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張雲雷熱搜引風波

9月27日,張雲雷與歌手胡夏在微博互相關注一事上了熱搜,大多數網友都以樂觀的心態看待此事,有人大呼次元壁破了,有人期待二人合作創作更好的作品,有人感嘆優秀的人終將認識更多優秀的人,整體上,大家是樂見其成的。

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當然,也有些人一如既往地吹毛求疵,聲稱熱搜是張雲雷及其粉絲買的,蹭別人熱度,甚至要利用此機會洗白等,思路清奇。

張雲雷是一個相聲演員,也是個公眾人物,承受大眾的批評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就如同其師父郭德綱所言“藝人賺的錢有一半是捱罵的錢”,所以對於批評,張雲雷及其粉絲們大都已百毒不侵,異常淡定,並沒有進行大規模回擊。

不過有些話,還是不吐不快,省得張雲雷被逼在通往“聖人”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微博熱搜每天都有,內容千奇百怪;剛剛瞄了一眼,就發現有某明星的頭像、某明星的裙子、某明星吃湯包、某明星的哭戲、某明星的小名、某明星的口誤等等,不一而足;吃瓜群眾都看得樂樂呵呵,氣氛一片祥和,怎麼到了張雲雷這裡,就突然雙標起來了呢?

張雲雷犯小錯,行大善

誠然,張雲雷犯過錯,可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張雲雷已經為他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並且以此為契機,對個人的相聲作品和表演風格作了大幅改進,摒棄了所有不合時宜的內容,轉型為一個踏踏實實說相聲,以弘揚民族文化,振興傳統藝術為己任的曲藝傳承者;並用實際行動,帶動了一大批年輕人學唱傳統戲曲,瞭解傳統文化;還通過海外巡演的機會,將傳統文化推廣至更多更遠的地方,提升傳統文化的海外影響力。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張雲雷犯小錯,行大善,難能可貴。

他不是“聖人”,卻被逼無奈的往“聖人”的路上走!

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張雲雷只是個曲藝票友

提到傳統戲曲,張雲雷同樣承受著莫名其妙的批評,主要的問題都集中在他的唱腔是否標準上。張雲雷從來沒有標榜過自己的唱腔有多專業,他只是個相聲演員,想要通過自己的學唱,來讓自己的觀眾瞭解到京劇、評劇等傳統藝術的魅力,他只是想做一個引路人而已。

但是,張雲雷一直被拿來和專業的京劇演員相比較,更有甚者,將張雲雷與梅蘭芳、程硯秋等京劇大角兒相提並論,這實在是太看得起張雲雷了;張雲雷只是一個票友,何德何能可以和一代宗師同框?

梅蘭芳、程硯秋等大師堪稱“聖人”,張雲雷不是,他只是一個相聲演員!

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張雲雷只是個相聲界新秀

提到相聲演員,張雲雷承受的批評就更加慘烈了,主要問題集中於他的相聲不好笑,並說和郭德綱的相聲比怎麼怎麼樣,和岳雲鵬的相聲比怎麼怎麼樣,甚至還有拿侯寶林、馬三立和張雲雷比的,可是這比得著嗎?

張雲雷只是德雲社的一個後起之秀,無論是演出經驗、創作能力還是舞臺表現力都和郭德綱、岳雲鵬存在質的差距,短期內難以超越;這在張雲雷及其粉絲中間屬於常識,鮮有人提出異議。

至於侯寶林和馬三立等相聲大師,更是張雲雷望塵莫及的前輩,除了尊重與仰慕,別無他念。逼著張雲雷向大師看齊的人,同樣是在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他,遺憾的是,他真做不到啊。

張雲雷的相聲覆蓋面比較窄

相聲是大眾娛樂形式之一,也是一種消費品,和所有商品一樣,都有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體。郭德綱和岳雲鵬的相聲覆蓋面很廣,男女通吃,成年人都能從中收穫極大的樂趣;張雲雷的相聲覆蓋面要窄一點,以年輕女性為主。

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有很多人說張雲雷的相聲不好笑,其實不是張雲雷說的不好,而是因為你不是張雲雷暫時能夠覆蓋的那部分消費群體而已,人家粉絲聽著開心的很,大部分持開放心態的觀眾一樣能其中收穫快樂。

也許再過幾年,張雲雷而立之後,他的相聲風格自然會成熟穩重起來,覆蓋面隨之會變的寬廣起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郭德綱和岳雲鵬都是這麼走過來的。現在要求張雲雷的風格向郭德綱、岳雲鵬靠攏,那是不現實的,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其人生閱歷和思想認識怎麼能與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人相比呢?

張雲雷不是“聖人”,沒有超前的眼光,暫時無法體會不到超越他人生經歷以外的狀態,再怎麼逼,也逼不出來!

結語

張雲雷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無論在為人處事,還是在藝術造詣方面都有諸多不足,和前輩高人們差距甚遠,暫時亦無資格與大師們相提並論,批評者應以寬容之心態,視其為一個小有名氣的相聲演員足矣。

張雲雷不是“聖人”,但是一直被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

張雲雷不是“聖人”,更不想做“聖人”,所以請別再以“聖人”的標準去要求他,那樣既不客觀,也不厚道,完全是強人所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