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你好,這裡是BIMBOX。

很多項目做機電BIM設計,在管線之外都要求畫支吊架,這幾年我們看到大家主要是兩種方法。

一種是買插件,比如MagiCAD,這比起 Revit 原生功能肯定是有很大提升的,如果自帶的族夠用,能提高不少效率,不過在做複雜的成品支吊架時,需要選擇固定的廠商產品,自定義零件不太方便。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另一種就是自己建支吊架族,好處當然就是自定義程度高、不需要花錢買軟件啦。

不過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建的支吊架族,無論有多精細,都很難用。要麼需要在三維視圖下把幾十種零件一個一個拼接,要麼就是零件之間無法聯動,要麼就是嵌套太多,導致後期沒法自動統計準確的材料表。很多BIMer就拿著這種簡陋的族,十幾分鍾畫一幅支架,一個項目做下來累死人。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去年BIMBOX出了一個《Revit2019族小白到大師成長課》,受到了小夥伴們的大量好評,很多小夥伴留言,說老孫能不能再出一個進階教程,讓我們再提升一下實戰水平?我們一直在考慮,什麼樣的課程既能讓大家把水平再拔高一些,又能解決實際項目裡的問題呢?

於是,我們決定把老孫這些年手裡的絕活拿出來,一個課程解決你用原生Revit功能製作綜合支吊架、抗震支吊架的難題,再幫你把族課程裡面的重要知識點夯實。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通過這套課程製作的支吊架,能解決和優化以下幾個問題。

➤ 所有繪製過程不離開一個剖面。

支吊架是承擔管道的,如果在三維視圖下繪製支架,會因為管道遮擋各種彆扭。用這套課程講解的方式,從建立零件,到標註出圖一直在剖面圖完成,所有零件自動對齊,甚至包括平面外的斜向支撐也不需要切換視圖。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 所有零件做好嵌套關聯。

在項目裡使用的時候,只需要點幾個按鍵就能快速定位零件,整個支架是作為一個整體來繪製的,指哪打哪,零件之間彼此聯動,讓你用最快速度建出一副支架來。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 下拉菜單式選型

用多層嵌套的方式,解決支吊架零件多、族多的拼裝問題,項目裡想換尺寸、換配件,都通過下拉菜單解決,用這種方法,最終使用的族能從幾十個減少到四五個。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 支架形式任意變化

不僅限於多層門式支架,你還可以讓支架零件任意組合,多複雜的支架都能裝配出來。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 材料表精確統計。

很多項目對支吊架零配件的採購是很細的,這套方法儘管做了多層嵌套,對零件的統計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每根型材的長度都能統計求和,每種零件的數量都精確到螺栓,既可以統計整個項目的總數,也能統計單個支架的材料。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 拿去做渲染妥妥的。

因為支架建立的很精細,直接導出模型做渲染完全沒壓力,再也不用擔心你的渲染動畫裡管道都是飛在天上的了。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 保護你的勞動成果

經常遇到「蹭族」的客戶,辛辛苦苦做出的成果,別人拷走改改就是自己的了,是不是很氣?項目交付又不能不帶族,咋辦?課程裡,老孫會教給你三個絕活,分別是讓支架變得不好用、讓LOGO不可更改、讓族無法編輯,幫你保護自己的成果不被竊取。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課程內容

➤ 我會先從最簡單的一套角鋼支吊架開始,教給你嵌套支架族的做法、怎樣準確統計材料表、怎樣在項目裡使用;

➤ 接下來會詳細講述成品綜合支吊架各種零件是怎麼回事;

➤ 然後我們從第一個零件開始,一層層把族建起來,所有做族的訣竅都會在這裡展開講;

➤ 接著會講解在項目中使用這套族的技巧,包括放置、標註、統計材料表;

➤ 最後我們會談到支架怎樣選型,綜合支吊架和抗震支架的規範圖集,以及怎樣加密自己的勞動成果。

以下是課程目錄: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BIMBOX課程的老規矩:不求時間最長,反而追求用最少的學習時間達成最好的效果。剪輯利索,聲音乾淨,沒有一句廢話,保證你的學習體驗。

我們也為這門課程建立了專屬的微信群,我會在群裡為大家答疑,提供學習資料,購買的小夥伴可以在課程裡看到進群的方式。

另外,我們之前推出《Revit 2019族入門到大師課》的時候還沒建立微信群,所有購買了課程的小夥伴也可以加入這個討論群,入群請聯繫小編。

課程購買鏈接在這兒,原價299,上線首月特價258,參與團購還有218超級優惠,感興趣就掃碼拿下吧。

絕活兒,原生Revit做綜合支吊架,都在這兒了!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