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級,誰的話都不聽,不去學校上學該怎麼辦?

教育從來不是簡單的事


你好!我是愛畫畫的練老師,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你要觀察孩子最近在做什麼?沉迷遊戲,玩手機,還是什麼上了癮。如果有這方面的網癮,可根據程度,選擇專業機構諮詢。

其次,你要知道他不願意去讀書是否有其它原因?遭受過校園暴力或者遇到過什麼打擊。通過同學老師多方面瞭解,找到根本願意,再去解決,對症下藥。

然後,是否缺少關愛,父母是否自己在帶孩子,是否是原生家庭,如果這方面有問題,儘量去調整。無論父母是否在身邊都應該給予孩子關愛。

最後,看看孩子最聽誰的話,老師,同學,親戚等,能找到一個說話他愛聽的人去做工作會事半功倍的。

這些問題搞清楚了,才好知道從哪裡入手。你孩子還小,現在問題出來,早點發現早點調整,上初中高中叛逆的時候有問題那才是老火。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練老師愛畫畫


對於孩子已經讀了三年級不去上學,這個其中是什麼原因,我想要具體進行分析,到底要怎麼辦呢?我想最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瞭解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

我覺得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孩子竟然已經讀到三年級了,現在不想去讀書,那麼就肯定跟他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的一些問題有關。是老師的問題?是同學的問題?還是學校的管理制度的問題?還是他自己確實學習跟不上的問題?那麼要具體的進行分析,只有找到了他不想上學的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的對孩子進行教育。

第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是學校的問題,那麼就要家長和學校進行具體的溝通,是學校對於孩子的管理不好?還是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好?還是和同學之間的相處出現的問題?如果是這方面的問題的話,家長應該通過與老師的聯繫,具體瞭解孩子在學習當中的一些狀況,然後根據具體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進行解決。如果是班級的問題,可以考慮換班級;如果是學習的制度的問題,可以考慮換學校。當然換學校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如果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比如說孩子學習跟不上,那就要從孩子本身來找原因,是孩子的能力問題?是孩子的智力問題?還是孩子的學習的興趣問題?那麼這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如果是孩子本身的能力問題,那就意味著孩子智力的發展方面是不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是孩子的興趣的問題,那麼家長就要加強引導,比如說孩子可能比較喜歡體育,喜歡藝術,而並不喜歡讀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要對孩子加強引導,使他的興趣轉變到學習上來。

總的來講,我認為孩子不聽任何人的話,這根本的問題在哪裡呢?我想還是父母的問題,肯定是父母在過去的教育當中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從理論上來講,三年級的孩子還沒有達到逆反期,應該是比較聽父母的話,他之所以不聽父母的話,就是因為父母在平時對他的教育的過程當中沒有對他進行規範、禮貌教育,從而導致的這種現象。所以我覺得父母應該反思。


義哥說教育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悟空問答/教育領域問答“幼兒教育應該注意些什麼?”回答中,一些觀點也能解答上面這個問題,因為育兒的思想觀念是相通的。

孩子的教育,孩子不聽話,這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事情。這是一個教育問題,家長要反思自己是怎麼工作、生活的,是怎麼教育孩子的,要學會從自身上找原因,要學會理解和寬容,換位思考,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呢?

一、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能缺席

不是祈願孩子早日返校,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萬事大吉了,不聽話的孩子上了學還是不聽老師的話,回家依然不聽家長的話,問題並沒有解決,還是在那兒。這種甩鍋的想法是不對的。

我還從這個提問中體悟出,家長的意思是孩子教育不重要,是一個很輕鬆的事,隨便便便就能教育好孩子。這種想法是也不對的。

我認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能缺席。學校教育對孩子來說還是有限的,畢竟孩子在校的時間不會比和家長朝夕相處的時間長。學校可以教給孩子技能,培養他們一定的品質,但這些對孩子巨大的潛能來說,只是開發了一小部分而已,主要的還是家庭教育。就如一場接力賽,這個接力棒就是家庭教育。

二、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也許我們所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相,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

我們要學會寬容、理解孩子,換位思考,從孩子角度去看問題,也許我們看到的更能接近真相,我們就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知道孩子為什麼不聽話了?

我曾在網上看過一則小故事,講的是一位媽媽帶孩子去商場購物,每次去商場孩子總是哭鬧不停,媽媽很煩惱。一次,媽媽又帶孩子去商場買東西,碰巧孩子鞋帶鬆了,媽媽蹲下身去給孩子繫鞋帶,猛然回頭,看到了人群晃來晃去的胳膊和大腿,心中一驚,孩子看到的並不是商場的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原來孩子看到的和我們不一樣啊,我們總以為我們看到的就是孩子看到的,我們處理事情的方法是最正確的,孩子必須執行。我們從沒有從孩子的角度、位置、處境去思考和看問題,我們怎麼去解決孩子所面臨的問題,孩子又怎麼會認同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呢。

三、孩子是家庭裡的一面鏡子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把你內心的想法都映照出來。你高興,他也高興;你煩躁,他也跟著煩躁。

英國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在他的早教經典《快樂教育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天晚上,苔絲來到我的家裡,苔絲談起她的女兒,說她的女兒很聰明,在鎮上的名聲很不錯,她在讀小學,總是能考全班第一名。 神父在佈道的時候也經常讓她站在身邊。只是近來她有一些問題讓全家人有些擔心。她的女兒說話很刻薄,經常教訓同學,她蔑視班上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如果有哪位同學在某方面做得比她好,受到老師的讚揚,她的女兒就會很不滿意,並且私下否認這個同學。

我知道菩絲平時愛挑別,說話刻薄。然後我就反問她說:“你的女兒很像你,你都沒有發現嗎?”苔絲聽到後,就愣住了。

我接著就給苔經講了有關“鏡子”的比喻。後來,苔絲不再像以前那樣了,她有了改變,她的女兒受她影響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孩子是家庭裡的一面鏡子,孩子一切的問題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四、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需要學習

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也是對自己的教育過程。父母要求孩子做什麼,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孩子的語言和行為反映出父母平時的言行。

孩子能否成才,這都是父母的責任。如果一位父母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和道德等方面都不瞭解,那麼,這樣的父母又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結果只能是:家裡面充滿父母的責罵和吼叫,孩子只能傷心無奈地哭泣。

社會上任何一項工作,人們也知道要具備相應專業方面的知識,對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難道我們不應該努力去學習嗎?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自己教育好,改變好;自己教育好了,改變好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教育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