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上海的初中生顧則行翻看《中國歷史地圖冊》(第一冊)第41頁時,看到引用了兩枚古錢幣照片,文字標註為“北魏孝文帝時期的銅錢太和五銖和宣和通寶”。

在他的記憶裡,宣和通寶的“宣和”不是北魏孝文帝的年號,他立即上網查了宋徽宗、北魏孝文帝的年號,同時查閱其他古錢幣書籍,確認“宣和通寶”是宋徽宗時期所造。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為此,他向上海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錢幣學會第七屆理事傅為群求證。傅為群直言“這是硬傷”:“如果具備一些錢幣學方面的知識,就能發現這個明顯的錯誤。‘宣和通寶’不是北魏孝文帝時期的貨幣,書中配圖和說明都錯了,中小學教材更需要科學嚴謹。”

“我比較了有關的圖譜,發現教科書中的這枚古錢‘太’字在字體、鏽色上也有些可疑。”顧則行說。

傅為群鼓勵顧則行寫一篇小論文,分析教科書上這個小問題,建議教科書中插圖註明博物館或藏家名,既有利於嚴謹考證,也可供感興趣的小朋友前往參觀。

因發現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顧則行上了熱搜,網友大讚他質疑權威的鑽研精神,後生可畏。但同時也引起家長們的反思,歷史該如何去學?如何引導孩子像顧則行一樣對歷史及文物有興趣去研究,而不是讀死書、背誦年代史事的枯燥學習。


01、教科書學史的侷限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濃縮在中學階段的教科書中,實屬不易,歷史教科書的編輯質量暫不評論,孩子想完整而饒有興趣的接觸歷史,還需要從課外,額外去獲取吸收歷史知識,豐富信息量。

影視節目《國家寶藏》和《我在故宮修文物》兩檔節目就受到青少年的喜愛,雅俗共賞、老少皆宜。最高興的就是家長,當歷史搭上文藝,打開孩子們的信息通道也是顯而易見的。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兩個節目的共通之處,以真實物件展示,拉來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歷史進程,這給孩子們提供了小開口、低入門的進入歷史的途徑,好奇之心引領下悄悄的揭開歷史卷軸。

所以說,孩子學歷史,形式是重要的變通,拿到歷史教科書之前的少年時期如何接觸歷史,也值得探究和發展。

兒童歷史教育學者陳衛平教授指出:“真正精明的家長,給孩子用力的方向,應該是給他看似傳統、陳舊,卻具備永恆價值的東西,而不是你心目中的新東西。”

每年家長帶孩子去博物館的人數在猛增現象,就已經表明很多家長都已經領悟到了:去博物館感受出土文物是近距離接觸歷史的最好方式,文物是學習歷史最直觀的資料,文物自身的神秘色彩和歷史價值可以引起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一座博物館即使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文物的真實感通過視覺可以刺激孩子的興趣,但新的問題來了,如果在之前頭腦中沒有歷史知識的很多孩子不想再來第二次了。

問題有三:第一、文物文字介紹精華,不符合兒童興趣點;第二、大量語音導覽語速快,內容量大,不易兒童記憶;第三、如果兒童沒有歷史儲備知識,很容易形成斷裂感。

所以在去博物館前,父母可以先帶孩子閱讀一些文物知識和故事,有的放矢去的去感受博物館——我們終生學習的場所

02、以物觀史、格物致知

其實,每一座博物館都掌握考古文物真實的挖掘故事,有研究專家的考古細節過程,這本身就是從無到有,從發現到認知的求知過程,而如果能把這背後的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就不會走馬觀花的遊蕩在博物館間了。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中信出版的這套《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之《中國國寶篇》,就從中國七大博物館選取了10件國家珍寶:玉龍、玉鳳、花鳥銅鏡、金獸等等,詳盡細緻的考古過程趣味化的文字講給孩子聽,“文物”有了來龍去脈,活了起來。

1992年考古人員發現了西周晉獻侯夫人的陵墓,一串紅色瑪瑙、綠色料珠、白色美玉項鍊,目前在山西博物館保存,叫做“六璜聯珠組玉佩”。

“雖然陵墓中的棺木早已腐爛,夫人肉身也已朽盡,然而在她胸部的位置,散落著保存完好的玉石。”

有玉佩考古學家發現西周諸侯夫人的玉璜數量不一樣,多代表位高,少代表位低,且走起路來會發出響聲,所以走路的聲音也能辨別出位權的高低。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這和《詩經.鄭風》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所描繪的玉佩發出的悅耳聲音,就好理解了。

這讓通過一件躺在博物館裡的文物,與各類知識都串聯起來,多角度的建立知識聯繫,是非常能夠讓孩子感興趣的學起來,增強記憶力。

而此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每個文物,都會講到平民或者考古學家挖掘之時的情況,還有入博物館之前的“流浪"經歷,這曲折的考古經歷也增加了孩子們對此文物的認識深度和興趣。

介紹國家博物館的“中國第一龍”玉龍時,採用的是故事敘事法,“在它還沒被確認為國寶之前,居然是一個小孩兒的玩具!”1971年一個6歲孩子在玩黑乎乎“鐵鉤子”,這是他哥哥幹農活挖出來的,1984年才被專家們確定了它是“玉雕龍”,推測來自公元前4700-2900年的玉器。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這樣的故事化敘事,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靈活現,讓歷史不再難以親近,通過考古挖掘的過程,也增加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人人都可以考古,人人都有保護文物的職責。

除了文字的記載,我們對於歷史只能從文物中去揣摩研究分析,而這一過程本身就是探索之路。不僅僅依靠現有的考古學家,更要有傳承下去吸引更多新一代歷史專家去探索和發現歷史之源。

03、鑑往知來

孩子們很難通過文物感知文明交流互鑑的歷史發展規律,但他們可以通過文物窺以前的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建造家園,這對他們很重要。就像第一次知道父母也曾經是個嬰兒,父母也會走向死亡一樣,打開了思維裡面一個流動的時空。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是長見識,有的是走馬觀花,如何學好歷史?

而鑑往知來的“鑑”不僅僅要借鑑歷史,還應當品鑑歷史,從興趣出發,去好奇之心想象文物之初心,沿著一件件物品的歷史脈絡,感知歷史中的人的衣著、用品、思想、文化的精細之處。

歷史不僅僅是用如教科書上列出的重大事件,還應當有骨血有跡可循的一件件故事,一個個連接起來的豐富群像。博物館擺在櫥窗裡的,永遠不是用來敬畏而遠之的古董,應該是用好奇之心探索、去揣摩端詳的歷史“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