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始建於春秋,興於明清。為明代長城九邊重鎮之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林古城迄今仍完整地保留著眾多古風古韻的明清建築,享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
在古城南大街,有一座大型木結構樓閣建築——新明樓。新明樓,又名星明樓、新樓,建於明嘉靖年間,樓高三層,樓臺為四墩,墩臺基由青石砌築,中央留有過道通行。每一個基墩之上豎7根巨柱,四墩28柱支撐樓體,中間四根通天柱直達第三層平枋,取意“四大金剛二十八宿”天文顯象。每層樓閣鬥舉架,飛簷伸展,樓頂及簷均覆蓋黃色與綠色琉璃瓦,彩繪簷廊,歇山頂山花作博風懸魚,十字脊獸作四龍盤於脊端,昂頭呈對望狀。整座樓體造型別致,彩畫精美,結構簡明輕巧。
在新明樓二樓,有一尊大型銅造像。通高205釐米,下寬123釐米,垂足而坐,雙手合拱。臉部圓胖,雙耳肥大,眉心一珠;頸部環繞一件上圓下方,銅鎖狀物品;身披長袍,袍雙肩部有四爪龍紋,衣袖邊繡有折枝花卉;足踏雲頭鞋;膝部則鏨刻有兩隻蹲坐對望的異獸。
關於這尊銅造像,有關記載均十分簡略,僅記載為明代佛像或簡稱造像。而在榆林民間,還有“玉皇大帝”的說法。故宮博物院朱家溍等曾提出此像“並非佛教或道教造像,有可能是明代延綏鎮某位監軍太監造像”的質疑,經陝西省文物鑑定組專家徐濤、劉合心對銅像的考證,認為是明末大宦官魏忠賢的造像,也是迄今唯一存世的魏忠賢造像。
魏忠賢,河北肅寧人,少無賴,萬曆年間因欠賭債而入宮。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逝世,天啟帝朱由校即位。由於魏忠賢與天啟帝乳母客氏有“對食”的特殊關係,因而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天啟三年(1623年)執掌東廠,後逐漸獨攬大權,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閹黨”集團,黨羽眾多,權勢達到了頂峰,以至於民間稱呼其為“九千歲”。在天啟六年至天啟七年,“閹黨”給魏忠賢修建生祠其風大盛,建祠規模宏大,耗資不菲。
朱童蒙,山東萊蕪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天啟初年任兵部給事中,後魏忠賢提拔其為太僕少卿,遂成為“閹黨”成員。天啟六年八月,任右僉都御史、延綏巡撫。在任延綏巡撫期間,蒙古人進犯延綏被擊退,朱童蒙上書稱頌為魏忠賢的功勞“皆賴廠臣魏忠賢籌劃嚴明,轉輸接濟”。在天啟七年(1627年),朱童蒙將榆林鎮南街的新樓改作魏忠賢生祠,並鑄造魏忠賢銅像置樓上,將樓改名為“祝恩祠”。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朱由校駕崩,崇禎帝朱由檢即位。十一月六日,魏忠賢在流放鳳陽途中自殺。七日,朱童蒙被免職。崇禎二年(1629年)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結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徙三年,贖為民。崇禎帝翦滅魏忠賢黨羽後,立即在全國拆毀魏忠賢生祠。但由於榆林身處邊關,生祠又系原南鼓樓改建,似不在“即刻拆毀,不準存留別改”之列。更重要的是明末陝北農民大起義,使榆林一直處於戰亂之中。政權更迭,天災人禍,統治者已無力追查魏忠賢生祠情況。再加上當地官員毀滅了造像上的冕旒、銘文及樓上“祝恩祠”的牌匾。因此,這座明代宦官魏忠賢銅像,被人們誤認為“佛”或“玉皇大帝”,得以保留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