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公元846年3月21日,唐武宗因为服食重金属过量而去世。根据大唐最近几十年来的惯例,下一任帝王将有掌权的宦官们选出。宦官们在扫视了一圈皇子皇孙后,把目光落在了一个低头哈腰、躲在人群深处的男子身上,彼此暧昧的目光多次对视后,他们面带微笑的确定了下一任帝王的人选——光王李忱。李忱是什么人,能如此的让宦官们眉开眼笑呢?

皇宫中的影帝

李忱并不是唐武宗的子嗣,也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最瞧不起的叔叔,这里没有之一。唐武宗为什么瞧不起他,宦官们为什么一致的选择他,答案其实都一样,因为在双方的眼里,李忱就是个皇宫中的路人甲,在这个权力密度最高的地方,却丝毫没有存在感。李忱虽然也是先皇的后代,但是他的母亲出身却非常低,这在爹一样,主要靠拼妈的地方,他就像是一个输还没跑,就已经判负的跑步运动员。

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李忱的母亲出身有多低呢?有好几层地下室那么低。李忱的母亲郭氏本是判将李锜的小老婆,据说当年李锜有心改天换日,有个神棍就忽悠他,说郭氏的儿子未来必是太子,所以李锜就想占个便宜,于是就娶了郭氏为妾。但是后来李锜还是败给了唐宪宗,而郭氏等人也被抓进宫中为奴,郭氏的女主人也姓郭。

这个郭氏是郭子仪孙女,凭借娘家的权势,她虽然不是皇后,却一直享受皇后待遇。(宪宗为了自己玩的开心,一直未立皇后)李忱的母亲因为经常伺候郭氏,所以经常能见到唐宪宗,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原因,多次为爱而鼓掌,而李忱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意外制造了出来。李忱出生后,被封为光王,而他的母亲也凭借子贵当上光王太妃。

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李忱和母亲虽然也属于皇室成员,但是在权贵的眼中,依然都是路人甲,光王太妃不光没有背景,而且出身还不太光彩,连带着李忱也不招人待见。据记载,当时宫中对李忱的评价很低,说他幼年就是呆瓜,具体来说,就是他不像别的孩子那么活泼,成天就像犯了错的学生,低着头也不说话。谁要是想欺负他,都不太不好意思下手,因为他还有体弱多病的长处。

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是亲兄弟,三人先后登基称帝,他们对这个比自己年龄小但辈分大的叔叔,毫无礼遇可言,遇到了李忱,还经常拿他凑趣,李忱自然不敢反抗,反而表现的愈发畏畏缩缩,这让更让宫里的人瞧他不起。所以当唐武宗去世后,宦官们为了方便自己弄权,于是把他架上了皇位,却不曾想,这位不是路人甲,而是深藏不漏的好莱坞影帝。

落日余晖中的一束光

以三十七岁高龄登基的李忱,很快就颠覆了世人对他印象,他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强硬的手腕。他利用唐武宗灭佛带来的动荡,亲自出面重新给佛教站台,虽然这种做法让他失去一部分利益(寺院有地、有人、有铜),但是他却赢得了寺院背后金主的支持。然后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把“牛李党争”中的牛党话事人牛增孺给扫出了庙堂。

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李党的人在吃惊之余,很快成了李忱拥趸。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帝王,大臣、宦官三分天下,得其二者得天下的主动权。李忱在团结了李党后,算是占据了不败之地,虽然没有进一步的完全清除宦官集团,却也让这帮人很是消停了一阵。(一把手总要搞平衡,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一棒子把一方势力给清空,清朝压制了宦官发展,是通过不停地分权,最终造成官员互相制肘,效率低下)

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占据了主动的李忱,开始展露出他更大的野心,因为他的偶像是开创了贞观盛世的李世民,所以他也处处向李世民学习,一方面勤于政务,励精图治(这点他其实比李世民要刻苦),另一方面,他千方百计招揽人才,并且虚心纳谏,为了打广告,他甚至把魏征的后人也请到了身边,让他专门给自己挑刺。俗话说得好,凡事就怕亲力亲为,认真努力。

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李忱凭借自己绵里藏针的手段,收服群臣,又下了春风化雨的慢功夫,总算把沉入泥沼的大唐给拖了出来。他在位时,不光把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外也不逞多让,拳打吐蕃,收复了黄河附近的大片土地,脚踢北方游牧部落,让大唐的北方获得了很长时间的宁静,定安南,让久不上供的西南诸部再次称臣,平党项,虽未尽全功,但也打出了大唐的威风和尊严。

装傻充愣扮猪吃虎,绵里藏针春风化雨,小记唐宣宗李忱


不过李忱终究是人不是神,他没有像小时候的梦里那样,坐在龙身上腾云驾雾,让大唐再次回恢盛世。在努力了数次,耗尽了心力之后,最终也落入了俗套,他最终因服食丹药而与世长辞。大唐自“安史之乱”以后,国力每况愈下,就像落日的余晖,渐渐遁入了黑暗,而李忱就是那黑暗中的一束光,最后一次把盛唐的气象,展现给了世人,可谓虽死犹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