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修羅戰場》:如果活著只為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近十年來,中國的武俠電影萎靡不振,幾無一部可看的武俠電影。14年,一個新人導演路陽,拍出了一部《繡春刀》,讓國人看到了武俠電影的希望,可惜,叫好不叫座,未能取得較好的票房成績。

三年後,路陽重啟《繡春刀》,除主演張震外,其它角色大換血,拍的也是《繡春刀1》之前的故事,不過電影依然保持上一部的質量,上映後依然只取得了2.66億票房。

《繡春刀·修羅戰場》:如果活著只為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目前,兩部《繡春刀》在豆瓣的評分在7.5分左右,這樣的評分只是及格線而已,不過在近幾年的武俠電影中已經算是優秀的了,更重要的,路陽並不打算拍一部爆米花電影,他在兩部《繡春刀》,都在試圖探討人生與社會的問題。

《繡春刀·修羅戰場》的立意,就是人到底應該怎樣活。

《繡春刀·修羅戰場》一開場,便向觀眾展現一幅伏屍遍野的戰爭場景,在殘酷的戰爭中,人命微賤,“幾百萬人割草一般的沒了”,張譯飾演的陸文昭,在經歷了煉獄般的殘酷戰爭後,說:“要想不這麼死,那就要換過活法。”

於是,沈煉和陸文昭加入錦衣衛,想通過提升社會地位還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他們走出了薩爾滸的修羅戰場,卻進入了現實的修羅戰場。

《繡春刀·修羅戰場》:如果活著只為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在改變活法的過程,沈煉想的是保全自我,提高官位,雖然他沒有像陸文昭那樣手段狠辣,但黑暗而殘酷的官場,讓他的心漸漸變冷。

所以,當殷澄的言行威脅到他的生存時,他迫於無奈,只得將他追回來,最終逼得殷澄自殺。

在他與凌總旗一起執行殺北齋的任務時,即使北齋是他喜歡的畫家,還為他撐過傘,但他從頭至尾都沒有要救北齋的意思,只是在凌總旗要侮辱北齋時,他實在看不下去,才想出手阻止。

當凌總旗的無常簿上,記錄了對他不利的內容,他才真正對凌總旗動手,但他想要做的依然只是搶無常簿,而不是殺凌總旗,殺凌總旗只是在爭奪過程的誤殺。

直到這時,他內心想法依然是,要保全自我,簡單來說,就是要活著。

《繡春刀·修羅戰場》:如果活著只為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當他抓到北齋時,首先想到是找到幕後黑手,換取大大的功名,他想要更好地活著。但是,他看到柔弱的北齋,為了她內心堅信的東西,甘願溺水而死,他看到了不一樣的活法。

陸文昭在現實的修羅場中,顯然更加精明,所以,當沈煉還是百戶的時候,他已經是千戶了。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即使加入了錦衣衛,他命運依然掌控在別人手中。

所以,他投入信王的勢力陣營,想打倒當時最大的執棋手魏忠賢。

可是,他沒有想到,他也只是信王的一顆棋子,最後還成了棄子。

《繡春刀·修羅戰場》:如果活著只為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那麼,信王,魏忠賢,他們是命運的執棋手嗎?當皇帝還沒有死的時個,信王也得去求魏忠賢,而最高權力的執掌者皇帝,也受魏忠賢控制,可是,當信王當上皇帝,曾經玩弄別人命運於股掌的魏忠賢,最終也難逃天道輪迴。

他們又有誰知道自己明天還能活著呢?

所以,沈煉最後說:“如果活著只為了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人活在世人,沒有誰是容易的,但正因為不容易,敢於跟命運抗爭,才使人活得更有意義。

《繡春刀·修羅戰場》:如果活著只為活著,那跟死人有什麼區別

總的來說,《繡春刀·修羅戰場》是一部有追求的電影,路陽導演,是一個有追求的導演,今天還能看到這樣的電影,對於武俠迷來說,已經是非常幸運了。

如果拍電影只是為了賺錢,那麼拍電影還有什麼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