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前的4月24日 晚清名將彭玉麟衡陽病逝

130年前的4月24日 晚清名將彭玉麟衡陽病逝

編者按:歷史是一面鏡子,可照現實,可照未來。以時間為軸,觸摸歷史肌理,與每一個平凡而不凡的一天驚喜相遇,紅網推出【衡州·日記本】系列,記錄衡陽曆史上的今天,希望與你來一場與歷史的邂逅,看看時間長河流過衡州大地的風物館藏。

紅網時刻 記者 王敏 整理報道

1890年的今天,清朝湘軍將領、水師統帥、兵部尚書彭玉麟在衡陽退省庵病逝,享年75歲,清廷追賜太子太保府,賜溢剛直,併為他建立專祠。他的去世,被史學家稱為“大清帝國最後一抹斜陽消逝”。

130年前的4月24日 晚清名將彭玉麟衡陽病逝

彭玉麟。

彭玉麟祖籍湖南省衡陽縣,生於安徽省安慶府。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人稱“雪帥”,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

回到家鄉衡陽,彭玉麟辦了三件事:一是建了幢三進瓦房作為棲身之所;二是他為母守孝,補上不足的時間;三是捐款白銀12000兩,在衡陽城內建立船山書院。船山書院後來成為全國著名學府,培養了數以萬計人才。而彭玉麟外出不坐轎,不帶隨從,布衣青鞋,如同山野老農。

彭玉麟的故居位於衡陽市湘江東岸,名叫“退省庵”,意思是“退後反省”。退省庵“皆自建,不煩公費”。最早的退省庵有三棟,僅存前棟,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

130年前的4月24日 晚清名將彭玉麟衡陽病逝

130年前的今天,晚清名將彭玉麟在此病逝。

站在退省庵門前,可以看見門前掛著一副對聯:“水得閒情,山多畫意;門無俗客,樓有賜書。”這是彭玉麟所撰寫的對聯,寥寥數語,文情並茂。上聯寫水之有性靈,有閒情,山亦如畫,令山水活脫如生,境界全出。下聯極言自己情趣高雅,地位顯赫。

進入正堂,可以看見正中央的牆上,掛著一幅六尺長的畫像。所畫的那位深著清朝官服的官員正是退省庵的主人,大名鼎鼎的雪帥彭玉麟。

穿過正堂向右轉向偏廳,陳列的是彭玉麟所書的詩詞書畫。彭玉麟為官清廉,治軍嚴謹,為人剛正,尊敬他的部署和友人喜歡親切地稱呼他“雪帥”。在他的人生傳奇中,有美人,有醇酒,有絕句,有梅花,還有寒冰般的利刃,只斬貪官惡霸。

退省庵最有意思的景點是一尊塑像。彭玉麟正在盡情揮墨,梅姑在一旁磨墨,青梅竹馬。梅姑離世後,彭玉麟悲痛欲絕,之後為他心愛的女人畫了十萬幅梅花。

130年前的4月24日 晚清名將彭玉麟衡陽病逝

退省庵最有意思的景點是一尊塑像。

《清史稿》對彭玉麟有很高的評價,稱:“玉麟剛介絕俗,素厭文法,治事輒得法外意,不通權貴,而坦易直亮,無傾軋倨傲之心。”他任長江水師巡閱使時,每年巡閱一次,每次出巡,偵得官吏有不法行為則嚴懲,甚至按軍法處斬。因此他所到之處,官吏都是惶恐不安,民間有冤屈,都盼望他早日到來。他不在官位,而吏部考察屢屢加以褒獎,對他的倚重高於封疆大吏。

在衡陽燦若星海的歷史名賢中,彭玉麟是一顆光彩耀眼的星星,他將對國家的忠誠、對列強的抗爭、對鄉土的熱愛、對愛情的忠貞融為一體,鑄就了他俠骨柔情的性格和充滿傳奇的人生。

此外,

1192年的這一天,盧溝橋建成;

1919年的這一天,詹天佑病逝;

1970年的這一天,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1986年的這一天,溫莎公爵夫人去世;

......

鳴謝:衡陽檔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