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山東區縣

活力洞察報告 NO.47 △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作者 | 宥白

設計 | 劉濛濛
來源 | 新浪山東頭條(ID:xlsdly )


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智能製造示範區,科技創新引領區……作為菏澤市舉全市之力建設的“一號工程”,菏澤經濟開發區在成立之初就意味著不同凡響。

菏澤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作為菏澤市委、市政府駐地,開發區是菏澤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近年來,開發區大力實施工業強區、科技強區、生態立區戰略,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先後被評為中國創新力開發區、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園區、中國最具發展潛力開發區、全國營商環境優秀園區。

經過近三十年的腳踏實地,開發區按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鍵”,城市成長空間漸次打開,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01崛起:智造之城


崛起,絕不是一蹴而就。

智能製造示範區是開發區被賦予的角色定位,圍繞這一定位如何實現多點聯動?開發區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工業強區和科技強區的道路上,早已提前佈局。

目前開發區已經擁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三大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產業園區化、集群化和高端化發展,已經成為開發區這座智造之城崛起的重要起手式。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資料圖)


近年來,開發區加快培植玉皇新能源產業園、北匯綠建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等5個過百億元產業園,重點培育精進電動、華立新材料等5個過50億元的龍頭企業,培育道中道製藥、中潔新風系統、凱大新材料等10個過10億元的骨幹企業,以及西部智能機器人、名護機器人等一大批科技中小微企業,計劃引進和培育10家以上“瞪羚企業”和創造業單項冠軍。

正是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和科技中小微企業的相互聯動,推動了開發區產業發展上規模,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產業向集群化發展。

與此同時,開發區瞄準政策發力。先後研究出臺了《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的若干政策意見》《實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意見》《菏澤市經濟開發區人才平臺載體績效考核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為“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提供政策保障。

這成為了開發區發展的助推器,也為開發區迎來了更多的發展前景和機遇,將更多的人才和資源都集中於此。2019年,開發區在招商引資和招商引智方面成果豐碩。

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資料圖)

在招商引資方面,2019年,開發區新簽約或落地大唐電信5G、中魯氫能源產業園、中國國際能源等40餘個項目;洽談推進凱維斯輕量化製造、中鐵直驅軌道交通等50餘個項目。在全市兩次科學發展現場觀摩評比中均位於前列。

在招商引智方面,開發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連續3年保持菏澤市第一,與此同時,開發區著力打造的高端“工匠隊伍”帶來的高端人才總量和新增量連續三年保持菏澤市第一。菏澤市“雙招雙引”的排頭兵、人才引領發展的示範區的地位不言而喻。


02 發展:機遇之城


如果說開發區產業的發展是智造之城崛起的鋪墊和基礎,那麼基於產業基礎之上的各類“探索”則為開發區提供了對接未來的良好機遇。其中,魯西南大數據中心項目就是這其中的集中縮影。

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到,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我們或許對其原理不得而知,但是如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這些“專業名詞”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相關新聞也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談資”。

在國家層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大數據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細分行業之一。在產業規模層面,《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大數據產業規模超過8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萬億。

為了更好的對接發展,山東省政府印發《數字山東發展規劃(2018—2022年)》其中明確提出,“佈局培育濟南、青島、棗莊全國性社會化大數據中心,統籌規劃建設區域性大數據中心。”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魯西南大數據中心效果圖(來源:菏澤市開發區)


魯西南大數據中心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孕育而生。

魯西南大數據中心項目是開發區重點打造的新舊動能轉換項目,2018年被列入山東省重點項目。該項目以建設菏澤市大數據中心,發展大數據產業為目標,致力於為智慧菏澤和全市主導產業提供大數據儲存和計算服務。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新增產值100億元、稅收8億元,新增就業9000人,形成區域核心大數據產業應用與服務中心。

只是,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如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魯西南大數據中心的“方案”是,將大數據貫徹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醫療等助推智慧菏澤建設,真正利用大數據來服務經濟發展。

於是,一個個“雲概念”就此新鮮出爐。如讓交通資源運行高效、推廣無人駕駛技術的“交通雲”;讓資源與管理變得更簡單、環境清潔更高效的“政務雲”;讓企業擁有更多商業機會、查看產品信息並做訂單處理、人才與物產供銷一體化管理的 “企業雲”;讓民眾生命健康更有保障、遠程醫療更普及、就醫通道更暢通的“醫療雲”;讓孩子擁有更多快樂童年、運用實時翻譯技術、實惠科普課堂的“教育雲”。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魯西南大數據中心夜景鳥瞰圖

(來源:菏澤市開發區)


疫情期間,魯西南大數據中心作為菏澤市首批覆工復產的重點項目之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據瞭解,目前標誌性建築大數據科技館規模初現。


智慧菏澤,數字菏澤。一幅由大數據推動菏澤整體發展的藍圖,正隨著魯西南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即將拉開序幕。


03 佈局:現代之城


翻閱菏澤地圖,開發區位於菏澤市區中心位置,隨著交通的日益發達和產業的發展,給開發區帶來的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顯然這些都需要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強大支撐。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菏澤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

(來源:資料圖)


開發區在新一輪菏澤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中找到了“靈感”,抓住菏澤主城區東拓南跨的機遇,規劃構建出“一體兩翼,兩軸兩帶”的空間佈局,未來將實現城市的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和高效能運營。

於是,“打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截止2019年底,開發區累計完成棚改4.53萬戶、752萬平方米,土地2.25萬畝,騰出公共用地9000畝。城市綜合開發在穩步進行中,也為開發區發展騰出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要實現城市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城市功能配套。開發區解決問題的思路則是從產城融合角度出發,推動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其中,服務業蓬勃發展的推動作用最為顯著。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萬達中心商圈(來源:直播開發區)


目前,開發區內現有金融機構達到170餘家,5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45家保險公司也將總部設置於此。銀座商城、新蘇天美、茂業百貨、萬達廣場、華聯商廈等大型商貿綜合體運行良好,服務業助推著開發區金融和商貿功能的不斷完善的同時,也給生活在開發區的人們注入了休閒娛樂的新活力。


除此之外,開發區承載了學校、醫養、休閒娛樂等多種城市配套,擁有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學校、菏澤市第一中學、市實驗小學等59所學校;擁有菏澤市中醫院、海吉亞醫院、婦幼保健院、南湖康復養老中心等192家醫療養老機構;擁有公園、廣場、綠地127處;大劇院、圖書館、規劃展覽館、文化藝術館等。開發區正逐步發展為宜商、宜業、宜學、宜居之地。


菏澤開發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結語

2020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頻頻提及菏澤,“以更大力度推進突破菏澤,加快魯西崛起。”這些都彰顯出全省人民對菏澤的高度期許,也為菏澤的高質量發展提振信心。

當下,菏澤更是提出了“突破菏澤,後來居上”的宏偉目標。而對於開發區來說,作為菏澤市主體功能區、改革開放試驗區、經濟發展主陣地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同時也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開發區將繼續走在實現工業強區和科技強區的戰略道路上,繼續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座智造之城、機遇之城和現代之城創造出屬於它的光榮與夢想,在“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道路上貢獻出屬於它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