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僅擊敗幾個三流高手,卻被視為武林最強

金庸筆下的十五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武林神話級別的高手,比如《越女劍》中的阿青,她以一根竹棒就能夠使出精妙絕倫的劍法,自己能夠挑落一千劍士和一千甲士的劍不說,就連她舞劍的影子也能夠幫越國完成擊敗武功的壯舉;又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他登場時間不長,甚至可以說是曇花一現,而他存在的意義就是告訴讀者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蕭峰等一眾高手在他面前也顯得黯然失色。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僅擊敗幾個三流高手,卻被視為武林最強

(阿青劇照)

所以強大的戰績才是一位武林高手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不過金庸筆下也有一位被讀者高估的高手,那人的戰績表面一看挺華麗的,但仔細一分析才發現他擊敗的不過是一群三流高手,他被高估了太多。

一、天下第一的設定

提到“天下第一高手”,讀者總是不免會將金庸各部作品中的人物拿來比較,有人會說那沒有登場的“劍魔”獨孤求敗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高手,其實這種說法既對,也可以說不對,獨孤求敗論武功水平從設定上來看的確是無懈可擊的,畢竟他那“獨孤九劍”是能夠破盡天下武功,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但他也不過是風騷一時罷了,原著中提到他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敗盡天下高手,其實說白了,他只能算是那三十餘年間的第一高手。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僅擊敗幾個三流高手,卻被視為武林最強

(獨孤求敗劇照)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在不跨書論武的前提下,每個時代都有對應的天下第一,比如《鹿鼎記》中的九難、洪安通、歸辛樹差不多就是那個時代的天下第一的有力競爭者了,然而這些角色若是處在《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中只怕是被人吊打,如果在一部作品中時代跨度較大,也可以產生不同時代的天下第一,就比如《天龍八部》這部作品。

二、《天龍八部》中的天下第一高手

《天龍八部》這部作品正篇故事的時代跨度其實是比較短的,基本都是發生在北宋哲宗時代,不過其中涉及到一段回憶,這便將時代跨度牽扯到了三十多年,獨孤求敗尚且只能風騷一時,所以如此長的時代跨度自然也就會有不同的天下第一高手。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僅擊敗幾個三流高手,卻被視為武林最強

(掃地僧劇照)

在正篇故事中,那少林掃地僧毫無疑問就是天下第一高手,無論是蕭峰、蕭遠山、慕容博還是鳩摩智,那些明面上已經觸及武功天花板的高手們在掃地僧面前也是如同孩童一般,他們的殺招在那三尺氣牆面前都被化為無形,甚至掃地僧硬接蕭峰一掌也不過只是吐了口血而已。

而書中劇情三十多年前的天下第一又是誰呢?在多數人看來無疑就是那蕭遠山了,畢竟他以一人之力就將中原的二十多位頂尖高手殺得七零八落了,不是嗎?乍一看,筆者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細品書中的情況來看,蕭遠山也許是被讀者高估了。

三、被高估的高手

從書中智光大師對於蕭遠山的評價來看,他應該是位高手,這一點不假,原著道:“他有時從馬背上飛縱而下,有時又躍回馬背,兔起鶻落,行如鬼魅。不錯,他真如是個魔鬼化身,東邊一衝,殺了一人;西面這麼一轉,又殺了一人。只片刻之間,我們二十一人之中,已有十一個死在他手下,那十一人均是武林好手。”

原著用到了形同鬼魅來形容蕭遠山的身手,足以證明他的硬實力的確是過關的,但書中另一番描述也許能證明他被高估了。

大宋的一眾高手此行的目的並非是挑起宋遼兩國的矛盾,反而為了避開這一矛盾,他們之能隱藏自己的身份,原著道:“喬峰道:‘自來兵不厭詐。這等兩國交兵,不能講什麼江湖道義、武林規矩。遼狗殺戮我大宋百姓之時,又何嘗手下容情了?依在下之見,當用暗器。暗器之上,須喂劇毒。’智光伸手一拍大腿,說道:‘正是。喬幫主之見,恰與我們當時所想一模一樣。帶頭的大哥眼見遼狗馳近,一聲長嘯,眾人的暗器便紛紛射了出去,鋼鏢、袖箭、飛刀、鐵錐……每一件都餵了劇毒。只聽得眾遼狗啊啊呼叫,亂成一團,一大半都摔下馬來。’”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僅擊敗幾個三流高手,卻被視為武林最強

(蕭遠山劇照)

可見書中眾人根本就不會展示自己的絕招,只想通過暗殺的方式來解決契丹武士,不過又有人要說了,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他們還有必要隱藏自己的身份嗎?答案是肯定的,畢竟事關兩國戰事,他們又豈敢因為自己的生死來左右這等大事?其次,前文也提到了蕭遠山形同鬼魅,對於中原群雄來說是猝不及防的,這並非他們實力不濟,而是沒有做好應對這種高手的準備,所以蕭遠山此時面對的中原頂尖高手等於是自縛手腳的三流高手,不能證明蕭遠山的實力。

結合當年蕭遠山看似那麼厲害,後來潛伏在少林三十多年反而武功還顯得一般了這事也解釋的通了,三十多年前的蕭遠山確實是被高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