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鞋子”選對了嗎

一位得道高僧問來求道的年輕人:你覺得是一塊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

年輕人回答說:當然是金子好了!

高僧笑著又問: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看這個故事時我想起發生在高中時期的一件小事,那時候我在離家一百多里之外的縣城讀書,學校是寄宿制的,每個月有一次大休可以回家拿生活費。除此之外,我們的一切活動都在學校裡。並且被要求必須統一服裝,兩身校服輪流“值班”,把我們武裝的像流水線上同一批次的玩偶娃娃。唯一能體現一點個人特色的就是鞋子了。

你的“鞋子”選對了嗎

有一次學校門口來了一個買鞋子的商販,我和同學恰好路過,一眼看上了一雙帆布鞋。淺藍色的鞋面,雪白的鞋底,最吸引我的是那鞋子的鞋帶——純白的絲帶系成精美的蝴蝶結樣式。那雙現在看來無比幼稚和花哨的鞋子滿足了我當時愛美的少女情懷。一問價格,十六元,完全可以接受。就在成交之際出了一點問題,這個鞋子沒有我穿的38碼了,只有一雙37碼的。我試了一下,可以穿進去,就是腳趾頭有點擠。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買了。

穿上新鞋的我自我感覺真是棒極了,走在路上,都覺得有人在偷看我。坐在教室裡都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美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醒的呢?大概是從第二天的早操晨跑開始的吧。每跑一步,整隻腳就會由於慣性往前頂一下,隨之腳趾頭就要疼上一陣。剩下的一整天裡,課間去廁所的路上會疼,去餐廳會疼。為了保持形象我還要表現的雲淡風輕,裝的跟沒事人一樣。終於熬到晚上,一回到宿舍,我馬上脫下鞋子才發現腳指甲都被擠得變了樣子,指甲縫裡開始往外流膿水一樣的東西。

之後過了很長時間,我的腳趾甲才慢慢好了起來。而我,再也沒有因為漂亮或者其他原因買過任何一雙不合腳的鞋子。

你的“鞋子”選對了嗎

02

很早就讀過畢淑敏的《婚姻鞋》,她在書裡曾經說過:不論什麼鞋,最重要的是合腳;不論什麼樣的姻緣,最美妙的是和諧。 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別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腳。腳比鞋重要,這是一條真理,許許多多的人卻常常忘記。

其實何止婚姻如此,很多人生的選擇都像是在給自己挑選鞋子。

經常有學弟學妹在聊天的過程中問我要不要考研?選擇去機會更多、競爭也更加激烈的大城市還是選擇在小城市、老家附近找個安穩的工作?是考個體制內的鐵飯碗還是趁著年輕到外企甚至自己創業去拼一拼?我總是回答,很抱歉,我不知道。你覺得什麼樣的選擇適合自己呢?

或許會有人說我也不知道啊。其實很簡單,都去做做試試好了。尼采說過: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一點,因為你始終都要失去它。對自己的選擇迷茫的人大都還有大把的時間,所以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是對的、是合適的,都去試試就知道了。千萬不要只聽到了別人的意見,就埋頭去做了,反而忘記了問一問自己的內心。

你的“鞋子”選對了嗎

03

特立獨行的貓在《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中告訴我們:其實,不管驚濤駭浪還是安穩平靜,都只是個人生活的選擇不同而已,沒有高低貴賤與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但無論在哪條路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出發時的理由。

我有個同事靜姐,結婚十幾年,有個女兒今年上五年級了。她姑媽隨姑父工作調動,搬去了市裡,在鎮上留下一處平房小院。結婚時,她和丈夫剛參加工作,手頭拮据,沒有買房子就借居在姑媽的平房裡。姑媽也樂得有人幫她照看房子,後來也索性就送給他們了。

我時常能從朋友圈裡看到她的動態,小院裡種的茉莉開花了,百合長出了新芽,播種的薄荷可以吃了。自己組裝的書櫃和牆面上自己的繪畫作品挺配的,女兒的攝影技術比自己都棒了。花海,遠山,流水,溫情。你看她的朋友圈,總是會不自覺得嘴角上揚,心裡腦裡只有四個字:歲月靜好。

如今工作十多年,他們早就有條件買自己的房子,很多人也在不斷地勸她買房。可是她總是說自己對現在的住房條件挺滿意的。她不在乎房子是平房還是樓房,是普通小區還是高檔住宅。她自始至終需要的就是一個家,而這個,她結婚的時候已經有了。放開二胎後,又開始有人勸她趁著年輕趕緊再生一個男孩,她總是笑著回覆不想再要了,女兒很好,一個就夠了。

她從不強硬,可是永遠堅持自我,有自己的主見,因為她知道什麼樣的生活對她來說是適合的。所以你從她身上看不見急迫,急於改變現狀,急於讓別人認可自己,她似乎總是不緊不慢,不攀不比,沒有一定要比誰強,卻真真正正地把日子過成了舒心的模樣。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很多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我們都在不斷嘗試為自己找一雙合腳的鞋子,而這鞋子不是一定要貴的,也不是一定要款式新穎,它必須得是合適的,只有這樣你才能走得穩當走得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