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服務從不掉線!來看“跑男”箱子裡的宿遷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勞動,就是奔波出自己的生活;然而有一群人的生活,卻是為了別人而奔波。他們穿梭於大街小巷,身穿不同顏色的服裝,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外賣騎手”。

3月28日宿遷發佈《關於進一步放開服務業企業經營的通告》至今已有一個多月時間,記者日前走訪我市相關部門和外賣平臺、外賣騎手,從他們的外賣箱裡一探宿遷人這一個多月來的生活之變。

“我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一直都在配送,疫情期間我們每天跑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場超市,送最多的是蔬菜、米、面、糧、油等,還會幫客戶送藥品和口罩。外面路上空蕩蕩也沒有人,送貨都不見面,從3月份開始基本回到原來的樣子,每天送的貨品中,奶茶、蛋糕等吃的東西變得多了起來。”在市區水韻城樓下,“餓了麼”騎手徐子航和記者聊起疫情以來這幾個月他配送貨品的變化。

有種服務從不掉線!來看“跑男”箱子裡的宿遷

不僅是貨物品類的變化,餐飲商家也發生了變化,原本很多不提供外賣的商家也開始線上配送,甚至包括很多老字號、高檔酒店等。宿遷老字號餐飲企業紅樓酒家在全面復工後專門開設外賣檔口,“我們這段時間外賣的營收佔到總營收的30%左右。”紅樓酒家吳經理說,“之前我們一直做餐飲堂食,2月份我們也沒有營業,有老顧客說想吃我們家的菜,問我們可以送外賣嗎,我們就專門開了外賣檔口。”

像紅樓酒家這樣積極轉變經營方式的餐飲企業還有很多。其實早在3月4日,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發佈倡議書,邀請餐飲企業上線經營,眾多餐飲企業也積極響應開展線上外賣業務,以線上經營促進餐飲業復工,線下帶動線上經營。

有種服務從不掉線!來看“跑男”箱子裡的宿遷

“疫情以來,我們平臺從外賣數據來看,有三個變化,第一個是外賣品類發生很大變化,2月份以來,我們新零售包括商超、果蔬、藥品增幅非常高,增幅超過300%。第二個是騎手的變化,因為疫情嚴重時候,我們需要在家隔離,騎手復工率不足40%,4月份騎手復工率已經達到120%。第三個是我們發現上線的商家有很大的變化,疫情前上線商家主要是小吃、快餐類的商家,疫情發生後很多的大型餐飲企業主動要求上線,來增加外賣這一塊的收入,彌補在疫情中的損失。”“餓了麼”城市經理劉明輝向記者介紹宿遷從疫情開始至今平臺數據發生的變化。

有種服務從不掉線!來看“跑男”箱子裡的宿遷

另據記者瞭解,自2月份起因疫情管控,僅“餓了麼”平臺一家,新零售(商超、生鮮、醫藥等)的訂單就比去年12月份同比增長300%,其中廚房食品同比增長高達2500%。3月份服務業企業全面開放以後,新零售佔比總訂單已下降到60%,與疫情之前的25%相比,可以看出消費者消費習慣已在發生變化。3月份訂單總量相比2月份增長80%,用戶已迴流90%,騎手復工從2月份不足40%到4月份復工率100%。大量需求提振了餐飲從業者的市場信心,更多商戶開始復工復產,經濟開始回暖。

而這些變化,都是一群人“跑”出來的,他們在疫情最嚴重時選擇堅守自己的行業,維持著那段時間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需求。這些穿梭在城市中五顏六色的外賣騎手,不僅幫助人們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更為線上線下經濟的良性互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速新聞記者 張鼕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