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賀歲檔之於馮小剛導演,那是再熟悉不過,為什麼這麼說呢?



1997年12月24日,現在來看那一天是平安夜,但彼時國內甚少有人過“聖誕節”。那天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甲方乙方》上映,全國人民在電影院裡看盡了人們對於生活的另一種嚮往——他們想成為與生活中截然相反的的人。就在搞笑與荒誕的電影氣氛中,馮小剛導演的京味兒喜劇風格風靡了全國。《甲方乙方》也以3600萬的票房成績躋身1997年的票房榜前十。至此,12月的電影檔期開始有了“賀歲檔”這個概念。(那個時候還沒有“春節檔”)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彼時的馮小剛導演未滿四十歲,作品風格有著深入骨髓的荒誕與真實。這也是馮小剛導演與葛優合作的第一部賀歲影片,《甲方乙方》的成功,為此後馮小剛&葛優這兩位最佳拍擋築下堅實基礎。觀眾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裡看盡了人性,既詼諧又溫暖,那也是全國觀眾在電影院頭一次真正見識到了馮氏的“另類”與北京人的“貧嘴”。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1998年12月24日,時隔一年後的同一天,《不見不散》上映。馮小剛導演帶領全部觀眾去了趟美國,那個年代出國的老百姓著實不多,也是那個年代,國內早先富起來的一批人開始移民或將子女送出國留學。觀眾不僅能從電影中看到馮氏喜歡的精粹,還能看到時代的影子。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稀記得《不見不散》裡有一出經典鏡頭,讓徐帆在美國的遊輪上穿著中國的旗袍,驚豔了全國觀眾,還記得孫楠演唱的一首同名主題曲《不見不散》響徹電影院,也讓這位男歌手在全國一夜爆紅。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再到1999年12月15日,馮小剛的第三部賀歲片《沒完沒了》上映,故事從韓冬綁架旅行社老闆的女友小芸開始說起,同樣是誇張的手法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樣充滿著京味,同樣的幽默詼諧。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對於從小貪吃的我來說,看了電影最深刻的記憶是旅行社老闆阮大偉在電影高潮時,吃的那一段年飯。在那個物資並不充沛的年代,老百姓看著演員傅彪飾演的阮大偉抱著人頭馬的空酒瓶的樣子,忍俊不禁。連同2001年12月21日上映的《大腕》,當時還在讀初中的我,大開眼界,原來有錢人的生活是這樣啊!電影當中一句“只選貴的,不選對的”臺詞,席捲了全國。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那幾年的馮小剛導演,無疑是全國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導演,沒有之一。他的馮氏喜劇,幽默而又不俗,總能從小人物中看到一些感動。那幾年的國內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總能從馮小剛導演的作品中窺探到時時代的變遷。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再次在電影院見到馮小剛的電影時,合拍片開始興起,2004年12月4日,《天下無賊》上映,與此前的電影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男主角不再是御用的葛優,而是換成了劉德華,葛優飾演反派黎叔。當然,葛優的表演依然可圈可點,一句“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盡顯詼諧,十多年過去了,依然令人記憶猶新。該片在當年最終取得1.2億的票房傲人成績,更喜人的是同年馮小剛客串的另一部電影,其中一句“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的臺詞成為了新年的流行語,這部電影就是周星馳的《功夫》。在《功夫》裡,馮小剛客串的角色連姓名也沒有,只說是鱷魚幫幫主,卻能讓觀眾們牢牢記住他。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此後的馮小剛導演,即將進入天命之年,作品沒有之前頻繁。2007年12月20日,又是一年賀歲檔,《集結號》橫空出世,雖然不是喜劇題材,但憑著“馮小剛”三個字的金字招牌和電影過硬的品質,取得了2.1億的票房成績。其實從馮導各部同一時期的電影票房成績,可以側面看到彼時百姓生活水平的飛速提高,大家開始有錢並有時間,走進電影院裡享受生活。大家對馮小剛的喜愛與信賴,無以言表。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再之後2008年12月18日上映的《非誠勿擾》和2010年12月22日《非誠勿擾2》,馮小剛導演出了兩部繼續由葛優擔任男主角的喜劇片,分別取得2.51億和4.56億票房。老百姓對馮氏喜劇的喜愛程度有增不減,但50歲的馮小剛導演似乎不那麼願意拍貧嘴逗樂的喜劇片了。那幾年,國內的喜劇片也開始扎堆,“另類”的馮小剛導演想要來點不一樣的。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2012年11月29日,嚴格意義來說,《一九四二》的上映比賀歲檔提前了。暌違兩年的馮小剛電影徹底換了題材,他不再講我們身邊的老百姓的故事,而換成了戰爭歷史題材。電影最終取得了3.71億的票房成績,並未像馮小剛導演此前的電影作品一樣,票房節節高,但從這部電影作品中,觀眾看到馮小剛想表達的東西比此前更多了,其實早在07年《集結號》時就已顯露。儘管《一九四二》的劇本改編紮實,群戲相得益彰,但對於那個時候的觀眾來說,他們似乎還是願意看馮小剛導演拍喜劇,能逗他們樂。2013年12月19日,《私人訂製》的上映,可能是馮小剛徹底摒棄馮氏喜劇的一個轉折點。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到了2015年11月23日,休整了幾年的馮小剛導演本在首都開唱《愛的代價》,卻突然獲得了金馬獎頒發的最佳男主角。這一次馮小剛不再是導演身份,而是以男主角的身份獲獎,一個月後,12月24日《老炮兒》上映,憑著馮小剛接地氣的表演和《老炮兒》裡的衚衕文化以小見大,電影取得了8.99億的票房成績。電影的導演管虎因此名聲大噪,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大導演。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同樣的賀歲檔,雖然不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是其主演的電影,但人們還是極為肯定馮小剛,總願意多看他的電影,無論是導演還是主演。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到了2016年11月18日,幾經周折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同樣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另類”的馮小剛在電影中以旁白的身份演出,電影精緻的方中帶圓攝影技巧,開創了國內講故事的一個新手法。不可否認,馮小剛是非常會講故事的導演,電影最終也取得了4.83億的好成績,而且還是在11月的一個相對冷門的檔期裡。此時,58歲的馮小剛導演,彷彿開啟了他講故事的外掛。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2017年12月15日上映的《芳華》,稱得上是馮小剛正式迴歸賀歲檔。這一別,已經是四年之久。雖然電影不是喜歡題材,還惹得觀眾淚水漣漣,但何小萍和劉峰的真摯情感,真實的感動了觀眾。《芳華》最終在取得了14.23億的好成績,成為馮小剛最賣座的電影作品。外界宣傳馮小剛是賀歲檔王者歸來,然而,他只是把自己曾經文工團的經歷改編成故事,靜靜地講給觀眾聽。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又到一年賀歲檔,年屆62歲的馮小剛繼續著他的“另類”,他拍了一部愛情片,名字叫《只有芸知道》。電影由《芳華》中未能結緣的黃軒、楊採鈺聯袂主演。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看過電影《只有芸知道》以後,我發現有兩個細節很有意思,一是楊採鈺扮演的角色和1999年《沒完沒了》裡吳倩蓮扮演的角色,都叫小芸;第二個細節是隋東風與羅芸結婚時,只與房東林太太吃了一頓火鍋,是老北京的銅鍋涮肉,這一點與《沒完沒了》裡的饕餮盛宴形成鮮明對比。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一切都變了,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沒有了早年的市井煙火,也沒有了戰爭歷史的沉重,更沒有了犀利而又幽默的評說……馮導越來越追求樸實自然,如今的電影裡,盡是新西蘭寫意的景色,壯闊的雪山、嫻靜的草原湖泊、令人讚歎的極光與鯨魚。從《只有芸知道》裡的風景來看,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愛情片,這是一部大片,但是講的,依然是平凡人的故事。最為關鍵的是,電影裡女主角名字沒有變,依然還是“小芸”。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從1999年到2019年,馮小剛導演像是來了一場“迴歸”,這次,他給了觀眾最真誠最靜謐的愛情故事。馮小剛導演的這部影片,最動人之處是他耳順之年給觀眾的真誠。電影裡馮小剛的妻子徐帆,全程以自己的家鄉方言武漢話講述臺詞,這在馮小剛導演此前的作品中,未有過的。由此看來,不僅是愛情,還有家鄉,還有生死,都在電影中展開。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只有芸知道》改編自導演友人的真實故事,當彩蛋放出友人的照片時,伴著譚維維演唱的片尾曲《相愛的那天》,觀眾在電影院裡淚眼模糊。能打動的東西,必須是真摯的,會講故事的馮小剛導演,把隋東風與羅芸兩人在異國他鄉的故事娓娓道來,但把他們關於愛情的秘密留待電影最後揭曉。與愛人生死相隔,導演放在最前面,再用回憶的方式去講述兩個的相愛,倒敘兩人的相遇相知。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總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馮小剛導演講故事,總有一些出奇不意的地方。六十二歲的馮小剛,藉著妻子徐帆的嘴,闡述著婚姻的真相,藉著《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闡述著愛情的真相。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當下的中國社會,絕大多數人都在忙碌地追逐著名與利,而內心又特別想要回頭看看詩情寫意。12月20日,依然是馮小剛導演熟悉的賀歲檔,在這個鑼鼓喧天鞭炮齊名的檔期,“另類”的他唱了一出反調:安安靜靜,回到相愛的那天。


“另類”馮小剛《只有芸知道》,熟悉的賀歲檔總愛唱反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