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全身皮疹!多例兒童罕見病徵是因為新冠?上海專家權威解答

隨著國外疫情突破300萬例


兒童對新冠敏感性也被高度重視

最近,英國一則最新感染警告

引起了全球關注!


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在4月28日透露,過去三週,英國多個重症監護病房相繼遇到多例兒童罕見炎性綜合徵,這些兒童平時並沒有基礎性疾病,出現炎性反應綜合徵,懷疑與當前的新冠病毒有關。


英國國家衛生局發佈緊急警報稱:這些重症兒童均出現了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toxicshock syndrome)和非典型川崎病的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胃腸道症狀,心臟炎症等,身體嚴重不適。目前英國此類病例大約在10到20個。



不僅是英國,意大利的兒科醫生也發出提醒:近期在歐洲出現的一種罕見兒童炎性綜合徵,很有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


一位意大利兒科心臟專家透露,在過去的1個月內,該國北部一家城鎮醫院內,已經發現了20多例兒童血管炎症患者,

是平時1年出現類似病例數量的6倍,這讓醫生們感到震驚。



這些患病兒童的症狀,與川崎病的特徵非常相似,表現為:高燒、皮疹、手指腳趾蛻皮、呼吸困難等等

,多數病情嚴重,而其中一些孩子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爸媽們看完有點緊張了

“炎性反應綜合徵”?

“川崎病”?

這到底是什麼罕見病?

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川崎病,全稱黏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徵,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


它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瀰漫充血、楊梅舌、掌蹠紅斑、手足硬性水腫等。未經及時治療,嚴重時會導致心臟冠狀動脈擴張,甚至冠狀動脈瘤,未經治療的患兒發生率20%~25%。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傳染科主任曾玫

昨晚做客上海電視臺夜線約見

對此進行了權威解讀


對於英國報道中出現的兒童病例,曾玫認為和以往的川崎病患者有所不同的是,紅斑瀰漫於全身,病情較為嚴重,這樣的重症相對還是罕見的。


特別提醒:

以下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但讓大家放心的是

曾玫主任說:

截至目前,國內尚未出現新冠肺炎併發川崎病的病例。



關於外國專家對“川崎病與新冠之間聯繫”的說法,曾玫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川崎病和新冠肺炎並沒有直接關係,這很可能只是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偶合。



因為川崎病患者存在發熱,在重症ICU住院治療的過程中,如果院內沒有做好新冠疫情控制,極可能引發院內感染。

而兩種病之間,尚沒有證據說明實際存在感染上的因果關係,所以不能說川崎病是新冠所致的。


曾玫介紹,川崎病目前被認為是在遺傳易感的基礎上、在感染後觸發的全身免疫反應,但具體發病機制尚未明確。


英國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是一種“罕見兒童炎性綜合徵”,但事實上,雖然川崎病在歐洲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在亞洲並不罕見。以上海為例,近年來5歲以下兒童川崎病的發病率為千分之一,在日本、韓國,近年的發病率為上海的三倍左右。



劃重點:

川崎在5歲以下兒童中

有1‰發病率?

看到這裡上海家長又陷入焦慮!


對此,曾玫表示:

做好衛生預防!


她說:由於川崎病的病因還是和感染有一定關係,所以只要做好消毒預防,並不需要過分憂慮。

疫情期間大家的衛生意識提高了,未來上海川崎病的發病率或許有下降的可能。


最後再次提醒下爸媽們

還是要給孩子

做好衛生和防護措施喲!


【小青菜綜合編輯】


來源:新聞坊(stvxwf),上海電視臺 

夜線約見、

加西周末(westcanadaweekly),科普中國,

海外網,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儂好上海”(微信號:helloshanghai2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