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張英


和很多作家的經歷不同,畢淑敏是一位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作家。她是內科醫生,北京作協副主席,也是國家執業的註冊心理諮詢師。1969年,她16歲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年,歷任衛生員、軍醫等,挽救過無數人的生命。

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畢淑敏開始文學寫作,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她的文學寫作,大氣厚重,關注時代和現實社會,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鮮花手術》等作品產生強烈社會影響,作品具有濃重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作家王蒙這樣評價畢淑敏的出現:“她確實是一個真正的醫生,好醫生,她是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崑崙山上當兵的經歷,醫生的身份與心術,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覺,使她成為文學圈內的一個新起的、別有特色的、新諧與健康的因子。”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著名作家畢淑敏


1998年,畢淑敏攻讀了北師大心理學博士課程,成為國家註冊的心理諮詢師,經驗豐富的她開始直接面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線病人,還繼續通過一系列心理學病理案例非虛構寫作,公開出版物和演講,治病救人。

在開設診所4年以後,她關閉了自己的診所,放棄了優厚的經濟收入,回到家裡繼續寫小說,出版了一系列以心理醫生為背景,與心理學知識治病救人的小說作品。

在我眼裡,她是一位溫暖有愛的作家,悲天憫人的醫生,秉承了魯迅的文學傳統,行動中的理想主義者,以筆為旗,身體力行,用文學、醫學,治病救人,在夜晚黑暗裡,用愛與希望點亮了生命的燈。

不久前,我在畢淑敏的家裡,採訪這位優秀作家。採訪的幾個小時裡,門鈴不斷響起,不同的快遞員送來了蔬菜瓜果和她在網上購買的各種日用生活品。

“我真的感謝這個互聯網時代。作為家庭主婦,我是家中的後勤部長,雜事都由我負責。通過互聯網購物,幫我節約了大量外出時間,用來讀書和寫作。我的生命已經到後半程了,時間對於我是最寶貴的東西。我又對家庭負有不能推脫的責任,只有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儘量簡單化,節省時間。”畢淑敏說。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張英:現在你是個旅行家,非常羨慕您。

畢淑敏:我去過80多個國家。我聽說過了70歲以後,旅行社就不接受老年人參團,讓你出具什麼體檢證明,手續複雜。所以我要趕在70歲之前,多出去看看。我去了北極,南極,中南美洲,包非洲,歐洲等等,都抓緊時間去看看。

以前出國,指望公派,自己省錢省心。或者也比較風光。不過那種機會真的挺少的,僧多粥少,就是偶爾分到頭上,也許那個國家我就去過了,想去的國家反而沒機會。

我覺得最簡單的方法:我寫作掙點稿費,用稿費買機票,當盤纏,自費旅行。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可能有人覺得不值,去一趟北極大概需要20多萬,夠買一輛不錯的車了。對車我沒有奢求,代步工具而已,只要通公交的地方,我使用公共交通,用不了多少錢。我過了65歲,坐公交車還免費了。實在不方便的話,我打個車什麼的,都行。我想去看看北極點,那個地方,無論朝哪個方向走都是朝南。雖然我理論上知道這知識,當我真的站在那個點上,還是覺得挺神奇的。喜歡這樣的感覺。

我現在自己去養老公寓,也不是覺得自己老邁到必須要住到那個地方,只是覺得將來我少給孩子添麻煩。在那裡可以有新的朋友,一起生活挺熱鬧的,還有幾個老朋友,大家互相年輕時候就在一起,老了也能在一塊兒,多好啊。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張英:還寫了很多遊記散文。

畢淑敏:這是我旅遊的副產品。書的發行量還好,出版社也願意出。我對自己的生命過程有一個大致安排,在旅行途中,看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生活,感慨甚多。我當過心理醫生,看問題的角度,不由自主的多一些側面,我願意和更多人分享這些感觸。

我某年到美國去,做了一個月訪問學者。陪同我的美國人在舊金山分手的時候,跟我說,她接到這項工作時,看到對我的介紹。大意是“這是一個在中國有特別存在的作家,她從未從屬於任何流派或也未曾被炒作,卻成為了一個持續走紅的作家。”

就我個人來說,所有寫作都是有感而發,那些曾經感動過我,或者讓我不安不寧的那些存在,始終激盪著我,我想表述出來,大體如此。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張英:已經跑了80多個國家,下一站旅行目的地,會去哪裡?

畢淑敏:目前還沒有具體目的地。隨緣吧。

舉個例子。大約7年前,有一天我在家裡拖地,突然聽到背後的電視裡面說到沙漠新娘。我以為是個女的呢,回頭一看居然指的是一座古城——敘利亞的帕爾米拉遺址。我在那一個瞬間,決定下一站是敘利亞。立刻打電話給旅行社,說我要去帕爾米拉,當時敘利亞的政治局勢已很緊張,很可能爆發戰爭。旅行社把它列為高風險國家,不發敘利亞旅行團。後來我跟旅行社說你不妨試試唄,他說好吧,那我們發個帖子,全國招募一下敘利亞團。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敘利亞文物


過了一段時間,旅行社告訴我,全國才徵集來了6個人報名,人太少,我們不派導遊,不派領隊,你們自助旅行。其次,我們得提價。我說,要不咱們再等等,人多一點,你們也別提價啊。旅行社說,畢老師,您別等了。敘利亞戰火味漸濃,您再等下去,恐怕連著6 個人也沒了。於是,立馬組團,去了敘利亞,去了帕爾米拉。最現在,那麼壯觀的一個古城,被IS組織炸燬了。我們曾經感嘆不已的宏大輝煌的古羅馬風格的大劇場,,被恐怖組織當做殺人的舞臺,那些偉大的建築已不復存在。

比如去伊朗。某天我對先生說,我得去看這個波斯帝國。旅行也很艱難,組團不易,國內保險公司都不承保,說是屬於一級戰亂地區。但我們還是出發了。

去過那麼多國家之後,我覺得心被打開的更大一些了。人生的煩惱,減少很多。焦慮和不安,比較容易放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世界添一點點溫暖,此生足矣。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伊朗女孩


張英:因為科技發展進步太快,可能會危害到人類自身,甚至是未來的孩子們,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焦慮?

畢淑敏:我自己當母親,現在也當奶奶了,常常想未來的問題。2019年,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把我的一篇文章選到課本中。教材主編是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溫儒敏,他跟我有過一個對談。他提出一個觀點特別重要:現在到處瀰漫著焦慮。

在參加騰雲文化論壇中,我聽到很多科學家們也都在說,到處瀰漫著焦慮。在心理學上,恐懼與焦慮是不同的概念,恐懼是面對直接發生的危險,焦慮是面對著你預計可能出現的危險。我想,如果說我們此刻特別恐懼,這個詞稍微嚴重了一點。要說我們都比較焦慮,大家點頭的頻率會比較高。


作家畢淑敏:在文學創作以外,我去了80多個國家旅行

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未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不可能的。對於我們的後代,對於我們的學生,你也不可能完全去掌控他們。所以,要有平常心,包括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面對人類不很確定的未來,不知驚慌。只要我們把當下做好,就對未來多了一分把握。

很多很焦慮的父母都問我:你趕快告訴我一個方法,怎麼才能讓我的孩子變得更好?我每一次都說,你這麼焦慮,你的孩子變不了更好。你先要讓自己穩定下來、安寧下來。要有一種勇氣,就是將來不論發生什麼問題,只要你內心堅強,應該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家長們有一半信的,嘗試放鬆。有一半不信的,繼續焦慮愈演愈烈。

未來如何掌控?剛才科學家講了,量子不能掌控。如果你企圖掌控你不能掌控的部分,我個人覺得,那是人類的狂妄。那天我和周國平老師交流,因為我認得他的女兒,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認得,現在發展得非常好。我們向周老師學習吧,對我們的孩子,除了愛以外就是信任,讓他們健康地按照自己的天性發展。我相信,他們能有智慧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