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裝“天眼”監控揚塵:濰坊高新區92個在建項目納入“雲平臺”,進行線上實時監控

為了更好地治理工程建設中產生的揚塵,高新區工程監管中心在建築工地安裝“天眼”,通過“雲平臺”對工地的揚塵數據等進行實時監控。目前,這一模式已經覆蓋了高新區92個在建項目。4月26日,記者來到高新區泰和東郡、學府生活城項目建設現場,進行了採訪。

建築工地裝“天眼”監控揚塵:濰坊高新區92個在建項目納入“雲平臺”,進行線上實時監控

泰和東郡項目工地在“雲平臺”上可實時監控

項目建設現場數據隨時可調看

  4月26日,記者來到高新區泰和東郡四期項目施工現場看到,車輛經過大門口時,自動沖洗設備將車輛洗得乾乾淨淨。為控制揚塵,現場還配備了兩臺霧炮車。

  進入工地後,記者看到了揚塵監測系統正對PM2.5和PM10及氣溫、氣壓等數值進行實時監測。工地上幾個重點位置都安裝著攝像頭,除了在工地進行實時監控外,還連接了高新區工程監管中心的“雲平臺”。監管中心工作人員可隨時在線監管。

  “視頻監控與日常監管相結合,24小時對工地進行監管。”工作人員說著,調出項目建設現場的視頻畫面,車輛出入沖洗、裸土覆蓋、霧炮車運行等情況一目瞭然。

  高新區工程監管中心監管科科長王兆輝表示,有了“天眼”,工程監管中心可以實時調取監測數據和監控錄像,針對性地加強督導檢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目前,高新區已完成92個在建項目的揚塵監測在線聯網監控。

大數據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

  據瞭解,高新區工程監管中心結合春季復工大檢查,對全區115個建築工地揚塵治理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全面強化了工地揚塵治理水平。大數據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實時監管建築工地揚塵治理情況,真正實現對建築工地精準監測、精準管理、精準監督。

  “對新開項目,我們進行一對一輔導,宣傳揚塵治理的文件精神,幫扶指導項目落實揚塵治理六個‘百分百’和15條鐵律要求。”高新區工程監管中心副主任徐曉暉說,對原有項目組織拉網式大檢查和差異化日常管理,每5天對全區的115個建築工地巡查一遍,有效提升全區建築工地揚塵治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