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在心裡想千遍,也不如實際做一遍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在心裡想千遍,也不如實際做一遍

有這樣一句老話,叫做:鐵匠沒樣,邊打邊像。

意思就是說:鐵匠打鐵的時候最初是沒有樣本去參照的,而是一面打鐵,一面調整鐵的形狀。

我們也應該像打鐵一樣,不要去給自己定一個具體的標準,只有走在路上才能遇見一個合適的標準,就好像很多明星一樣,最剛開始並不是太紅,只有在別人的幫助之下慢慢的走上明星這條路,然後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人設,逐漸的才大火了起來。

很大一部分明星都是這樣,他們並不是在剛開始當明星的時候就給自己建立一個合適的人設,都是一邊行走,一邊尋找。

所以做事的時候先要親自上陣,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不要怕艱難和困苦,才能夠探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六五:殷亡後,箕子逃到東方鄰國避難,卜問得吉兆。

《易經》:在心裡想千遍,也不如實際做一遍

君子遇到風險就會明智的隱退,這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有利於堅守正道,這一句話也說明:君子在建功立業之時遇到了挫折,痛苦持續發展下去,成功就在眼前。

問題是每一條路上都會遇到的,當你走在路上不斷摸索的時候,要有堅持下去的精神,即便遇到問題也能夠突破和化解,慢慢的人生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李時珍是非常偉大的科學家、醫學家,他為我國醫學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從小體弱多病,因此他立志要熟讀醫書,解除天下人疾苦。

但是在讀書過程中,他卻發現書中記載的和實際的功效不相符,還有很多錯誤,這導致很多人在救助過程中而喪命,這個時候他下定決心打算親自嘗試藥物來糾正錯誤。

《易經》:在心裡想千遍,也不如實際做一遍

後來他聽說湖北一處山上有一個少見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可以長壽,於是他決定親自去看。

當他到了山下廟裡休息,和一個老頭聊天的時候,老頭告訴他說:“你不能上去摘榔梅呀,因為當年皇上已經下令,只能皇家採摘,其他人摘了會被殺頭的。”

李世珍聽了之後就非常生氣的說:“榔梅是天生的果子,又不是皇上自己種的,為什麼不能摘,我要弄幾個回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果子。”

當天夜裡,李時珍趁著夜色摘了幾個果子,回家之後才發現榔梅只是一種椰子類的果實,根本不是什麼長生不老的鮮果,說吃了能長生不老的,完全是騙人的。

後來在李時珍的不懈努力之下,經過他的多方考察和印證,每一次都找到一種可以對醫藥方面產生價值的東西,並且觀察其藥材的知識成分,即便遇到困苦和問題,也從未放棄。

他覺得民間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醫藥寶庫,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都遍訪名醫,認認真真的跟他們學習,甚至也向老百姓學習一些偏方技巧,當他的足跡踏遍天南地北之時,也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通過三四年的時間,寫下了幾百萬字的《本草綱目》,也成為中國醫藥市場重要的著作之一。

《易經》:在心裡想千遍,也不如實際做一遍

正所謂“鐵匠沒樣,邊打邊像”,我們要有探索精神,也要有一種開始出發的勇氣,不要總是在腦子裡面去想,只有開始在路上行走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自己適合的是什麼,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