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白劇,原名“吹吹腔”,起源於明代江西地區的弋陽腔傳播到雲南省地區,並在傳播的過程中與本地的語言、曲調相結合而形成的,在乾隆年間已經開始結成戲班演出,1949年以後,吹吹腔又吸收白族曲藝大本曲的曲調,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正式改稱為白劇。白劇保留著白族地區音樂的古樸嚴謹的特點,並根據時代進步進行了創新,但仍有著嚴格而固定的表演程式。白劇主要在雲南西部洱源、雲龍、大理、鶴慶等白族聚居地區廣為流行,深受白族人民的喜愛。因此,白劇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在音樂上,白劇可以分為唱腔音樂和伴奏音樂兩大類。唱腔音樂由從弋陽腔中演變過來的吹吹腔以及本地特有的大本曲組成,兼雜著部分民間樂曲,範圍很廣,曲調曲牌豐富;伴奏音樂則是以傳統吹吹腔的噴吶曲牌、打擊樂和大本曲的三絃曲牌為主,並在流傳中吸收了部分民間的打擊樂方法和歌舞。在唱腔也有按其他標準進行劃分的,如按照唱腔的行當可以分為小生腔、小旦腔、搖旦腔、鬚生腔;按人物身份和動作分為英雄腔、抖馬腔、哭腔、苦腔;按節拍、唱法也可以將其分為平板、高腔、垛垛板、一字腔、流水板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在音樂中,還有很多民歌曲調,如白族本地的《麻雀調》、《泥鰍調》、《朝山調》以及外地傳來的《風絞雪》、《課課子》等。在演唱中使用本地方言或者夾雜著漢語,在唱詞上基本上採用白族韻文“山花體”,也就是所謂的“三七一五”,即前3句為七字句,第4句五字,或“七七一五”前7句為七字句,第8句五字,在演唱中這種獨特的曲調被人們稱為“七句半”,舞臺語言上主要採用白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演唱,其曲調大多來自白族本地區的民歌民調,並吸收了部分外來的曲調和歌曲。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在表演的時候,一般沒有樂器伴奏,在轉腔或者換腔中常常採用噴吶接腔,在時間的積累中,接腔過門慢慢地也形成了很多獨特的表演程式,具有變化複雜、誇張等特點,主要是用來描述人物的性格特徵。打擊樂器受到民間歌舞的影響,使用方法與歌舞基本相同,演出中,常與噴吶相互配合使用,以增強舞臺效果和感染力。在演出中,白劇繼承了弋陽腔的行當體系,分為正生、鬚生、英雄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搖旦;黑淨、紅臉、大花臉、二花臉;大丑、中醜、小丑等十多個行當。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各行之間的界限雖然不是很嚴,但都有各自獨特的步法,在演出中講究“一裝、二唱、三敲打”,即首先是化妝,必須能夠緊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身份進行化妝;二唱指的是演員的演唱技巧要足夠好,聲音飽滿,富有柔情;三敲打則指的是在表演中伴奏樂器的使用應該僅僅地跟隨劇情的發展和表現人物的需要,絲絲入扣。在白劇中,也有著自己的臉譜畫法,顏料採用紅黑白藍紫五色,沒有亮眼的紅黃綠金銀等顏色,筆調粗獷,畫法簡單,意在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或者心理特徵。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因來自民間,劇目創作素材取材於民間,所以白劇的劇目數量很可觀,傳統的劇目大約有四百出,大多都是民間故事傳說或者從其他劇種中移植過來的劇目,新中國成立後對傳統的劇目進行新創、整理、改編,按照內容白劇的劇目可以分為袍帶戲、生活劇、民間傳說故事劇、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五大類。196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劇團正式成立。白劇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面,影響力較大的劇目有《紅色三絃》、《蒼山紅梅》、《望夫雲》、《阿蓋公主》、《情暖蒼山》、《蒼山會盟》、《白月亮白姐姐》、《崔文瑞砍柴》、《火燒磨房》、《竇儀下科》、《柳蔭記》、《竹林揀子》、《訪白袍》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白劇,有著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白劇是雲南省大理地區最有特色的曲藝劇種之一,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鮮明,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中國戲曲史及貴州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對豐富我國的曲藝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白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最嚴重的是人才斷層,很多絕技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幸好在黨和政府的保護和支持下白劇正在逐漸走出當前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