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二团特色养殖“走俏”职工喜获“聚宝盆”

一八二团特色养殖“走俏”职工喜获“聚宝盆”

春来报喜,万物复苏。十师一八二团灰天鹅、藏香猪、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基地亦是迎来了春天,牛羊成群、“虾兵蟹将”......在主人的精心照料下欢快的撒欢、吃食,显得异常热闹。

2016年一八二团党委因势借力,巧用团场丰富的水、草、林资源优势,鼓励职工走“土地+养殖”的发展模式,3年后,该团喜获特色养殖大丰收,职工群众各个傍身“摇钱树”,让团场后备经济圈动力十足。

一八二团特色养殖“走俏”职工喜获“聚宝盆”

“这是去年冬天生产的79头西蒙塔尔的小牛,成活率、长势都比较好,去年11月份,合作社已出售了30余头,挣了近30万元。现在还有大牛120余头,圈里圈外满满当当。”四连职工冯海涛难掩心中的欢喜。年复一年的农业种植,让冯海涛的心里始终有所顾虑。2016年的他,赶上了团场发展畜牧养殖的大好机遇,利用团场优惠政策,高调走起了“土地+养殖+合作社”的致富模式,终于迎来了“变”的机会。

“我牵头成立的福海县一八二团柳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两年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我也从单一的土地生产中解脱出来,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升。这两天不断有职工问我养牛的事情,也想跟着加入养殖合作社,每年的1月份,我们都新增一批社员,让我更是有了奔向致富的信心。”冯海涛笑开了花。

这种“一生二,二生三”的致富模式,职工是看在眼中,乐在心中,都瞧着干、跟着干、比着干,纷纷从单一的土地中解脱出来,向“土地+”模式昂首阔步。

一个连队一群牛、一块草场一座圈,正是契合了该团党委的发展思路,历经3年的“复制、粘贴”让生态养殖多元化发展成为了该团职工增收致富的拿手“好菜”。现下的一八二团犹如一个万物生长的聚宝盆,职工群众纷纷投身养殖业,走“土地+”的致富模式,一年四季资金链滚动式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职工的青睐,家家户户都寻思着多点技能傍身,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团场单一的收入模式。


一八二团特色养殖“走俏”职工喜获“聚宝盆”


一八二团特色养殖“走俏”职工喜获“聚宝盆”

天然的坑塘,优质的水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之团党委的高瞻远瞩,调整了产业发展结构,确定了“生态养殖立团”的发展定位,大力扶持特色水产养殖,吸引了一大批投资兴厂的客商落户一八二团,发展特色养殖。

走进一八二团四连特色小龙虾的养殖基地,经过一个寒冬的饲养和观测,技术员正在打捞今年第一桶成品小龙虾。一只只刚出水的鲜活小龙虾,个大、体肥,色泽红润,品相很是喜人。

“这里有优质的先天条件,经过多方考察,2019年我们被这里的坑塘资源吸引,下定决心在这里发展生态养殖。经过一年多的养殖观测,从小龙虾的长势来看,这里非常适合小龙虾生长。”新疆兆旺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刚介绍说,高纬度地区,寒冷且漫长的冬季是小龙虾成长最大的考验。“经过一个冬季的观测,小龙虾已经成功越冬,可以进行规划化养殖和上市。”

一筐筐鲜美的小龙虾,成功越冬,与此同时,一只只幼小的虾苗也成功孵化,喜获双赢。“今年我们准备带领有意愿养殖的职工一起加入进来,进行大规模饲养,按照市场价每公斤150元来算的话,效益将非常可观。”吕刚说。

时下,一八二团各连队犹如一个聚宝盆,散养牛、小龙虾、藏香猪、灰天鹅,沙棘鸡等的加盟,让“土地+”经营模式遍地开花,使得该团畜牧业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绿色、生态、散养畜牧业”成为了该团响当当的代名词。截至目前,一八二团发展养殖户227户,仅牛产业便实现了从2016年的600余头到现在的3800余头的发展格局,各类畜禽带动经济发展后劲大、动力足。(张 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