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01

李玫瑾教授講了這麼一個事,她說:我們有一個教授曾經到英國去讀書,他說他到超市去買雞蛋,其中有一盒只有一個雞蛋,有一盒有六個雞蛋,但是一個比六個的那個還貴!

然後他拿著這雞蛋去問管理員,“這個是雞生的嗎”,“是”,“那這個是雞生的嗎?”“也是”,“那為啥價錢差別那麼大呢?”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結果人家超市管理員用手指著說,這個貴蛋是有“雞權”的雞生的,雖然我們常說放養、散養啊,但跟這個說法真的不能比。

雞也需要自由啊,有“雞權”的雞,可以到處溜達,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還可以去欣賞風景,曬曬太陽什麼的,你說它的心情能不好嗎?心情好了,產的蛋能不好嗎?賣的能不貴嗎?

其實,很多動物都是,比如老虎,我們去動物園看到的老虎怎麼都跟我們所瞭解的老虎不一樣,老虎就應該是虎虎生風,威武霸氣的,但是動物園裡的老虎幾乎都是昏昏欲睡的!

動物尚且想要自由,何況人呢?如果對孩子的成長干預太多,幫Ta們做好了所有的安排,那孩子就沒有了自由,也沒有了自我!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所以,李玫瑾教授說:“很多孩子之所以會抑鬱,就是因為父母替孩子做主做的太多了!導致孩子體會不到生命的樂趣!”

8月22號,一個15歲的女孩小曾,因為抑鬱,從25樓跳下,父親情急之下,冒死試圖徒手接住女兒,可樓層太高,衝擊力太大。

悲哀的是,兩人都受了很重的傷,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

為什麼一個花季少女,會選擇用如此極端又決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為什麼小小年紀的她,會揹負著只有死亡才能解脫的壓力?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孩子,你為什麼這麼脆弱?

02

心理學家學家李玫瑾教授說,她研究過很多孩子自殺的案例,通過事後對孩子父母的採訪發現,原來大多是父母過多的安排了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喪失了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權力,那就是自由!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她說,很多家庭,尤其是條件越好的家庭,越把孩子的生活給安排的滿滿的。一天到晚,輔導班上個沒完!

她說她女兒去給一個小孩做家教,回來就告訴她,說那個小孩真可憐,前一個家教剛走,後一個家教就來了,一整天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的!

這麼多的輔導班,一個接著一個,那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嗎?這樣的人生還有自由可言嗎?

成人都尚且渴望自由,更何況正處於天性釋放階段的孩子呢?!

自由喪失的同時,也喪失了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03

徐凱文,北京大學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主治醫師,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在他講的個案中,有個高考狀元說:

“我感覺自己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要得到什麼樣的東西,時不時感到恐懼。19年來,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也從來沒有活過。”

還有的孩子時常覺得窒息:

“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迷霧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處,所以有可能走著路就不小心掉進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斷了腿拼命地喊,我覺得我完全沒有自我,這一切好難。”

于丹說過這麼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是用來成全人的。

但現實可悲的是,很多家長在焦慮的教導模式下,忘記了怎麼成全孩子。

葉一茜在一檔節目中提到了北京對兩種媽媽的界定,“海淀媽媽”和“順義媽媽”。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海淀媽媽就是給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時又給他們很多的作業,報很多班,包括媽媽本身也是焦慮的。

而順義媽媽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規劃,她們是多方位的,而不是填鴨式的讓你學習。

她說自己是順義媽媽,培養了女兒的打網球技能,一方面是對身體好,另一方面是網球打的好可以幫她選到一所好大學。

可是,有多少媽媽是海淀媽媽呀!這些媽媽告訴孩子一定要取得高分,要拼命努力,不能放鬆,更不能停歇!她自己是無比焦慮的,弄得孩子也跟著焦慮。

結果,在不斷的追名逐利中,孩子的成就越來越高;但卻逐漸的覺得喪失了自我,感嘆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李玫瑾教授講到了一個關於“雞權”的故事,真的很發人深省!


04

“北大學霸弒母案”的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被抓的時候,身邊不少父母都曾感慨:怎麼這麼優秀的孩子,會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

這不禁讓我感嘆:或許孩子學習成績的名列前茅,所謂的名牌大學,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呢?!

可能ta成績優異,上了名校,甚至還多才多藝。但是如果ta心理不健康,難道不是一切都徒勞了嗎?

生命就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

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獨立的個體,Ta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自我做主的能力,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必要的引導和幫助而已!

我們要堅信孩子小小的身體裡蘊藏著大大的能量,Ta很可能早已具備了“成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只不過我們還不捨得放手而已!

加油吧,各位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多鼓勵Ta們參與規劃自己的人生吧,在此與各位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