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專注分享成長和寫作乾貨,幫你少踩坑,多賺錢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拍攝於淮海中路

作者|可兒+苗萌

今年五一放假的時候,我和朋友在上海某個公園歇腳。

當時正值假期,來上海旅遊的人特別多,公園的石頭上都坐滿了人,我路過人群的時候,聽到兩個人的對話特別有意思:

A: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呀?

B:我也不知道,我昨天晚上剛到上海,也不知道去哪裡玩。

兩個人坐在公園的石頭上,皺著眉頭互相慰問著...

我發現很多人旅行要麼跟著旅遊團走馬觀花走一遍,要麼是自己獨自出行計劃趕不上變化,行程一改再改,結果到了景區除了人群,什麼都沒有看到。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這篇文章是我朋友可兒十一期間來上海旅行旅遊5天4夜的感受,這個期間,她完美避開了人流,並且還連連感嘆這次逛的真爽。

一起來看看她這次旅行都去了哪些地方吧,本次文章因為篇幅限制,所以分成了上下兩部分,此篇為上篇,下篇明天中午11點更新。

可兒遊記:

9月29號坐上了長達19個小時的火車去上海,30號早上八點多到了上海南站。出了火車站,抬頭看了看天空,心想我到了上海魔都了。

PS:我早出發了1天,事實證明我的這個決定很明智,這也是我避開了外灘“雨刷是過馬路”的原因之。

早前我跟萌萌說了,我可以自己坐地鐵去她的住處,因為到的太早了。憑著以往旅遊的經驗,我覺得我自己可以找得到。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到了之後我就坐了地鐵換乘了兩站,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就到了萌萌住的附近的地鐵站。

這一趟旅途,其實很突然,我只帶了簡單的衣物,背了一個書包,就出發了,感覺自己像一個揹包客。

此刻時間10月4號的早上十點鐘,離我回程的火車還有四個多小時。此時的我坐在濛濛上班的書店,敲打著我這一路的感受!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我來之前想過要去哪,但是就只是初略的看了一下微博攻略,問了一下去過的同學,但是因為從沒有來過上海,她們說了很多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也沒怎麼記住。

所以這趟旅程我就沒想那麼多,想著來了再說,走哪算哪。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我一直都覺著,真正的旅行,是真正的感受當地,而不是走馬觀花似的遊玩。

所以這趟旅行我百分之八十我在感受上海,也沒有刻意跑到著名的旅遊景點去湊熱鬧,反而更多的是邊走邊逛。

第一天

上海博物館、新天地、中共一大會址、外灘

我們本來說要去上海博物館的,但是週一閉館,所以我們就順著路瞎逛。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中間路過上海新天地,各種大牌映入眼簾,每一家的店面設計都很有自己的風格,看著他們那的建築以及廣告設計,完全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我們沿街一直往前走,順著人流就看到了中共一大的會址,裡面還原了很多重要的歷史性時刻。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在這裡面我們看到了一位爸爸在跟孩子講述著每個文物背後的故事,我跟萌萌聽後不覺感嘆,上海真是個好地方,要是我們上學的時候可以接收到這樣的“感受”教育,歷史當初也不至於天天死記硬背(偷笑)。

除了繁華的廣場,上海路兩邊的法國梧桐和古老的弄堂,也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好多人會在弄堂中用一根竹竿撐起來需要晾曬的衣服,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極強的生活氣息。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晚上去了外灘,沒想到才剛到就聽到鐘聲響起了,我記得當時是7點整,為了慶祝偉大祖國的70年華誕,上海外灘和陸家嘴的建築燈光呼應,上演了一場絢麗的燈光秀。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伴隨著《我愛我的祖國》的歌聲,欣賞著外灘那璀璨的燈光,那一刻我忽然覺著,上海真的是個好地方,真的好美。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第二天和第三天因為萌萌要上班,我開始學會了自己做攻略,大概花了2、3個小時,從【上海九亭地鐵站出發】出發,然後順著一條線走,不僅不耗時,而且去的地方會更多。

第二天

宋慶齡故居、上海交通大學、武康大樓、巴金故居、上海博物館、上海戲劇學院

宋慶齡故居:

第二天我早上七點多出發,八點半就到了宋慶齡故居附近的地鐵站,我大學的時候看過一些近代歷史人物的傳記,由衷的敬佩之心,想著我的第一站必須去宋慶齡故居。

因為早上九點才開館,我就去了旁邊的上海交通大學逛了一圈,當天一直在下雨,即使是下雨,我也一直走著,不想浪費這僅有的幾天時間,即使鞋子和褲子打溼了,也在不停歇地走著。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宋慶齡故居的門票需要20元,估計當時還比較早,再加上下著雨,遊客並不是很多。我懷著興奮又充滿著敬意的心情,順著指示牌的方向向前走,在裡面轉了三遍還感覺有些意猶未盡。

一座獨棟別墅附帶後花園,她的住處很有生活氣息,這一趟旅程,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在這裡的兩個小時,感覺就像是看到了她本人一樣,面帶微笑和藹且慈祥。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剛好我要走的時候,購票處的電視,播放著70週年國慶直播,看了差不多五分鐘時間,就有趕往下一個地點了。

上海交通大學:

跨進交通大學後,感覺那一刻世界整個都安靜了,在這個快節奏的魔都生活中,在校園裡彷彿可以隔絕外界一切的紛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交大的建築,古典但卻不不陳舊,要是能重來,我一定好好讀書啊!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在學校裡呆到九點,我就出來了,路過了武康大樓,我看到微博上很多人都來這個地方拍照打卡。

PS:其實個人覺著【武康大樓】建築很好看,我第一次從這裡路過的時候,當時只是覺著建築好看,就自己拍了照片。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但當初並不知道它就是很多人都打卡的武康大樓,直到假期到來,第二次路過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在那拍照,我才知道那是武康大樓。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除了這個大樓外,這條街上其他建築也很好看,例如這所幼兒園的建築,白色的牆壁搭配上藍色的窗戶,再加上窗口種植的鮮花映襯,讓人看到後就移不開眼睛,不自覺的就開始羨慕在裡面上學的小不點們。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巴金故居】也在這條路上,走著的時候可以順便感受一下,真的很美。

巴金故居:

接著就出發到了巴金故居,這幾個地方都離得不遠,走個幾分鐘就到了。巴金故居里面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估計是書迷吧!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這兩處故居還是值得一看的,看看他們居住過的地方。時間差不多了,我就坐公交去到了line friends打卡,在喜茶買了一杯喝的多肉葡萄,好像也沒有很好喝,大概是我對奶茶沒多大興趣吧!

走了好幾個小時走累了,就找了一個便利店,買了一個日式飯糰。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之前去杭州吃過,念念不忘,來的這幾天,我吃了好幾個,又加了一些關東煮,坐在了窗戶邊,邊吃邊看著下雨的窗外,感覺特別幸福。

上海博物館:

吃完之後,我去了上海博物館,到的時候有很多旅遊大巴,我就意識到人很多,走進了一看人太多了,我就放棄了。

因為我平時愛看微博,明星八卦,就想著查一下上海戲劇學院在哪,其實這不在我今天的計劃內,但是博物館人太多,我選擇放棄。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上海市博物館

沒想到半個小時的距離,我就坐上了71路,不得不說的是上海的交通真的很方便,公交站臺都有坐的地方,走累了能有一個坐下來的地方真是太好了。

上海戲劇學院:

半個小時後到了上海戲劇學院華山校區,整個校區走完估計只要五分鐘,比我讀的高中稍微大一些。

看到了著名的紅樓,據說學生都會在紅樓上課,正值國慶假期,校園內只有幾個人,紅樓門口也沒有值班的人,我就溜進去了,當時覺得還是不可思議,居然進到了紅樓。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一天下來也很累了,差不多四點多,結束了當天的行程。

第三天

馬勒別墅、田子坊、周公館、孫中山故居

馬勒別墅:

第三天的路線是第二天晚上回來研究的,我去到了昨天沒去的上海博物館,排了大概一個小時的隊,就進去了。國慶期間,排隊一個小時算是很快的了。

後來去了馬勒別墅,去了才知道馬勒別墅現在已經是一個飯店了,進去看一眼,復古且豪華!接著路過了田子坊,沒在計劃內,進去五分鐘就出來了,就是小吃一條街,人擠人,沒有什麼可看的。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周公館,思南公館緊挨著,本來孫中山故居,不在我的路線內,但是沿著地圖走,看到了就想著一定要去一下,也需要20元門票。

孫中山故居,開放的比宋慶齡故居少一些,裡面有介紹他們倆認識的經過到結婚,還有許多關於他們之間的信物。

我坐了19個小時火車去上海,逛完後感覺這趟旅行我賺到了...

第三天的最後一站去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沒有很驚豔吧,走了走,看了看,就回程了!

以上是前3天的行程,由於篇幅原因,後續的形成單獨寫一篇介紹,最後會給大家總結好值得體驗的路線哦。

作者:苗萌,青雲計劃得獎者,前電視臺美食編導,專注分享成長和寫作乾貨,記得點擊關注共同成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