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一路——“百年甜井”的故事

《百年甜井》

遠望洞開近如鑑,沒在青石雜草間。

人來人往一天天,草枯草長一年年。

乾隆老井始鑿成,甜泉乍湧百年前。

泉湧育人知不倦,勝似生母伴身邊。

引子:2018年2月7日,當丹東市文物局的張姓工作人員出現在面前時,72歲的宋太品非常驚訝:因為他做夢也沒想到,一個吃官飯的人會專程驅車上百里,在第二天就是小年的日子,為一座老舊到村裡人都不知道起源於何時的老井而來,而且還不斷詢問、記錄和拍照。考察完畢,感嘆從業30多年第一次看到這麼長年頭還在用還能用的老井。臨行還一併登記了村裡的其他老房子,並登記了宋太品的電話,說再來時以便提前通知。

一、老井的身世

宋太品當然說不清楚老井的身世了,他只知道家族很早以前就定居在此;他雖然年過古稀,但是從小老井就在那裡;雖然全村大多數人家每天用扁擔和水桶從此井挑水生活,但沒有誰會追問這座老井究竟多大年齡了。井就是井,井是用來取水的,原本就沒有人關心老井的年齡,後來日子漸漸好過,有的人家在自家院內打井並用水泵抽水,再後來村裡統一安裝了自來水,更是沒有人從老井取水了。

人變懶了,井水也變懶了,因為流動變少,沒有以前那樣甘甜了——全村人都知道村東頭的這座老井的水很甜,尤其夏天在大樹下乘涼時喝一口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涼水,冰涼甘冽,瞬間沁人心脾。

古語說“飲水思源”,儘管似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老井的年齡,但古井一定有開鑿的那一天,一定有打上第一桶水的那個時刻;而這個時刻從一卷幾乎失傳的家族宗譜裡可以大略推算出來。宋長甲從輩分論是宋太品的父輩,從學識上更是村裡最德高望重的長輩,因為他年輕時是政府裡負責民政工作的。現在雖已年過八旬,但仍然每天讀書不倦,走筆生花。正是他的收集和整理,一個家族闖關東謀生的創業故事,才得以漸漸展示在世人面前。一個背井離鄉,又在異地重新打井,重新生根,變異鄉為故鄉的動人故事,才在新時代煥發了新的生機。

歷史的畫卷這樣展開:公元一七六零前後,時值清乾隆二十五年前後,位於今天山東省威海市乳山縣小南泓,一戶宋姓名喚宋林者,據史考乃宋氏一世祖、元末丞相宋信十八世後人(宋信,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人,公元1341年因失事降任般陽路總管至山東文登);宋林已過而立之年,娶妻郝氏,育有三子,分別叫宋國清、宋國富、宋國有。由於當年清政府將土地高度集中,致使很多貧苦農民失去土地,而樸實的山東人骨子裡“種地為上”的思維定式,面對破產要麼立地造反要麼遠闖謀生,而造反本質還是爭一塊養家餬口的土地。於是一家五口,由宋林挑著一副扁擔,帶上應用家當,攜妻帶子;毅然登上逃生漁船北闖關東,歷經風雨,一路顛破流離,由今莊河花園口(遼東半島大連屬地)登陸,而後輾轉來到今天大孤山地區的宋家屯。後經一年的拓荒耕耘,終於將家安頓了下來;農耕之家,最重要的就是追求一口吃的,而一座井又是家的象徵,因為這代表不再漂泊了,落地生根了,而有井的地方一定是適宜居住的。

因為年代久遠,我們不能像電視劇《闖關東》那樣杜撰情節,但我們可以想象出當時年代普通農民創業的艱辛,謀生的不易。闖關東時,一擔,就是全家的希望,相依為命,互相扶持;一路,再多艱辛也用雙腳量出,再多困難也用雙手克服。在遼東創業時,一井,就是全家的錨,風雨再大也不怕;一田,就是全家的希望,用力開荒,有糧心才不慌。一擔一路,走起來時堅定不移;一井一田,停下來時傳承希望。

二、老井竟然是一眼泉

當第一縷炊煙升起,當第一聲公雞報曉,當第一盞燭光亮起,當第一聲犬吠傳出,當第一季糧食成熟,宋林一家五口算是在遼東古鎮大孤山的邊陲紮下了根。但沒有井怎麼算有了根,家鄉的井既然搬不走,那就在是家的地方再打一座井。而井的選址無疑要靠緣分,選不好要麼很深不出水,要麼出水發澀不好吃,要麼天一旱就變枯井。可能是天道酬勤,也可能是老天眷顧宋林一家的勤勞與善良;一天宋林勞動歸來,在村東頭的大樹下乘涼,偶然發現不遠處有塊地方明顯比其他地方潮溼,經驗告訴他這下面可能有泉眼。於是二話不說,立刻召集來三個兒子帶來工具挖掘,半個下午沒到,一股渾濁的泉水便湧了上來,全家沸騰雀躍;待到沉澱完畢,取清水一嘗,甘甜如蜜,全家更是無比興奮,立刻朝南跪了下來,感謝蒼天賜福,善良的郝氏還落下淚來。宋林立刻動員全家去西河邊搬運石塊砌井,井成未敢馬上取水,而是取一塊紅布蓋於井口,待到了秋收月圓之夜,祭過了天地和祖先之後才敢享用上天恩賜的甘泉;從此宋林一家在此地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時光飛逝,轉眼兩百六十多年過去了,井還是那座井,只不過歲月洗禮過的砌井石變得光滑圓潤,不變的是正常季節從井口到水面只有一扁擔深,這跟取地下水的動輒幾十米的水井有本質的不同。井水卻不是當年的井水了,兩百多年來,這口老井不知道養育了多少父老鄉親和他們的家禽家畜。你取一擔水,我再生一擔水;你取一缸水,我再生一缸水,永遠取之不盡,永遠默默地奉獻,這就是老井精神!這多麼像我們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情懷,怪不得井永遠是家的象徵,有井的地方就有愛、生機和幸福的生活。

三、神秘的大孤山地區

《大孤山》

遼東奇秀第一山,亙在天地十億年。

百年冷觀興衰世,千載微察風雲天。

雪芹修成石頭記,唐杏探頭天宮邊。

幾聲木魚聲傳來,半樹春鴉掠眼前。

這座不起眼的“百年甜井”建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公元一七六O年左右),是遼東地區幾十年來考古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既未乾枯又未廢棄的生活用老井,見證了數百年來的社會生活的變遷,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更是“遼東宜居”的又一最直接的證明:1、古人認為適宜定居的地方才會打井。2、數百年來井不枯人未走,更證明此地宜居。3、地下不到三米即有甘泉,說明此地乃風水寶地。

而作為一眼泉,它卻不是大孤山地區唯一的甜水泉,因為它只是大孤山地區優質地下水資源的具體表現而已。比如在大孤山上的古廟建築群的後山上,就有一眼更著名的名泉——聖水宮大泉眼,泉水甘冽,傳說常飲此水,百病不侵;因此常年有人帶塑料水桶來此取水帶走。

說起大孤山,可了不起。從地理學看,大孤山是長白山的支脈,海拔337.3米,在遼東丘陵地形上突兀顯眼,大孤山下是古鎮,從公元665年(唐永徽元年)文獻記載中看,大孤山古鎮始於唐代,發展至清乾隆年間,古鎮及大孤山港更是商賈雲集,富甲一方。從大孤山最具知名度的“大孤山杏梅”誕生記就能略窺一二,它是由丹麥傳道士聶樂信帶的丹麥黃杏和本地杏樹雜交而成。大孤山上最著名的古廟更是面朝大海,背靠青山,從唐代便初具規模。據史學家和紅學學者考證,更有曹氏宗譜的佐證,大孤山腳下的曹氏家族便是曹雪芹的同宗,而《紅樓夢》就是曹雪芹以家族人物為原型創作的經典名著,並將大孤山的諸多景緻寫進了《紅樓夢》,比如書中的大荒山、無稽崖、蘆雪廠、櫳翠庵等等都有實物影子,該最新成果震驚紅學界。(詳見《紅樓夢與大孤山》2006年出版)

大孤山地區緣何這麼受古人青睞?在距“百年甜井”6公里,距大孤山5公里,一個叫“谷屯”的小村莊,更是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閻陀貝丘新石器時代遺址,更是一下子將大孤山地區的宜居歷史向前提前了數千年。這裡為何如此受到古人青睞,其實我們並無從知曉,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放心推理,那就是古人已幫我們確認完畢,大孤山地區是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和發展的。一座井的功德,是可以養活一個家族;一個地區的風水,才是這個地區人民的福祉。1300多年的原生態,好山好水養育了大孤山地區的一方兒女;1300多年的無汙染,好天好土滋養了大孤山人民的長壽安康。

四、老井待重生

風雲變幻兩百多年,這座老井見證了朝代更迭和社會變遷。換了人間,卻沒換泉水甘甜;換了打水人,卻沒換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老井寸步未移,卻見證了匆匆飛逝的時光;老井原地未動,卻見證了宋氏家族的繁衍生息。從清代宋林闖關東至此,到公元2000年,已延續十二代,以每代平均生育3個子女的繁衍指數計算,至今已達到數萬人規模,而這些族人早已繼續延續祖先的創業精神,遷徙並紮根在全國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然而一切的根都在這座老井,老井無言,卻連著每個族人的親情;老井無相,卻是每個族人的精神圖騰。

小小村莊,不足百戶;大大家族,廣隱於世;一口老井,百年長生;家族同心,老井重生。

宋長方,享年97歲;

姜秀英,享年96歲,

欒桂乙,享年93歲;

孫玉久,享年91歲;

宋太乙,享年87歲;

......

以上長壽老人都是無疾而終,壽終正寢,他們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民,在今天發達的網絡世界卻沒有他們的任何信息,除了這篇文章裡提到了他們。仍然在世的超過80歲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天天騎自行車健身,有的天天讀書動筆。要說家族有長壽基因,長壽者也不乏同村外姓;要說因條件改善而獲得的長壽,上述多人都是逝世於十多年前,而且均生於自然條件最惡劣的年代。於是這裡的長壽秘訣,一定跟水土有關,或者說環境使然。別的不說,經常聽電視新聞報道某某地十年九旱,經常遭災;而大孤山地區,可謂旱澇保收,從有氣象記錄的歷史來看,這裡從未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最乾旱年景裡,“百年甜井”也從未乾枯,筆者小時候還參與了家族用淘井法祭天祈雨的祭祀活動,全村老少跪在井前,在老族長的帶領下祭祀,竟然求雨成功,成為當地一樁奇談。

然而老井老了,不中用了,作為生產生活工具,它漸漸失去了作用;但作為家族創業的圖騰,作為社會生活發展演化的見證,作為“遼東宜居”的最有力證明,它在等待一個重生的機會。

五、共享綠水青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老井長滿青苔,縱然許久無人問津,自己也要營造生機——城市人與農村人共享綠水青山,才能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農村有的是好資源好環境,城市人有的是需求和消費能力。

老井的下一個春天來臨了。因為老井的再次重生,已昇華為一個品牌;“百年甜井”將為家鄉的好山、好水、好環境、好物產代言。

筆者名叫宋文寶,前文提到的宋太品是我的父親,從父親的言傳身教中我瞭解到了祖先的故事,更從家族精神中繼承了堅韌與無私的基因。作為從大孤山的家鄉走出去的大學生,作為新時代有夢想的年輕人,在回到家鄉看到父老鄉親守著金山銀山受窮,就想要為家鄉人民做點什麼。

做點什麼?我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唯有將“百年甜井”的故事與每個人分享,將家鄉的好物產推薦給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更要推薦給從遼東走出去創業的家鄉朋友。

親不親,家鄉人;甜不甜,家鄉水。百年甜井就是不說話的代言人,因為一來,好地方才會早有人定居;二來,風水寶地才會數百年品質如一;三來,水好物產才好,好水本身就有價值。

“一擔一路”不如“一帶一路”宏大,因為前者是小家的謀生遷徙,而後者是國家的文化傳播。但正因為無數“一擔一路”的小家創業故事,才成就了“一帶一路”的國家的發展。“一帶一路”已獲新生,將引領中國在新時代再創輝煌;那麼“一擔一路”上百年甜井的故事,是否打動了您,您願意看到在祖國大地上,更多我們的文化之根重獲新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