的話,有事沒事送點小禮物,不用太貴重,關鍵是心意,陪她們出去逛逛街,先讓她們從心底信任你的為人,再認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難了吧。


切忌以知識分子居高臨下的態度斥責老人帶孩子的不是。

那隻會將關係弄僵,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

跟老人家說話要簡單明瞭


很多媽媽因為過於擔心所以跟老人講解的很詳細,其實老人也記不住,而且還會因為不信任而很不開心,只要叮囑最重要的事就可以了。


3

藉著“權威”人物的嘴說事


老人不接受你的意見多半是對你的不信任。畢竟在她眼裡,你只是一個新手,還不如她有經驗。所以,不如藉著“權威”人物的嘴說事,比如老師、醫生、育兒專家之類,她反倒能聽得進去。


4

在適當場合說


有什麼事私下跟老人說,別當著外人的面。


有的媽媽大大咧咧,當著鄰居朋友的面就口無遮攔地指責婆婆帶孩子的種種不是。你要知道老人家都是很要面子的,被當眾指責了,肯定會覺得下不了臺,這個時候她可聽不進去你的意見,反倒覺得你太不尊重她。


所以,給老人家提意見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要假裝不經意地可以通過別人的事例聊起來。這樣心平氣和地交談更容易成功!


有時候感覺很累,但是,沒辦法啊,得罪了老人家你會更累!


5

從孩子下手其實更有效


其實很多時候,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話更讓老人家願意聽。因為隔代親嘛,孫子說出來的話總是對的。


老人如何與孩子共處


1

有原則性


雖然是隔代親,但是原則性的東西,一定不能違背。

比如浪費食物、沒有原則的哭鬧等,這些行為習慣,老人也要積極幫助孩子改正。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2

思想進步


很多人對老人的印象就是愛看電視,平時生活很無聊。

但隨著社會的變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現代化。對孩子好的文章、對孩子好的書籍、兒童營養餐食等都是老人們可以學習的新東西,思想的進步不僅能使老人自己獲得優越感,也對孩子的教育有好處。


3

傳授獨門絕活


不管你的父母是喜歡釣魚、編織、象棋,還是樂器、書法、唱歌、 廣場舞或其他任何東西,孩子們都新鮮的很呢。


老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擅長的技能,與孫輩們培養一個共同愛好。比如,買一個孩子的釣竿、編織套裝、鋼琴、模型車、舞鞋或者任何能激起寶寶興趣的東西,然後帶著寶寶一起玩,一起創造屬於“隔代親”的美好記憶吧。


4

陪孩子玩遊戲

① 玩益智紙牌

② 一起做辛勤的園丁,打理自家的菜園子


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其實,做爸媽不易,

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也都不容易。

且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更好地愛孩子,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和諧的家庭氛圍,

才是孩子健康發展最好的養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